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理 设a,b,c为非负实数,记P=∑a3=a3+b3+c3,Q=∏a=abc,R=∑bc(b+c)=a2b+ab2+b2c+bc2+c2a+ca2,则 2P≥P+3Q≥R≥6Q.①证明:第一个不等式显然;由abc≥(b+c-a)(c+a-b)(a+b-c),展开、整理,即得P+3Q≥R;应用几何—算术均值不等式即得R≥6Q.有大量不等式与①等价,如∑a2(b+c-a)≤3abc,∑a(a-b)(a-c)≥0,∑a(a-b-c)2≥3abc(a,b,c为三角形三边)都等价于P+3Q≥R,通过变形…  相似文献   

2.
关于三角形内角的两个关系式及其应用曾思江(湖南省新化三中417600)△ABC中,设三内角A、B、C所对边分别为a、b、c,由正弦定理有a=2RsinA,b=2RsinB,c=2RsinC,以此代入a+b>c中,得2RsinA+2RsinB>2Rsi...  相似文献   

3.
二次函数和解三角形的关系贺多旦已知三角形两边a、b和角A(0<A<π),求边c。我们可以用余弦定理c2-(2bcosA)c+b2=a2来求解,这是一个关于c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问题。据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二次函数y=x2-(2bcosA)x+b2-a2...  相似文献   

4.
三元均值不等式的加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中《代数》下册给出的三元均值不等式是:如果a,b,c∈R+,那么a3+b3+c3≥3abc,①当且仅当a=b=c时取“=”号.此不等式可加强为:定理如果a,b,c≥0,那么a3+b3+c3≥3abc+a(b-c)2+b(c-a)2+c(a-b)2....  相似文献   

5.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其内切圆半径为r,现设a=x+y,b=z+x,c=y+z,则x、y、z的几何意义如图1所示.显然有x=rctgC2,y=rctgB2,z=rctgA2.(Ⅰ)又半周长p=12(a+b+c)=x+y+...  相似文献   

6.
抛物线中的两种内接三角形□周以宏(江苏省盱眙县中学211700)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B两点,顶点为C,不难证明(1)对直角三角形ABC,有Δ=b2-4ac=4.(2)对等边三角形ABC,Δ=b2-4ac=12.合理地应...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x3-2x2y+xy2=x.2.bc-ac+aB-a2=(c+a)().3.若12x2-8x-7=(2x+1)(6x+m),则m=.4.已知a=3.b=2。则a3-2a2b+ab2-a=5.27-8a3=(3-2a)().6.16x+  1/4=(4x+.)7.x2-y2-2y-1=().8.分解因式:x3+x2-2x-2=(x+1)().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若二次三项式x2+ax—1可分解为(x—2)(x+b),则a+b的值为()(A)-1;…  相似文献   

8.
一道不等式题的多种证法甘肃省静宁一中王启龙题目:已知a,b∈R,且a+b+1=0.求证(a-2)2+(b-3)2≥18.证明一:综合法∵若x,y∈R,则有x2+y2≥(x+y)22.当且仅当x=y时取“=”.又∵a+b+1=0,∴(a-2)2+(b-...  相似文献   

9.
对于实数域上有理分式函数(其中分子、分母互质,a与a'不同时为零)本文将给出值域、最值的求法,并给出该函数极值的有关结论。一、用判别式法求(I)的值域和最值易知对任实数y,(I)与下式同解(a—a'y)x2+(b—b'y)x+(c-c'y)=0(II)设y是(I)的值域中一点,则存在实数x使(I)成立,即(II)成立。于是有:△=(b—b'y)~2-4(a-a'y)(c—c'y)≥(Ⅲ)反之,若实数y使(Ⅲ)成立,且b—b'y与a-a'y不同时为零,则y在(I)的值域中。若a—a'y=b-b'y…  相似文献   

10.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2分) 1。 180°- 78°45′=度_分 : 12°24′=_度。 2.27a2bc(-bc2)a2b3cb= 3,(2x2+3)(x2-2x)(-2x)=。 4.(2a-b)2-(2a+b)2= 5.(a2+ab+b2)(a2 -ab +b2 )=。 6.4n×8m-2n 2m=。 7.(x2-x 十2)2=按x降幂排列)。 8.0.12510  2030= 9.已知9×27m×81m=316,则m= 10.已知a+b=5,ah=3,则(a-b)2=a3 + b3= 11.如图(1),AOB是平角,OD平分BOC,且COD:CO…  相似文献   

11.
恒等变形在数学解题中几乎处处碰到.利用因式分解是进行恒等变形的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它的应用极为广泛,这里就同学们已学过的知识内容谈几点应用.一、数值计算例1若a=-2,b=0.2,求代数式[(a2+2ab-8b2)÷(a-2b)-(6a2+ab-b2)÷(2a+b)]÷ 的值.解原式=[(a+4b)(a-2b)÷(a-2b)-(3a-b)(2a+b)÷(2a十b)]·2a=[(a+4b)-(3a-b)]·2a-(-2a+5b)·2a∵a=-2,b=0.2,∴原式=[-2×(-2)+5×0.2]…  相似文献   

12.
由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谈中学数学中算法的稳定性□李玉钊(河南信阳地区教育学院464000)众所周知,对于一个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欲求其解,可通过著名的求根公式x1=-b+b2-4ac2n,x2=-b-b2-4ac2a(...  相似文献   

13.
巧用等比性质,可使许多问题变得简单易解,下面举例说明之.例1 已知a-cb=ca+b=ba,求ba的值.解 ∵a-cb=ca+b=ba,∴ ba=a-c+c+bb+a+b+a=a+b2(a+b)=12.例2 已知ctgα=2,求ctgα+2+cosα2+sinα的值.解 ∵ctgα1=21=cosαsinα,∴ctgα+2+cosα1+1+sinα=2,即ctgα+2+cosα2+sinα=2.例3 求n3n-9n+27n5n-15n+45n的值.解 ∵3n5n=-9n-15n=27n45n=3…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建立“P—Q—R”法,借以证明研究一类不等式,尤其是研究三角形不等式[1][2],张瑞蓉老师在研究该方法的基础上,得到了如下定理[3]: 本文提出与P+3Q≥R等价的四个三角形不等式链:(Ⅱ)、(Ⅲ)、(Ⅳ)、(Ⅳ). 定理1a,b.c为△ABC三边,则注意到(b+c—a)=P—2Q+R,此时,定理 1不等式链(Ⅰ),又可写成为(Ⅱ): 定理 2在△ABC中,有 3(-P—2Q+R)≤-P+R ≤(- P+ 6 Q+ R) ≤3Q<P+6Q—R,(Ⅱ) 显然,(Ⅱ)包含的 10个不等式均可化为 P+3Q …  相似文献   

15.
引导学生开展“一题多解,一题多证”的训练和探究,必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启迪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数学综合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 本文以一道脍炙人口的条件不等式赛题为例,从九个方面研究其证明的策略和技巧. 题(前苏联奥尔德荣尼基市第三届数学竞赛题)设 a,b,c∈R+,且 a+b+c=1,求证;a2+b2+c2≥1/31 代入法 证1 注意恒等式 3(a2十b2十c2)=(a+b+c)2+(a-b)2十(b c)’+(c a)’将已知a+b+c二l代人得 3(a’+b‘+c’)二1:…  相似文献   

16.
题目分解因式:(a+b)(a+b-2ab)+(ab-1)(ab+l).(1994年武汉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解法1──整体法视a+b、ab各为一个整体,将多项式进行整理,得原式=(a+b)2-2ab(a+b)+(ab)2-1=[(a+b)-ab]2-1=(a+b-ab+1)(a+b-ab-1)=(ab-a-b-1)(ab-a-b+1).解法2──主元法视a为主元,将多项式进行整理,得原式=(b2-2b+1)a2-2b(b—1)a+b2-1=[(b—1)a]2-2b(b—1)a十b2-1=[(b-1…  相似文献   

17.
题目设a,b,c为正数且abkc=l,求证1/a^3(b+c)+1/b^3(c+a)+1/c^3(a+b)≥3/2.(第36届IMO试题)本题是一道非常难得的好题.它的九种证法,充分展现了对称不等式的内在魅力,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8.
对课本上一道习题的修正甘肃省商业学校唐文玲高中《代数》(必修)下册复习参考题六第7题为:已知a,b,c,d成等比数列,求证:(1)a+b,b+c,c+d成等比数列;(2)(a-b)2=(b-c)2+(c-a)2+(d-b)2.结论(1)是不对的,因为...  相似文献   

19.
我们把三边边长成等差数列的三角形叫做等差三角形.它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如下:定理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成等差数列,则有tgA2tgC2=13.证明 由题意知 2b=a+c,由正弦定理得 2sinB=sinA+sinC,∴ 4sinA+C2cosA+C2=2sinA+C2cosA-C2.又∵ sinA+C2≠0,则有2cosA+C2=cosA-C2,即 2cosA2cosC2-2sinA2sinC2=cosA2cosC2+sinA2sinC2,∴ 3sinA2…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数学教师》第4期刊载了吴传启先生的文章《四个平均值=四条平行线》.此文讨论了两个正数的平均值与一个梯形的四条平行线之间的对应相等关系.其结论如下:梯形ABCD的上底AB=a,下底DC=b,对角线交于O点,过点O作EF∥AB;作PQ∥AB且使梯形ABQP和梯形PQCD相似;作GH为中位线;作MN∥AB且使梯形ABNM和梯形MNCD等积,则有:(1)EF=21a+1b(调和平均值);(2)PQ=ab(几何平均值);(3)GH=a+b2(算术平均值);(4)MN=a2+b22(二次幂平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