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韩国电影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整个亚洲,不仅在票房上大获成功,更于国际各大电影节斩获奖项。韩国电影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除其电影人在艺术与商业之间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外,还归功于韩国政府对电影产业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2.
戛纳电影节因其无与伦比的国际影响力,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金棕榈”至高荣誉的诱惑,更让全球电影人无法抗拒。由于中国电影起步较晚,直到戛纳电影节创办10多年后才向其进军。回顾中国电影通向戛纳的漫漫征程,总有些时刻令人激动,值得铭记。  相似文献   

3.
增进各大国际电影节间的交流与合作,关注世界电影文化多样性发展、电影节对城市的影响、发掘新人新片和联合制作??2011年4月24日,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重要活动"国际电影节主席论坛"吸引包括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  相似文献   

4.
统一后的原东德电影命运 1990年,东、西德国经过45年的分裂后终于统一。两德的统一不仅掀开了德国历史新的一页,而且使德国电影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统一后的德国电影曾一度处于动荡和变革的之中。首先,原民主德国的电影生产与发行体制解体,不少影院倒闭关门,数千电影从业人员被大量解雇,纷纷失业,许多导演、编剧与演员在纳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难以在新环境里找到其位置;而有幸受到聘用者则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5.
1996年,一家名为IFM的国际电影经纪联合公司诞生于著名的好莱坞。在这个名目繁多的公司天天诞生、天天死亡的地方,IFM鲜为人知。这是一位澳大利亚电影专家开办的经纪公司,该公司拥有40年电影制片经验,它勃勃雄心,集创新理念、制片发行、明星培养、作家手稿等一体,成为许多制片公司的得力助手。该公司先后向全球推荐、销售影片数千种,先后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菲律宾、前南斯拉夫和中国香港创办IFM影片发行分公司。好莱坞的电影经纪公司,强手如林。美国超级经纪公司CAA、ICM、WM、Endeavor和UTA-plus均在此落…  相似文献   

6.
"后好莱坞时代"的韩国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琼 《世界文化》2005,(5):27-30
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好莱坞以强劲的势力侵蚀着世界电影版图,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惊喜地看到了亚洲电影的崛起,它在好莱坞电影的夹缝中求生存,与好莱坞并置于亚洲空间,并建立了自己的电影美学。在90年代出现的、被称为“后好莱坞时代”的电影的这股亚洲电影新潮流中,韩国电影就是具有典型的“后好莱坞”气质的一支劲旅,因为它是在好莱坞的全面围攻下进行的一种电影行为,不单单是在艺术领域内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7.
庚晋  子荫 《世界文化》2003,(1):23-25
近年来伊朗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频频获奖,引起了世人的瞩目。通读伊朗电影,人们不能不惊叹于它的纯净、柔美,如清泉流淌,如琴音悠扬。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电影是艺术品,那么电影片名就是这个艺术品的标签。电影片名承载着电影美学、文化交流和广告宣传的重要使命,在电影的推广和宣传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电影片名中的意象选取是电影命名及片名翻译中至关重要的。好的意象在片名中如窗户一般让观众的目光循着电影的视角投射到影片之中,如明灯一般指引观众循着电影的情节挖掘意象下影片更深层的内涵。一直以来,国际电影节中的华语影片译名呈现出异彩纷呈之象。  相似文献   

9.
一大群人自称“电影博物馆的朋友”,列队高呼口号走过莫斯科红场,他们是俄罗斯电影摄影技巧联盟的成员。莫斯科电影博物馆陈列着40000部从沙俄时代到前苏联时代的传统经典名片。  相似文献   

10.
单滨新 《寻根》2013,(1):99-105
电影自1896年由法国传人中国以来,一直起着独特的教育、认知、审美、娱乐等作用。著名教育家、中国近代美育奠基人蔡元培(1868~1940年)对电影情有独钟,利用电影开启民智,为中国电影发展作出了鲜为人知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形态的审美文化都是不断发展的、体系.它们总在更新着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由艺术的思考而产生的问题。随着21世纪的来临.今日的电影美学已步入空前复杂地交织了多元化因素的关键阶段:在显层面上.真实性与假定性、生活与梦幻、艺术性与娱乐性之类概念依然交错互生.彼此约化:在深层次上.整个电影理论体系则因研究对象及其性质的裂变而日益陷于尴尬之境。  相似文献   

12.
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好莱坞以强劲的势头横扫了整个世界电影市场。面对好莱坞的“气势汹涌”,素有“艺术电影基地”的欧洲也无力回驳,尤其是亚洲电影长期处在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中。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第五代”导演脱颖而出,以历史叙事作为对现实发言的方式以及以语言的陌生化方式,构成对好莱坞“权力话语”的颠覆,成为特定而短暂的历史契机所造就的文化奇迹。而到了90年代,韩国电影以其异军突起的气势取代了中国的历史寓言叙述,成就了别样的亚洲电影景观,并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影坛的一支主力军。  相似文献   

13.
影坛和政坛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内在的相通之处。政治家实际上就是一名现实舞台上的演员。在好莱坞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曾经走出了一个里根,现在又有了一个施瓦辛格。像这样的政治家是把舞台和现实合二为一的巨星。在美国,总统是政治界的老大,而电影则是娱乐界的老大。纵观美国总统的业余嗜好,可以发现许多总统都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些研究甚至结合美国总统的电影嗜好来分析总统的心理和个性。  相似文献   

14.
依人 《世界文化》2003,(3):20-21
从三十年代开始,以开罗为中心的埃及电影便一直雄霸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电影市场,在最高峰时期,当地有150家电影公司,每年制作三、四百部影片。和印度电影一样,埃及电影一向也是以歌舞片和通俗喜剧为主。但在五十年代中,埃及崛起了一批以尤塞夫·沙轩、阿布·塞以夫等为首的写实主义导演,令埃及电影走上了国际舞台,而且备受欧美影评人的重视。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埃及电影开始日走下坡,每年产量锐减至十几部。但在最近的三年里,埃及电影又再次繁荣起来,大有复兴之势。三年前,沙轩在一次访问中指出:“阿拉伯电影的确面对不少问题,不少我们必…  相似文献   

15.
周斌 《文化市场》2007,(1):27-27
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电影是欧美文化的产物。对于中国来说.电影则是“舶来品”.中国传统文化与电影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中国电影百年来的生命历程.不断受到欧风美雨的吹指浸染,可谓.是受欧美文化影响最深的文艺样式。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电影艺术:电影技术和电影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学习借鉴了欧美电影的经验和成果。这种情况在前.期尤为显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百余年来,电影的发展离不开与技术的互动,技术深深地影响着电影的制作.近年来,得益于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媒体对电影发行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提供了新的可能.发行是电影实现产出效益的最重要环节,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探索适宜的电影发行模式对整个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严敏 《文化市场》2000,(2):40-41
长期以来,世界电影市场一直被好莱坞所垄断。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影坛发生了新的变化,欧洲各国电影纷纷复苏,特别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电影,不论在票房或艺术上均可与好莱坞电影抗衡;亚洲地区则出现了民族电影的新高涨,中国、日本、韩国、伊朗、泰国等国的优秀影片颇受瞩目,频频获奖;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除了部分电影人融入好莱坞主流制作外,  相似文献   

18.
热钱(Hot Money),又称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热钱流入影视业,并非新鲜话题;今年,股市震荡,楼市紧缩,一些行业外热钱疯狂涌入中国电影产业。亦是无可厚非。专家指出,中国电影正以每年30%的高速增长,迅速变成一个近百亿的市场,外行的投资人纷纷向里“砸钱”。问题在于,如此多的热钱涌入电影业,从一场华丽的盛宴转眼变成一堆虚无的泡沫。中国电影生产的“大跃进”应该降温了。  相似文献   

19.
电影     
《上海文化年鉴》2011,(1):197-214
电影综述 2010年是中国电影生产与市场持续快速发展的一年,上海的电影市场和全国一样,电影票房、观众人次、放映场次持续稳步增长。全市电影票房收入达到9.4亿元,增幅40.7%;全年观影达到22878000人次,增幅18.0%;全年放映场次达到546000场,增幅22.9%。上海电影票房收入在全国各省市中继续保持前三(第1为广东省,超过15亿,第2为北京市,超过11亿),在全国单城市电影票房排名居第2位,仅次于北京市。  相似文献   

20.
《文化市场》2000,(5):22-23
农村电影放映“2131”目标(即在21世纪初,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是在世纪之交,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广电总局和文化部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村电影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的一项跨世纪农村电影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1998年9月召开的全省农村文化工作暨文化先进县命名表彰会议指出:“要把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切实解决好。”省委、省政府两办1999年4月在《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陕办发【1999】22号)中也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