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课本在一些例题之前安排了准备题,为新知识的学习、逻辑思维的培养作好准备,并为例题的教学发挥铺路搭桥的作用。放弃或忽视准备题的教学,将会影响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数学第四册课本有四道准备题,现试说每道准备题的准备及教学对策。1.准备题:第一行摆4根小棒,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2根。自己摆一摆。准备:它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准备题,目的是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初步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含义。这里要用到“同样多”的概念,明确第二行比第一行多2根,就是第一行同样多的4根再加上2根。对策:只有向学生揭示两行木棒的联系与区别,才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含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之有方,动之有序。在引导中要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 :1 .了解怀丙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2 .学会生字新词 ,会用“熟悉”、“出色”造句。3.给课文分段 ,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4.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 .弄懂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2 .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像。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 .自由读课文。2 .按生字表学生字。3.练习熟读课文。4.在教师指导下查字典 ,初步理…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存在的规则,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即规则的约束作用与发展功能)。 2.经验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3.了解与小学生有关的规则。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91~93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建立分数概念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操作、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正确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水彩笔.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趣味数学5题     
1.田径比赛甲、乙、丙三个班级进行百米、跳高和跳远三项比赛,前四名得分的标准是:第一名5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2分,第四名1分.规定每个项目比赛的前四名都各取一人.比赛最后结果是:甲班得名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2 ̄115页。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事例,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课前互动:请班里能拍球、背古诗的一位同学和老师比赛。比赛内容:拍30下皮球,背2首古诗。比赛规则:谁用的时间少,谁就获胜。)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和××同学进行了小小的比赛,谁赢了?老师…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六年制第四册,第74页,例7。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学会解答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1)3个2是多少?(2)8个3是多少?(3)6里面有几个2?(4)12里面有几个4二、导入新课: (一)讲准备题,建立倍的概念。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演示,学生观察。2、提问:老师在计数器上杆一次拨了几颗珠子,又是怎样在下杆拨的?(一次拔2颗珠子,下杆和上杆拨的同样多,也是2颗)师:下杆的珠子颗数和上杆同样多,我们就说下杆的珠子颗数是上杆的1倍(板书这句话)。小朋友们能记住吗?谁能重复一遍?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和认识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3)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极其规律的过程 ,并合理清晰地描述这一规律。(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3 情感态度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小圆片。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趣起疑1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请6个女同学排成一横排 ,如果要在两个女同学中站一个男同学 ,看哪些男同学速度快能站到要站…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数第84页,“统计”第一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教学准备为每位同学准备统计图纸。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感受统计的必要性1.同学们:下午体育活动时间,我们班做游戏,你们喜欢做什么游戏呢?2.呵!你们喜欢做这么多游戏,那么我们就从同学们喜欢的跳绳、踢毽子、拍球、老鹰捉小鸡这四种游戏中选一种举行一场比赛,好吗?3.可是,怎样确定玩哪一种游戏…  相似文献   

10.
放眼现在的公开课,几乎每节课都能看到学生在“合作学习”,这似乎成了一种时髦。但仔细推敲,其中形式主义成分较多,客观上影响了教学效益的提高。什么是真正的合作学习?观看了于永正老师执教《全神贯注》一课,我颇受启发。现摘其精彩片段,谈几点体会。师:现在我们来一次比赛,请小朋友读2、3、4自然段,全班四组各选一人进行比赛,选谁呢?我现在不说,大家先做准备。请中队长到我这儿来。(学生练习朗读,准备比赛。教师跟中队长讲了几句悄悄话,中队长点点头。等大家读好了,中队长在四个小组分别挑选一名朗读能力最差的学生。)师:参赛选手已经选定…  相似文献   

11.
巧填诗句     
活动目的 :1 .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积累古诗 ,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提高学生背诵、积累古诗词的兴趣。2 .培养学生积极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活动方式 :1 .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竞赛。2 .教师担任主持人 ,另选一名学生担任记分员。3.每组基础分为 1 0 0分 ,答对一题得 1 0分 ,答错(未答 )一题扣 1 0分。比赛结束 ,积分最多者获胜。活动准备 :投影仪一台 ,投影片四张 ,小黑板四块。活动过程 :一、热身赛1 .投影一 :名句填空。( 1 )欲穷千里目 ,。( 2 ) ,春风吹又生。( 3)王师北定中原日 ,。( 4) ,不…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2005,(1)
教学目标 1. 懂得什么是食物链; 2. 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3. 了解食物链被破坏带来的影响,珍爱生命,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彩色纸,水彩笔,回行针,剪刀、卡纸、动物简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动画片段:螳螂捕蝉 2. 讲述:我讲个小故事,请你们来补充  相似文献   

13.
李静  张新 《湖北教育》2003,(19):22-23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珍稀动植物是全社会的财富,教育学生保护珍稀动植物,不伤害他们。 教学准备: 1.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的任组长。 2.录制人类破坏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画面。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规则学习是在概念学习的基础上所获得的更高一级的智慧技能学习方式.在钢琴教学中如引入规则训练法,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规则学习的心理素质对钢琴教学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1.规则学习意识是正确掌握概念的重要途径;2.规则意识有利于准备心理的培养;3.良好的规则模式是认知活动过程中的意志体现.  相似文献   

15.
活动准备1.教师收集有趣的汉字,并分类做好卡片(灯片)或课件。2.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好自己喜欢的字画、字谜、小品等。3.剪好计分用的小红花,优胜队的大红花。活动过程一、导语激趣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是享有盛誉的世界通用文字之一。她,周游列国,被称为快乐文字;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些非常有趣的汉字,比比看,谁掌握的快乐汉字最多,好不好?二、活动规则1.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分六个组,选出小组长。本组同学可以互相帮助。2.每答对一题,记100分,奖一朵小红花。3.比赛要经过三道彩门:第一道,音趣彩门:快乐100…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0~21页。教学目标1.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知道用“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等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重。2.让学生经历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3.通过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4.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自带两种水果。2.教师准备:两个大小明显的盒子(小盒子里装有实物),每组一架小天平、一个空墨水瓶、一个装有墨水的墨水瓶、一支钢笔、一瓶矿泉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第一层次:看…  相似文献   

17.
冯树学 《山东教育》2003,(28):44-4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40页的内容及练习八的习题。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2.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会判断角,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画法。教学难点建立角的表象。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活动角、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三角板、纸、硬纸板条、图钉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出示课件:播放录像,投影主题图“美丽的校园”。突出:教学楼门窗上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年级:五年制三年级。教学要求:在操作思维中使学生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在编题尝试思维中,让学生探求解题规律。同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1.教师要求学生把准备好的12朵纸红花拿上来,在桌上排成分别是1朵、2朵、4朵、5朵的四堆。 2.要求学生移动桌上的纸红花,使每堆红花的朵数一样多。同时指定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操作,并向大家讲一讲操作的过程。 3.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①刚才你是怎样移动的? ②为什么从第三堆中的移去第二堆,而从第四堆中的移去第一堆?(点明:移多补少) ③通过移多补少,现在每堆里的小红花是几朵?(点明:3是1、2、4、5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4.教师小结: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笔者有幸观摩了某区的体育教学评比,其中有一环节是说课,参赛的选手都比较年轻,有的选手对说课的重点把握比较合理,教学过程精细;而有的选手则主次不分,对说课的整体结构把握不太理想。一、片段展示教学内容是后滚翻,说课时间是10分钟。【片段一】(一)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2.热身操。(二)导入基本部分:1.尝试练习;2.讲解示范,出示挂图建立正确概念;3.分组练习,分8组,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自主创造性练习,连续后滚翻。(三)实践部分:1.后滚翻接球;2.爬行比赛。(四)结束部分【片段二】(一)激发兴趣(9分钟):1.慢跑,提示学飞机飞行;2.小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7页“的克和千克”。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l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2.使学生知道天平和盘秤的使用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操作和计算。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1克和l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具准备:天平、台秤,一个2分硬币、一些黄豆、15颗图钉、相关教学课件。学具准备:学生每组准备一个盘秤,每人准备一个2分硬币和一些能称量的物品,如苹果、梨子、土豆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