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戈 《科技风》2012,(6):40+43
简介雷达截面积(R CS)的计算方法和散射机理,并以鸭式布局飞机为例,简易估算头部和侧向的R CS。这种方法可以快速了解飞机、导弹等目标的强散射方位。  相似文献   

2.
只要你仔细琢磨比较,便可发现苏联的“萨姆-7”地空导弹和美国的“红眼睛”地空导弹.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单兵肩射防空导弹,全都采用鸭式气动布局,红外寻的制导,头部呈半球形,战斗部为破片杀伤式.作战半径为500~3600米,采用触发式引信,就连导弹的最大射速、弹体大小也是“大同小异”此外,苏联的SS-NX-21导弹.又和美国的“战斧”式巡航导弹相差无几,除外形、  相似文献   

3.
飞向太空     
易铭 《世界发明》1998,(9):16-17
今年2月的几周里.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们一直焦急地搜寻着一颗在哈萨克斯坦东部平原的上空飞行的导弹。吸引他们的不是导弹.而是装在它头部的一只1米长的发动机。这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发动机,因为它将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的功能融为一体。当这枚导弹以6马赫的速度穿越大气层时.苏联工程师将让这个发动机启动几秒钟。实验如果成功.将为美国项雄心勃勃的计划,研制一架名为“兴奋-X”的小型无人驾驶航天飞机扫清道路。  相似文献   

4.
正说起导弹,许多军事爱好者都非常熟悉,它作为高科技的结晶和化身,早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战装备。然而,谈到导弹发射井,有的人就可能会感到陌生了。那么,导弹发射井是干什么的呢?顾名思义,它像井一样,可以将导弹藏在地面以下隐蔽起来。平时,导弹发射井为导弹提供储存和保养的良好条件,战时,又保证导弹发射免受  相似文献   

5.
张学权  谢永强 《内江科技》2010,31(11):49-50
本文从近距格斗导弹系统出发,建立了载机在格斗状态下发射导弹时,载机运动模型、导弹在轨上运动的运动学、动力学数学模型、机弹干扰模型等,通过导弹在轨上运动的研究,提出了为保证格斗空战时载机的安全和顺利发射导弹对导弹吊挂设计、导弹与发射装置的机械接口、导弹发动机的性能的必要要求。  相似文献   

6.
导弹制导规律即导引规律是指根据导弹和目标的运动信息,制导导弹按照一定的飞行轨迹去拦击目标的规律,导引规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导弹拦击目标的飞行弹道问题,它是导弹火控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主要就导弹导引律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展开,介绍了导引律的发展过程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美国《国家利益》刊发文章称,中国已形成强大的国防工业体系,尤其以"红箭"命名的反坦克导弹家族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国先进武器品牌。"红箭"导弹已普及到世界各地。红箭-7 3: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红箭-73导弹是中国本土制造的第一种反坦克导弹。它借鉴了苏联"萨格尔"导弹的技术,性能有所提升。20世纪70年代,红箭-73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军装备序列中反坦克导弹的空白得到填补,开辟中国反坦克弹药精确化的道路。红箭-73导弹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8.
慈旋  周龙  邵兵 《大众科技》2010,(6):68-69
文章在对空舰导弹突防过程中降高位置的约束条件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舰空导弹反导拦截模型,并设定空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弹道性能参数,由仿真程序进行计算分析,实现有效突破舰空导弹防御的降高位置选取。  相似文献   

9.
《中国青年科技》2003,(10):47-47
弹道导弹依燃料形态可分为为液体燃料导弹和固体燃料导弹,液体燃料导弹是用两个贮存槽分别存放燃料和液态氧化剂,使用时由泵将两者喷入燃烧室中,然后点火燃烧来产生推力。固体燃料导弹则是把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后以固体方式贮存在导弹的燃料槽中直接燃烧。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底,德、法、意三国联合研制的“独眼巨人”光纤制导导弹,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发射试验,标志着该导弹即将进入最后的定型阶段。德国海军计划2004年用“独眼巨人”装备新型的K-130级导弹护卫舰和小型导弹快艇。采用了多种新技术的“独眼巨人”导弹具有一些  相似文献   

11.
潜艇对于舰船的威胁是巨大的,随着潜艇技术的发展,反潜导弹这一种先进的反潜武器在海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介绍了世界舰载反潜导弹的发展概况,总结了反潜导弹的技术特点,最后详细介绍了一些经典舰载反潜导弹。  相似文献   

12.
近期,朝鲜半岛上由于局势紧张,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导弹竞赛。朝鲜声称他们的"大浦洞"导弹不仅能使韩国瞬间变成火海,而且能发射到美国本土。韩国也在美国的帮助下,不断增强导弹性能,抓紧开发。半岛上的竞赛使各国导弹防御系统向实际部署又迈进了一步。在美国的引领下,全球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可以说只争朝夕。  相似文献   

13.
简要分析目前导弹研制中电磁兼容性设计的普遍现状,使电磁兼容性设计能更好地融入导弹研制过程中,介绍系统设计流程法,使用该方法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可以确保电磁兼容性设计能与导弹功能设计同步进行,做到不因电磁兼容性设计问题影响导弹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10年来,在海湾战争中一举成名的爱国者导弹并没有停止在原有状态上,而是不断地在改进,并由原来的PAC—2型导弹发展到今天的性能更为先进的PAC-3型导弹。2001年这种型号就将陆续装备部队,逐步取代PAC-2型爱国者导弹。  相似文献   

15.
张海 《今日科苑》2007,(5):92-93
在新中国导弹发展史中, 1966年仿制成功并定型生产的我国第一批海防导弹“上游一号”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种犀利的舰对舰导弹对有效遏制敌对势力对我国海域的封锁起到了极大的威慑作用。1958年谈判引进,1960年因国民经济调整而暂缓上马,1963年重新上马研制,直到1966年最终仿制定型成功,海防导弹的研制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因为保密的原因,直到现在,很多当年导弹研制的过程仍鲜为人知。前不久,当年全程参与新中国第一枚海防导弹研制工作的南昌洪都集团退休工程师彭历生老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揭开了新中国第一枚海防导弹诞生与试射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6.
“俱乐部”导弹是俄罗斯革新家设计局设计的系列导弹之一,最早露面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有三四种叫法:p-10“阿尔法”、AFM-C、KS-127,最后在公开场合见到该导弹时被称为3M54。1999年9月,俄罗斯宣布将向印度出售海军型“俱乐部”导弹,这一消息引起周边国家的广泛关注。“俱乐部”导弹有两种型号: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15)
由于传统模型对导弹武器系统全寿命管理,数据误码率较高,为此提出基于大数据的导弹武器系统全寿命管理模型研究。设计基于大数据的导弹武器系统全寿命管理模型,建立三维信息数据体系,搭建导弹武器系统全寿命管理模型整体框架;采用Flume数据采集技术,构建分布式的数据获取管道;引入数据信息隶属度分析方法,对导弹武器系统数据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经实验证明,设计模型数据误码率低于传统模型。  相似文献   

18.
海湾战争中,“爱国者”导弹拦截“飞毛腿”导弹,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谁也不曾想到,美国人研究这种导弹之初,是得益于一种飞乌的启发,这种鸟就是军舰乌。  相似文献   

19.
肖鹏 《科学中国》2007,(11):28-31
巡洋舰,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航空母舰、具有多种作战能力、主要用于远洋作战的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按装备可分为火炮巡洋舰和导弹巡洋舰,目前火炮巡洋舰已全部退役,世界上的巡洋舰全部为导弹巡洋舰;按动力可分为常规动力导弹巡洋舰,和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相似文献   

20.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采用边试验边部署的螺旋升级模式进行研发测试和部署。从导弹防御试验体系角度研究,针对美军导弹防御各系统历年试验情况、经验启示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