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蚁国传奇     
当初,槐国的蚁们以为这棵槐树是世界上最大的树.有一只名叫一的蚁研究出一种横向测量仪,可以测量出树干的精确粗细.他发现,在距槐国1万蚁里的地方,有一棵树比这槐树要大5倍多,结果被蚁王处死了.王族需要蚁心归顺,需要蚁们以槐为尊以槐为大以槐为荣.  相似文献   

2.
蚁后成天呼呼大睡,而工蚁却没日没夜的干活,严重睡眠不足。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火蚁的睡眠模式,首次揭开蚂蚁睡眠之谜。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人工环境下饲养了一群火蚁,其中包括三只蚁  相似文献   

3.
静静的小河边,一群小蚂蚁正在搬运一只菜青虫,它们齐心协力,你推我拉,快要到洞门口。突然,半路上杀出另一群蚂蚁,抢劫到嘴的食物。它们蚁多势众,眼看青虫要被夺走。一只工蚁飞快爬回蚁巢报信。不一会,兵蚁们雄纠纠地开出来,它们一道翘起尾部,抢食的蚁群见势丢下青虫四散逃跑。原来,兵蚁释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翻译成人的语言就是“我们杀你们来了!为了活命,劫道的蚂蚁惊慌逃窜。动物行为学家发现,狼追捕鹿时,鹿就拼命逃跑。当鹿逃至另一群狼的领地,捕食的狼立即止步,因为它闻到了另一狼群的气味警告:“这是我们的地盘!”  相似文献   

4.
寻找甜指甲     
诗人北北曾经写过一篇很短小的随感,里面记录了一件再渺小不过的事:"曾在办公桌上看到一群蚂蚁,它们蚁头攒动地簇拥在一片小指甲上啧啧吮吸,兴奋得无以名状.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信息》2003,(11):49-49
美国康奈尔大学昆虫学家肖恩·布雷迪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不同种类的战蚁都拥有相同的起源。 布雷迪对全球30个不同种类战蚁的DNA进行研究,为它们设立了“族谱”。结合它们的外形和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所有种类的战蚁都有相同的遗传变异,这意味着它们从同一个源头进化而来。而此前科学家们普遍信奉的理论是,战蚁是在不同的大陆上,经过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独立地进化的。 布雷迪的发现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这些发现显示,战  相似文献   

6.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小丑鱼,你看,它们和海葵一起生活得多甜美。其实,在生物界,有很多的动物和植物,为了生存结成好朋友。它们互为依存、相互帮助,成为自然界神奇而又有趣的景观。下面我们简单地介绍几种这样的动植物,让你来领略一下自然界的神奇。动物与植物的共栖益蚁与蚁栖树在南美洲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啮叶蚁,这种蚂蚁特别爱啃吃植物的叶子,但它们却不敢找又高又大的蚁栖树的麻烦,原因是蚁栖树有很好的保镖——益蚁在保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广泛分布的日本弓背蚁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蚁科中种类最多的一个属——弓背蚁属。它们非常擅长在地下筑巢,为整个王国营造出一个严密而温馨的家。可是,日本弓背蚁的甜蜜生活经常受到另外一种蚂蚁——叶形多刺蚁的袭扰。叶形多刺蚁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多刺蚁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及以南的许多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蚂蚁为原料制成的各种保健食品及滋补酒大量投放市场,蚂蚁用量日益增加,人工养殖蚂蚁将成为一项新兴的养殖项目。目前国内作为药用和食用的蚂蚁,主要有拟黑多刺蚂蚁(又叫鼎突多刺蚁)、棘蚁、大黑蚂蚁(黑山蚁)、赤山蚁等十几种,其中以鼎突多刺蚁为主,蚂蚁适应能力强,繁殖快,周期短,易饲养。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辽闊的南海上,像宝石一样地散布着許多大大小小的島屿,这就是南海諸島。这些島屿形成了四个群島,其中有一个便是西沙群島。西沙群島在海南岛的东南面。它是由大約20多个大小島屿、沙洲和珊瑚礁组成的。它又可以分为两群,东北的一群叫做宣德群島,有7个小島;东南的一群叫做永乐群島,有8个小島。其中的永兴島最大,大约有1.5公里长,1公里寬,距离广州930公里。人們乘輪船从广州出發,三天三夜便可以到达永兴岛。我国的领土西沙群島同其他南海诸島一样,是我国的领土。在十五世纪的时候,西沙群島在我国的文献中就有了记  相似文献   

10.
善待生命     
美国东北部有一种奴用蚁,专干掠夺别的蚂蚁来做自己奴隶的勾当.奴用蚁通常的做法是:先派出几只蚂蚁侦察,当发现另一种蚂蚁——太曼蚁的蚁巢后,就冲进去杀死守卫的兵蚁,然后把太曼蚁整窝的蚁卵搬回自己的蚁巢.  相似文献   

11.
模糊图像质量低,所提供的信息量少,所以对模糊图像的恢复方法是提高图像信息输出的重要手段。提出一种基于蚁迹跳变追踪的模糊图像恢复技术,采用蚁迹跳变追踪恢复的方法,对模糊图像在蚁迹寻源、蚁迹定位、蚁迹跳变恢复3个方面进行数据恢复实现,提取图像的多方面综合信息,由于同一图像的多帧之间在多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所以通过蚁迹跳变追踪恢复,可以实现模糊图像信息的恢复。采用一组间隔3帧动态模糊图像进行恢复实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蚁迹跳变追踪恢复方法,模糊图像中的有用信息被很好的提取出来,该方法可以在图像信息恢复中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的西南部山区,生活着一种牧蚁在这个蚁群中,并不是由红色的大个子牧蚁来完成工作.在这里,当牛做马的是一种体型较小、腹部发黑的红尼卡蚂蚁,它们是这里的奴隶.不过,它们如此辛苦地劳作,并非出于自愿,而是中了牧蚁的"木马计",被拐骗到这里来卖身为奴的.  相似文献   

13.
北非沙漠中有一种喜欢群居的尼亚鼠,鼠群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隔上半年或是几个月,总会有一只鼠搬离洞群,并在离洞群很远的地方打洞,然后无精打采地站在洞口。  相似文献   

14.
在无边无际的大洋上,有一群科研人员热血沸腾地进行深海调查勘探,年复一年:在单调枯燥的实验室里,有一群学者心无旁骛地进行分析探究.日复一日。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深海生物资源从起步调查到开发利用,初见成效,第一个规范化的海洋微生物资源保藏管理中心建立了。  相似文献   

15.
<正>行军蚁生活在亚马孙河流域,一般一个群体就有100万~200万只。行军蚁属于迁移类的蚂蚁,没有固定的住所,习惯于在行动中发现猎物。行军蚁行动非常迅速,它们每天都在不断的行军,发现猎物,吃掉和搬运猎物。行军蚁的捕  相似文献   

16.
建议一 发现蚁害,应保护现场 白蚁的危害具有隐蔽性,平时不注意很难发现。只有在蚁害达到相当的程度,有大量白蚁从危害点爬出或出现分飞的时候,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在白蚁分飞时,大量繁殖蚁会从木门、窗框、墙壁或瓷砖、地缝等部位中飞出,让人感到十分紧张和害怕。其实对于这种现象大可不必惊慌,白蚁繁殖蚁虽然大量飞出,但其本身无毒,不会叮咬人体,且在很短的  相似文献   

17.
在蚂蚁社群中,存在着两个阶层:奴隶主和奴隶。我们把其中的奴隶主称为“蓄奴蚁”,把奴隶称为“奴隶蚁”。奴隶主完全依靠奴隶生活,没有奴隶,奴隶主的生活将变得异常困难,甚至无法生存。而奴隶们从来都各尽其能,尽心尽力地为主子们劳作,把他们侍候得妥妥贴贴,就如同人类社会一样。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对动物行为有着深刻影响的看法已深入人心。过去,动物的某些古怪行为总让我们困惑不已,但现在,科学家已经能从基因的角度揭示其因由。这里就有两个最新的例子。在美国西部的沙漠,生活着一种火蚁。当火蚁家族繁衍过盛之时,就一分为二,年轻的蚁后率领一部分成员到邻近的地方开辟"殖民地"。但新"殖民地"的蚁后跟"宗主国"的蚁后是什么关系呢?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新"殖民地"和"宗主国"保持着和睦友好的关系,彼此和平共处,互通有无。另一种则是,新  相似文献   

19.
有人问我住进花园小区后有什么感觉,我说就像学生上学回到学校。小区内几十栋楼房整齐划一,道路也是横竖井然,一圈围墙包围住,自有一种束缚感。而先前居住的大院,芒果树下,一班退休工友在闲聊、打牌,小孩叫喊着奔跑嬉戏,对面聚着几个街坊,头挨头的不知在密斟什么。身处其中,一种放学归家的轻松感觉就油然而生了。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中有这样或那样的鬼家伙,谁料蚂蚁社会中竟然也有!会种小蘑菇的机灵鬼在南美洲的圭亚那,人们常常可以看见一队队的切叶蚁拖着钱币大小的树叶,马不停蹄地往自家的地下花园搬运,有的搬运队伍竟能长达200多米,犹如打着绿色旗帜的袖珍版吉普赛大篷车队。它们如此痴迷地搬运树叶,是为了吃树叶吗?研究证实,切叶蚁并不以树叶为食,它们收集树叶另有其他特殊用途。那么,它们究竟想做什么呢?仔细观察发现,当体形很大的工蚁把树叶采集回来后,体形稍小的工蚁便开始用嘴把叶子切成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