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群明 《出版史料》2010,(1):108-115
韬奋被周恩来同志誉为“出版事业模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学林”就把做好有关宣传韬奋思想和韬奋精神图书的出版工作放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它尚处于酝酿阶段时,就确定了《韬奋与出版》一书的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今年11月 5日,是“出版事业模范”韬奋的105周年诞辰,我们特发表甘奉先同志辑录的这份韬奋有关编辑和编辑工作的论述供大家学习参考,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3.
1944年,周恩来同志在延安纪念与追悼韬奋办法中亲笔加上"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毛泽东主席批示表示同意,表明了党中央对韬奋的高度评价.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也先后为韬奋题词,对韬奋继续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20世纪90年代,国家又设立了"韬奋出版奖"和"韬奋新闻奖",作为对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最高奖励.这些都说明韬奋在新闻出版界的崇高地位,向"出版事业模范"韬奋学习是每个出版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1985 王晓晴.护送韬奋先生赴沪就医.人民政协寸及,1985一02一15 俞月亭.出版事业与社会信用—学习韬奋创办出版事业的经验.编辑之友,1985(2) 章玉梅.韬奋与《大众生活》.新闻传播,1985(2) 李文.韬奋用人二三事.人才天地,1985(2) 雷群明.韬奋同志与生活书店的编审工作.出版史料,  相似文献   

5.
吴玉章同志曾说:“近代中国文化界,在新闻事业、出版事业上,最有成绩、最有创造能力的,要算邹韬奋同志。”的确,在现代中国新闻史上,韬奋创办新闻出版事业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他接办《生活》周刊的时候,《生活》周刊还是个“怪可怜似的”、“零仃孤苦的孩子”;他接办以后,短短几年竟“风行海内外”,在全国杂志界首屈一指。1935  相似文献   

6.
巢峰 《出版科学》2004,(4):69-71
毛泽东同志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同样道理,从事任何事业,都要有点精神.从事出版事业,就要有出版事业精神.韬奋精神,就是出版事业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巢峰 《编辑学刊》2006,(1):18-19
1997年12月9日,在第五届中国韬奋出版奖颁奖大会上,我曾以这个题目发言.今天,我仍以这个题目在上海纪念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上发言.在韬奋先生逝世以后,1944年10月11日,周恩来在延安主持召开了专门会议,制定了<纪念和追悼韬奋先生办法>,周恩来同志审阅时在稿旁亲笔写上:"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这个<办法>在送给毛泽东同志审阅时,毛主席亲笔批了四个字"照此办理".韬奋先生是中国出版界的楷模,这是周恩来同志提议、毛泽东主席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韬奋的亲密合作者今年是徐伯昕诞辰一百周年,伯昕同志离开我们二十一年了。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压制摧残下,他和韬奋先生并肩战斗,坚持革命出版路线,推动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其业绩已成为中国革命出版史上光辉的一页。伯昕同志的工作是多方面的,除了为进步出版事业贡献力量外,又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24日,为纪念我国著名的出版家、新闻记者、政论家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由韬奋纪念馆、中国编辑学会、北京印刷学院、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等四家单位联合主办,上海市编辑学会、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协办,在韬奋的故乡江西召开了“韬奋出版思想研讨会”。这次会议由韬奋纪念馆馆长雷群明、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传播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频主持,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邵益文致开幕词。他指出,韬奋是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来的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之所以成为著名的政治家、编辑家、新闻记者,成为“出版事业模范”,绝不是偶然的。而爱国…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2005年7月24日,为纪念我国著名的出版家、新闻记者、政论家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由韬奋纪念馆、中国编辑学会、北京印刷学院、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等四家单位联合主办,上海市编辑学会、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协办,在韬奋先生的故乡江西召开了“韬奋出版思想研讨会”。与会人士指出,韬奋先生是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来的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之所以成为著名的政治家、编辑家、新闻记者,成为“出版事业模范”,绝不是偶然的。我们每一个从事出版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以韬奋为镜子,照一照自己,把爱国、爱民、正直、勤奋,与自己思想和工作…  相似文献   

11.
韬奋楼     
这幢雄伟壮丽的古楼,耸立在华东政法学院校园内。它建造于1897年,原为圣约翰大学的“怀施堂”。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邹韬奋同志于1919~1921年曾在这幢楼里学习。为了纪念邹韬奋同志,1951年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将“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这幢百年古楼曾一度失修,在十年动乱中又遭到严重破坏,就连“韬奋楼”三个字也被搞得无影无踪。现已修复。原司法部部长、华东政法学院第一任院长魏文伯同志重新题了“韬奋楼”三个字。邹韬奋同志与世长辞已40载,这座楼作为纪念文物,时刻激励着后人。  相似文献   

12.
今年9月9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届韬奋出版奖发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以韬奋为出版事业的模范”,是周恩来总理生前提出的。以韬奋的名字设奖,在全国是首次,是出版界的大奖,是出版工作者的最高荣誉。首届韬奋出版奖评奖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了10位获奖者。这10位同志长期从事出版工作,成绩显著,作为出版战线的模范,是当之无愧的。表彰他们,学习他们,对全国出版界的同行是一个鼓舞和鞭策。本刊简要介绍他们的工作成就,以求同广大出版工作者携手共进,使韬奋精神在出版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韬奋是出版事业的模范,是革命知识分子的典范.我小时候,在知道鲁迅名字的时候,就知道韬奋的名字.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大会上,韬奋作了讲演,只有一句话.  相似文献   

14.
一项受欢迎的工作为读者办理邮购服务,是我国进步出版事业的一个优良传统。韬奋先生1930年9月就在《生活》周刊社成立了“书报代办部”,为读者代购代寄图书报刊等。韬奋先生后来说“它可算是生活书店的胚胎”。1932年7月,生活书店成立以后,一直设有办理邮购服务的部门,非常重视邮购工作,对为读者服务和生活书店自身的发展壮大,起了相当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纪念邹韬奋同志对出版事业的卓越贡献,表彰和鼓励对出版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出版工作者,特设立韬奋出版奖。一、评奖标准。一般在出版岗位工作十年以上的同志,热爱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并在图书编辑出版、印刷和发行工作中,成就突出,对出版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经过推荐和评定,均可授予韬奋出版奖。二、评奖办法。  相似文献   

16.
在我面前摆着三册大红缎子封衬的“荣誉证书”:第一册,是中国青年出版社为表彰黄伊同志为我国青少年出版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而于1986年5月4日颁发给他的;第二册,是北京市总工会和北京市职工读书指导委员会,为黄伊同志在北京市职工“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辅导员,于  相似文献   

17.
邹韬奋的编辑生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韬奋(1895.11.5—1944.7.24),原名邹恩润,“韬奋”是他从1928年起经常使用的笔名,表示要韬光养晦,奋斗不懈的意思;祖籍江西余江县,生于福建延平,一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和革命救国事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著名的新闻记者和出版家、政论家。1944年,他不幸在上海病逝,延安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由周恩来、邓颖超、周扬等拟订并经毛泽东批阅的《纪念和追悼韬奋先生办法》,周恩来亲笔加上了“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的内容。当时的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一致确认先生是中国新民…  相似文献   

18.
邹韬奋先生是出版事业的模范,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今年是邹韬奋逝世60周年,明年是他诞辰110周年。在两年之交,本刊特请韬奋纪念馆拟订了《对韬奋,你知道多少》知识自测题。意在怀念韬奋,纪念韬奋,提醒今天的出版工作者不要忘记韬奋。自测题可复印,答卷请在2005年1月31日前寄本刊,对优秀者本刊将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报刊上最先辟设《小言论》专栏,要数由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邹韬奋主编的盛誉报坛的《生活》周刊。该刊于1926年10月由韬奋接任主编。从1927年9月25日即第2卷47期起,于首页辟设以《小言论》命名的言论专栏,并由韬奋亲自署名主持笔政,一以贯之。从创办之日直至1933年7月韬奋因名列国民党特务暗杀名单被迫出国流亡为止,经初步统计在6年不到的岁月中,共撰写刊发417篇小言论。按期刊出,从未间断。这些评论作品堪称我国新闻评论事业的瑰宝,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悉心学习、赏析和借鉴。正如著名老教育家,已故革命老前辈吴玉章所说:“近代中国文化界,在新闻事业、出版事业上,最有成绩、最有创造能力的要算邹韬奋同志。”邹韬奋同志生于1895年11月5日,1944年7日24日不幸病逝。今年11日5日是他94岁诞辰。这里,试选  相似文献   

20.
《出版科学》2004,(6):56-58
邹韬奋先生是出版事业的模范,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今年是邹韬奋逝世60周年,明年是他诞辰110周年。在两年之交,本刊特请韬奋纪念馆拟订了《对韬奋,你知道多少》知识自测题。意在怀念韬奋,纪念韬奋,提醒今天的出版工作不要忘记韬奋。自测题可复印,答卷请在2005年1月31日前寄本刊,对优秀本刊将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