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2010年全国宣传部长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要“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这一表述被媒体简称为“三善论”。“三善论”是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就执政党与媒体关系作出的新表述。  相似文献   

2.
主流媒体进军新兴媒体,是党中央适应媒体发展新形势、应对舆论格局新变化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这些年来,人民日报社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举。一方面,人民日报大幅度扩版,发行量稳步上升,报纸质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快速推进新兴媒体建设:奋力促进人民网  相似文献   

3.
官建文 《传媒》2015,(8):36-37
传统的媒体形式、传播格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没有大的变化,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兴起、普及之后,新的媒体形式、传播形态不断出现.当前,尽管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已各具特色,拥有各自的受众群体,但各方都存在很大变数,媒体形态、传播格局都尚未定型.未来会怎么样?媒体将向何处去?这是大家关注的.这里谈一点个人思考,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台湾媒体与大陆媒体最大的差异在于经营管理者不同,台湾媒体实行公司制,而大陆媒体绝大部分为政府管理,且坚持国家宣传工具的本质不变。多年来,即使媒体经营者不同、经营思路不同,海峡两岸的媒体同仁仍不约而同探索着相似的业务实践问题。分析台湾媒体现状,对比两岸传播差异,有助于大陆与台湾媒体同仁更好地厘清现状,共同提升自我传播实力。  相似文献   

5.
王清 《今传媒》2007,(4):48-48
日前,针对有人提出新闻媒体对各类案件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国华回应说,案件上升,跟记者没有关系.他们每天都会接到各个地方各个部门打来的电话,要求这个不报那个不报.这个不报那个不报并不是好的管理办法.张德江书记曾说过,要学会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  相似文献   

6.
1月4日,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新闻宣传管理部门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同时他还用"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①作为对各级党委、政府及新闻宣传管理部门与媒体打交道的具体要求.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作为时代发展对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新闻宣传管理部门提出的要求,其寓意十分深刻,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7.
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媒体的传播格局、传播方式和角色功能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大众传媒影响力定义及评估体系已不足以解释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准确把握媒体融合的深刻内涵和基本精神,对媒体融合带来的信息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传媒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变化进行深入探讨,对电视媒体及电视传播活动的全流程、全要素重新界定和定位,对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传播生态、传播规律、传播特点和产业发展模式进行重新归纳总结,全方位全要素进行能力培育和建设,电视媒体才能在媒体激烈竞争时代继续保持和发挥自己独特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黄俊华 《新闻界》2012,(5):31-33
媒体审判在发挥着监督价值的同时,也会干扰司法审判过程。越来越多的媒体审判事件出现,使得人们开始从媒体审判转向审判媒体,理性反思媒体引导公众舆论现象。正确处理媒体与司法的关系,要转变理念、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以及优化网络时代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电视媒体间走马灯般的定位战、独播战、选秀战、资源战等等,其实都是在同质化的竞争中促使行业的变革,不断创新才能引领行业标杆。不论是61号令还是电视剧限播令的出台,实质是在引领电视媒体行业经营走向品质化时代,由经营数量向经营质量的转变,由资源型媒体到价值型媒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杨丹 《今传媒》2004,(Z1):75
媒体素养指了解媒体自身如何运作,媒体的组织建构及其政治和经济上的各种微妙隐性关系,媒体如何架构现实等常识和规律,从而具有对媒体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思辨、解读,透视信息背后所隐含的媒体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给予正确地评估和选择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给人们一双明亮的眼睛,看清楚自己所处的媒体包围的世界,凭借自己的能力来去伪存真 。  国外的媒体教育普遍都是从娃娃抓起,目的在于让青少年从小就具有一定的媒体素养,成长为一个拥有“媒体智慧”的人。比如,美国的很多学校都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了媒体素养课程,一些培训…  相似文献   

11.
正这是一个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手机、互联网的兴起,极大改变了中国的传播生态。与传统纸质媒体"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方式不同,网络媒体实现了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交互传播。在新媒体的包围和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如何突围,已成为事关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纸质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加速融合化发展,成为传统纸质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移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的信息传播权仅仅由社会高等阶层的人们所掌握,现今的信息不仅可以由高等精英传播给社会大众,社会大众也可以进行信息的传播,自媒体时代到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媒体形式,它可以让社会大众都可以参与进来,发表自己对某个事件的观点或看法,这是一种社会化媒体和"个人媒体"的互补互动。本文通过对自媒体时代以及其中的社会化媒体和个人"媒体"的介绍,阐述自媒体时代社会化媒体与个人"媒体"之间的互补互动的重要性和改进措施,从而促进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3.
自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乔姆斯基教授发表《主流媒体何以成为主流》一文以来,主流媒体就一直是业界和学界广为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国也有不少媒体提出要打造主流媒体。但对于什么是主流媒体,主流媒体具有哪些特征,如何实现媒体的主流化等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至今仍是众说纷纭,未有一个能被广泛认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王晓芸 《新闻窗》2013,(4):75-76
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一个人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网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大众传播。面对这种以传播快速、随意性大、自我性强为突出特点的自媒体汹涌来袭的态势,使本处于信息传播中坚力量的传统媒体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积极应对挑战。城市电视台应该做到:坚守媒体责任,当好地方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5.
<正>未来的媒体应该是智媒体,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提供多方面、多层次、个性化、小众化信息服务。目前,智媒体产生的条件远未成熟,但从发展趋势、从部分媒体的努力来审视,可以说已经露出了些许端倪。例如断点阅读或浏览,用户在PC端或智能电视中看视频节目,之后从手机端接着看,点开视频后可立即从断点位置往下看。这是识别用户、记忆断点的一种能力,只是极初级的智能。还有如"今日头条",后台采用个性化的智能推荐机制,这可以视为智媒体的端倪。智媒体,需要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相结合。这需要用户让渡某些个人信息的使用权,个人信息的合理应用是智媒体的前提。未来的智媒体,最突出的一点是个性化服务,每个人、每一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基于受众主体地位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互动开展变得越来越频繁,并且开始在新闻议题、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互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互动过程中,受众开始参与到信息传播中,对信息传播产生了影响,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就自媒体与主流媒体的互动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竞争无处不在,新闻传媒之间的竞争在未来的市场氛围中尤为激烈,而近几年各地媒体数量增多,竞争白热化,如何从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恐怕是诸多媒体考虑的问题。增强媒体竞争力的手段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受众、媒体本身、以及媒体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下三种增强媒体竞争力的运营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宋爽 《新闻世界》2014,(8):296-297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受众对信息需求的增加,媒体对社会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宽,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在司法报道领域中却出现了媒体审判这一异化现象。如何规避这一现象对于媒体自身发展和司法公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要避免出现这一现象,需要立法、司法、受众等各方面的努力。本文主要从媒体方面进行探讨:媒体应该加强自律,既能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同时要能做到"不在其位则不谋其政"。  相似文献   

19.
一、媒体联动及其内容和形式所谓媒体联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媒体之间(既包括不同介质的媒体,也包括同一介质的媒体)以一定的方式进行信息互助和信息交流的现象。媒体联动从内容上来看既表现在媒体之间为了进行某一主题的新闻报道而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以形成传媒的合力,也表现在媒体之间为完成某一文化主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5,(13):47-52
本文通过基于内容导向的媒体平台战略与基于内容聚合、用户关系为导向的平台型媒体战略,来探讨移动互联网逻辑下媒体转型的进路。内容传播平台的搭建是是媒体发展的传统策略。在"用户+入口+场景"的移动互联网逻辑下,平台型媒体战略以其开放性、聚合性代表了媒体发展的方向。以内容生产见长的传统媒体,可以针对"短板"借力优势平台型媒体,以合作促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