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比较是一种思维方法,它能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概念,牢固地掌握概念。我在教学“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时,就先后三次运用了比较方法。教师出示6个分数(有意识地把它们分成两组,见下面板书),让学生把它们分别化成小数(不能整除的保留三位小数)。为下面的比较提供了“背景”材料。(板书如下) 第一次比较: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左边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而右边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有什么规律吗?就在学生发现了问题却不能解决时,我及时指导学生比较两组分数的分子:分数的分子相同,但有的能化成有限小数,而有的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说明一个分数能否化  相似文献   

2.
一位老师教学通分时,课堂上有学生小声议论:“为什么一定要化成同分母分散,化成同分子分数不也能比较大小吗?”这位老师听到后未置可否,让学生齐读: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意思是加深学生的印象,通分就是这样的要求。当然,这也是处理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但我觉得,学生议论这个问题,是学生学习通分中想不通的一个“疙瘩”,抓住这个时机,帮学生解开这个“疙瘩”,有助于学生把学习深入下去。我想,不妨让学生将例题3/4和5/6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15/20和15/18,做一番比较,然后向学生提出:15/20的分  相似文献   

3.
活动内容 :研究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探究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规律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把 23 、 56 、 415、 518 化成小数。导言 :当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含有2、5以外的质因数 ,这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得到的是一个循环小数。循环小数能否化成分数呢?这节活动课我们就研究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二、活动教学。(一)、把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1 学生例举纯循环小数 :2 任选几个研究对象 :…  相似文献   

4.
教师出示1/2+0.1=?让学生探究,学生得出两种方法: A:把小数化成分数解答:1/2+0.1=1/2+1/10=6/10=3/5 B:把分数化成小数解答:1/2+0.1=0.5+0.1=0.6 在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时,学生的意见发生了分歧。赞成B的同学认为无需通分,计算方便;赞成A的同学认为尽管烦了点,却能避免有  相似文献   

5.
在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教学中,适当地指导学生多掌握一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现介绍如下: 1.分子扩倍法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然后比较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就大。例比较2/125和3/38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题目]除了通分以外,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比较4/7和5/11的大小吗? 方法一: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4/7和5/11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分子相同的分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正>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并理解其中的规律?可以采用以下教学过程。一、方法讨论,扩大思维空间1.出示以下三个分数,要求学生把它们化成小数。  相似文献   

8.
解题思路奇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学》第十册第101页第9题 :做同一种零件 ,王师傅2小时做15个 ,李师傅3小时做20个。谁做得快一些?(化成带分数再比较)教学时全班60余名学生的解法几乎如出一辙 :15÷2=7(个) ,20÷3=6 (个) ,因为 7 >6 ,所以王师傅做得快一些。咎其原因 ,属学生刚刚学过分数大小的比较和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题目又要求“化成带分数再比较”。我没有就此罢休 ,而是把题目的附加条件去掉 ,使其变为一道“开放题” ,给学生提供宽松的探讨环境 ,允许学生合作讨论 ,课堂气氛骤然热烈起来…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都知道分数能化成循环小数,那么循环小数能否化成分数呢? 循环小数是可以化成分数的。循环小数有纯循环小数与混循环小数之分,它们化成分数的方法也是不相同的。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取一个循环节的数作分子,取若干个9组成的数作分母,9的个数和循环节的位数相同。例如把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数学第八册87页例3:把3╱4、7╱(25)、1╱3、7╱(22)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其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把分数化成小数;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判断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判断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一、优化例题 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对照教学目标,将例3改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遇到分子不同的情况,学生可否化成相同的分子来比较?这种做法是通分吗?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比较3/5和4/9的大小,有下面几种方法。方法一:画图比较。3/5>4/9方法二:把这两个分数与1/2作比较。因为3/5>1/2,4/9<1/2,所以3/5>4/9。  相似文献   

12.
教学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时,要善于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以培养学生灵活、合理的解题能力。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如:比较9/(10)和8/9两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除了用化小数法(把两个分数分别化成小数进行比较)、化分子相同法(把两个分数的分子化为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化分母相同法(把两个分数的分母化为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以外,还可用以下方法进行比较。 1.交叉相乘法。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分别做被乘数,与分母交叉相乘,哪个分子与分母相乘的积大,那个分数就大。即9×9=81 8×10=80 ∵81>80 ∴9/(10)>8/9(此法实质是化分母相同法)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都会比较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两个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 例:比较5/6和3/4的大小? 1、一般方法:用通分的方法把异分母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与设想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已引起广大同行的普遍关注。本人想以《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特征》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促进学习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特征》一课,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分三步走:⑴把最简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⑵观察并概括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照本宣科的教学,往往使学生思想僵化。让学生“跳一跳去摘果子”的教学,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一题多变,是进行这种类型教学的一下重要方式。 一、式题教学中的一题多变 比如这样一道分数、小数混合四则运算题:3 3/4-0.83 1 2/5,由于题中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因而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比较方便。但若把式中数据略作变动,使之成为:3 3/4-0.83 1 1/4,或者3 3/4-  相似文献   

16.
对于底数、真数都不相同的对数,要比较它们的大小问题,不少资料上介绍了多种方法,但其解答过程都比较复杂、繁琐.本给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变换底数为分数一放缩变换化成同分母→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分数能化为有限小数,则将分数化为小数后运算一般是比较简便的。因此,注意指导学生准确、迅速地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有益的。我的做法是: 一、帮助学生弄清:分母是100以内的分数,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要看分母是否只含有质因数2或5。由于在小学数学里出现的分数,绝大多数的分母都在100以内,所以,我首先帮助学生弄清,分母是100以内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种种情况。主要使学生明确,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只含有质因数2的有:2,4,8,16,32,  相似文献   

18.
教学开始,教师让学生完成下面三个问题:①把0.5 4.7 0.83化成分数;②把1/4 1/7 3/83/(20)四个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化成小数;③口算:0.5+0.43 1/4+1/2 1.25-0.45 1/3-1/5。然后出示一组式题:0.5+4/5 1(1/2)+0.3 3(1/4)-0.45 6.1 5+37/(10)。引导学生将这组式题与上面的口算题作比较,找出异同,并概括导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分数、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运算。接着,教师分五个步骤组织教学过程。 1.自学启思。教师要学生带着下面思考提纲自学  相似文献   

19.
“分数化成小数”这一内容的教学,传统的教法就是教师直接让学生把规定的一些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然后就非常顺畅地得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接着就是大量的判断练习。在这一过程中,“为什么只对分母分解质因数?为什么分母中只含有2和5质因数的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与十进分数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学生课前一无所知,课后也不知其所以然。显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未完全发挥,更谈不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目标的达成。为此,笔者尝试在教学中改变这一状况。犤教学片断一犦在学生…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一课时,需要引导学生将异分母分数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即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有的老师认为:“一定要以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有的老师指出:“只要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这个过程就叫作通分。公分母不一定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因此,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来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