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江批评一些记者不“记”的现象。杜江说,记者本来就是记录新闻事实的。有的记者搞采访一来就要现成的简报或材料,特别是有时开会发言者还没有讲话,记者拿了讲稿就走,不听也不记,结果发言者对讲稿有修改甚至根本没按讲稿讲,这样往往就造成新闻事实的不准确。杜江还  相似文献   

2.
据《精神文明报》消息: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江日前批评~些记者不“记”的现象,要求强化新闻事业道德建设。杜江在近日召开的四川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结束时对记者们说,现在社会上干部群众对绝大多数新闻记者的思想作风、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肯定和满意的。但也应看到存在的不足,例如一些记者不“记”的现象,就是很值得新闻界警觉和重视的一个问题。杜江说,记者本来就是记录新闻事实的,记者不“记”还当什么记者。有的记者搞采访,一来就要现成的简报或材料,特别是有时开会.发言者还没讲话,记者拿了讲稿就走,不…  相似文献   

3.
一位记者同志告诉我,有一次他访问一位基层干部,请他谈一件事情。开头,这位基层干部谈得兴致勃勃,可是后来呢,他越谈越没有兴味了,最后竟然是应付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原来他是嫌记者光听不记。在他看来,记者不记,就是不听,自己说了也没用。还有一位同志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党委召开的布置中心工作的会议上,有位记者去参加了,可是在会上他光听不记,这使参加会议的人感到诧异,使主持会议的同志也感到有点不满意。可见,在社会上,记者的“记”,被人们看作是  相似文献   

4.
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竞与一个时髦的词挂上了钩——“娱记”。我这个文化记者,突然被人称作“娱记”,还真有些不习惯。其实,“娱记”最早是对香港文化记者的称呼,比起人家,我这个“娱记”可要大大地打个折扣。且不说人家为了追问吴绮丽肚中“龙种”归属,伴着成龙大哥日本、新加坡地飞来飞去,最终逼得他在飞机场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还不提郑伊健抛却8年恋情,爱上了玉女梁咏琪,众“娱记”坚守在“伊面”的住所,把两位偷情的明星堵个正着,导致两人恋情大曝光;  相似文献   

5.
纪平 《新闻前哨》2011,(6):104-104
《中国顶级记者成功密码》(《中国记者》陈芳、陈国权著;新华出版社出版)做记者也是个技术活,光有热情,缺乏技巧,仍然无法实现记者兼济天下的抱负。新闻采访报道看似简单,"不就是问一问、记一记、写一写嘛。"实则比较复杂,其中包含的复杂因素很多,  相似文献   

6.
自1997年香港回归直播中加入记者元素后,出镜记者的职业素养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2002年北京广播学院开办了第一期"出镜记者"培训班,为2008年奥运会培养优秀的出镜记者,培训期还没结束,这一批出镜记者就被北京电视台全部预定,可见当前对体育出镜记  相似文献   

7.
现场采访,是体育记者经常采用的一种采访形式。特别是在举行体育竞赛的时候,如果体育记者不亲临现场,而靠事后采访,写出来的稿件就很难生动、具体,而且还不易做到准确。比如体育记者不去观看足球赛,那你怎么能够把当时的精彩射门镜头和全场观众的热烈气氛写得确切逼真呢?体育记者的现场采访不外看、听、记、想、问几个方面,现在我分别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华北石油报在6月20日老早就把油田会议室打扫一新,准备召开“王振江新闻作品研讨会”。王振江何许人也?他是华北石油报的一位记者。他的稿件经常登在石油报的头版头条,在华北油田是一位作品多、影响大的记者。这次个人作品研讨会还请了河北省记协负责同志和省新闻出版署的资深审读员﹑  相似文献   

9.
讲政治抓管理促发展──记中宣部、广电部省级电视台台长研讨班本刊记者5月6日至9日,中宣部和广电部联合举办了以提高新闻宣传水平,为两件大事创造良好舆论氛围为主题的省级电台电视台台长研讨班。60余名省台负责同志根据今年新闻宣传的总体思路,总结和探讨了在经...  相似文献   

10.
记者记什么     
心中记读者,笔下记所需;心中记问题。笔下记答案;心中记昨日,笔下记今天;心中记愿景,笔下记新步。四对“记”,真善美在其中,新闻规律也在其中,、记者,只有知道这么记,敢于这么记,善于这么记,才无愧于这一职业。40年来,我就这么记着。从一个没有任何官方“背景”的农民,“记”成了高级记者。  相似文献   

11.
近来报上常有“娱记”一词出现。何谓“娱记”?大约是娱乐记者的简称。依此类推,跑工业的记者可简称“工记”,跑农业的当然应简称“田记”;男记者为“男记”,女记者则可称“女  相似文献   

12.
安民 《出版广角》2011,(3):40-42
记者(以下简称记):安民老师,您好久没有给我们写文章了。安民(以下简称安):谢谢你们还记得我,不过我已经不写出版专业的文章了。原先我的主要精力是写财经文章,现在财经类文章也已经写得少了。记:2011年杂志改版,我们都希望看到你的文章,特别是关于出版热点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20,(12):F0002-F000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青年记者"为疫情信息传播研究而专设的栏目"青记观察"推出了80期,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大力支持和欢迎。今年,《青年记者》杂志将加大对"青年记者"微信公众号的打造,除了"青记独家"将继续对杂志刊发的优秀稿件进行摘登外,还将推出全新栏目——"青记观察":不再局限于对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观察和研究,刊登更多对不同热点传播现象的观察性、分析性文章.  相似文献   

14.
读罢《县长受罚记》(见陕西日报1992年1月8日第1版),感到这是陕报近年来写得较成功的一篇现场短新闻。到实际生活中去,到火热的现场去,采写冒着活鲜味的材料,抒发热腾腾还未凉下来的现场景象,这是近几年来新闻改革中出现的新气象。目前,现场新闻这一报道形式渐渐多起来,并不乏上乘之作,记者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愿意写到主动写,使报纸有了生机和活力。《县长受罚记》的出现,也给陕西日报增了色,添了彩。现场新闻,是记者和通讯员深入现场采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更正     
本刊2011年第1期第8页倒数第一段第5行《青年记着》应为《青年记者》。第9页第二段第6行记着的道德焦虑还来自角色冲突中的记着,应为记者。第9页第二段第10行,包团取暖应为抱团取暖。第9页第三段第5行,只依靠道德要求和行政主管部门,都不过是‘沸沸扬扬'中的沸沸扬扬应为扬汤止沸。  相似文献   

16.
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手。可见新闻敏感对于记者多么重要。笔者认为构成记者最核心的职业素养就是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三年三月底恢复了记者工作。分配工作以前,为不干别的,能再当上记者,我打了保票:“可试用六个月,如不合格可退回。”我明知道不合格,也退不回来的,才敢这么说。这是看准了才吹牛。为什么“死乞白赖”要当记者? 当然,有种最简单不过的愿望:要享受一下失而复得的快乐。此外还有一种心情:与世隔绝了那么久,急于想看看世界。要得到这种满足,干什么也不如当记  相似文献   

18.
《陕西日报》1月12日二版发表了屈良的《记者赔钱记》,读罢不由叫好起来。说它好,首先当说这篇新闻角度新颖。它由一个不相识者打来电话要求记者赔钱引起,十分引人,大有不看究竟难以罢休之感。说它好,还在它的真实。这篇新闻不仅反映了群众对党报的信任和感激(刊登了介绍灞桥区中医医院的报道),而且指出了报纸新闻缺少必要详细地址给读者带来的不便(使患者东跑西问,多花了43元钱的车费),这样客观实在,不回避矛盾和缺点,实是一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新闻记者中确有不重视积累资料的。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浏览过的报纸乱扔一气;用过的材料往纸篓一塞;记完了的采访本随手丢弃;除了采访写稿不做任何搜集资料的工作;就连自己辛勤采写的稿件被报刊采用后也不屑一顾,来日评职称需要“代表作”时,还得到资料室、图书馆去查。有的干了二三十年记者,还是片纸不存,“家底”很穷。他们甚至瞧不起喜欢积累资料的人,认为这是抄抄摘摘,多此一举,没有出息。这些同志全然不了解记者积累资料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记好采访笔记是记者、通讯员的一门重要技术。怎么记?记什么? 一、记“眼见”要注意抓特征。 二、记“耳闻”要注意抓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