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文化传承者身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略显混乱的传播环境下,在新闻工作者的身份认同被某些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播音主持工作者有意无意淡化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旗帜鲜明地对电视语言传播的主体——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出更高的要求:文化传承者的身份认同。对文化传承工作而言,电视媒体强大的影响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将文化的精髓在最大的空间里发扬光大,使之深入人心,也会将因文化积累不足、文化修养不高而造成的疏忽及错误以几何级数迅速放大,造成无法弥补的恶劣后果。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将电视传媒上升到文化层面上的时候,电视传媒也不单单是一种传媒的工具,它还有其更为重要的职能即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提倡的电视传媒应该是这样的传媒:它立足于电视台.放眼全社会,通过电视媒介的手段,来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创造健康的文化氛围,诱导丰富多彩的生活时尚,制造文化消费的热点和兴奋点。与其他文化传媒形成良性的互动配合。共同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陈芳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220-221
和谐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呼唤电视工作者的智慧和作为,电视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为建设和谐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有所作为,本文试图从电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引领作用、亲和力量、传承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电视工作者在构建和谐文化中如何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把握.  相似文献   

4.
电视基于拓展自身传播力、影响力以及文化传承的考虑,在电视文本的编制和传播过程中为其粉丝建构多元参与和表达空间,满足了粉丝诸多媒介使用意愿。通过建构文化发展空间,助力粉丝创造性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建构普通人价值展示空间,凸显粉丝个体社会价值;通过建构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空间,培育粉丝扎根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5.
在方言渐进消亡的背景下,方言的活态传承成为了当务之急,而电视方言节目的出现是方言活态传承的积极实践.电视方言节目是大众语言生活现实的反映,也在积极建构方言传承的动态文化场.电视方言节目赋予方言社会地位、构建方言的社会示范、激发民众的方言保护意识、构建多语言的媒介空间,是方言的活态传承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6.
学者因为亮相《百家讲坛》节目而名满天下,学者所诠释的文化经典也成了社会话题,这背后的理论信息是,电视有其独特的叙事法则。《百家讲坛》的实践表明,历史上的经典文本要服务于当下和未来,故事形式有其正当性。本文认为,电视讲座类节目不同于一般个体的学术活动,集体性的运作过程已把文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有效传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它未必导致传统文化的虚无化,相反,文化精英借助电视媒体,可扩大社会影响,推动社会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电视借助文化精英,可实现栏目的品牌化运作,完成文化权威身份的塑造;将传统文化的故事讲精彩,历史理性中的合理部分必然更广泛地作用于国人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7.
崔小娟 《传媒》2018,(12):60-61
电视公益广告是以提高公众社会生活福利待遇或倡导健康文明社会风尚为目的,以电视为投放媒介而制作的广告,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是具有社会效益、现实主题和号召性的电视广告.央视春晚插播的公益广告,以团圆过年为主题进行叙事,讲述了中国千万家庭的暖心故事,体现了社会大众对年俗文化的认同,已经成为春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央视春晚电视公益广告《家国兴旺》《中国印·中国节》《家香·家乡》等,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喜气洋洋、温暖祥和的年俗氛围,为传承中华民族年俗文化、团结各族人民群众、营造欢乐和谐的社会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阿尔杜塞派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电视批评理论着眼于文本分析 ,认为文本中包含了社会再现系统。它使媒介批评走出了文化主义的阈限 ,从社会结构及其表现系统来看待电视的内结构和外结构 ,将电视文化由一般文本扩大到社会文本。从社会文本结构来研究电视 ,无论就研究视野还是研究方法 ,其影响是巨大的 ,它促成电视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两种范式的融合 ,为电视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电视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响,人们已有感受,它在天天同亿万人民的联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生活方式。电视以它特有的渗透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作用于人的心理和行为,因而产生了“电视文化”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0.
郑骋 《东南传播》2021,(6):87-90
文章通过集体记忆理论,阐释了传统节庆与依托节庆开展的烟花火龙的关系以及内在逻辑,春节是文化记忆和传承国家级非遗乔林烟花火龙的重要栽体.以国家级非遗乔林烟花火龙民俗为例,阐述了在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春节开展烟花火龙民俗活动对非遗传承的影响因素.推动节庆和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从烧龙——村落塑造的集体记忆;春节——烧龙活态传承的载体;非遗——节庆保育和文化的传承;节庆——赋予非遗社会文化功能4个方面探讨如何借助节庆优化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模式,以此为其他在节庆举行的非遗活动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当代文化发展变化的基本格局为参照,探讨电视晚会在当代文化中的主要功能,电视晚会的形态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本文的基本观点是,电视晚会是当代文化运动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当代文化在社会生活市场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中的多元化转型的新状态;因为它的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必然具有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属性和发展趋势;因此,怎样更深入地实现电视晚会的文化功能,使之在适应社会、文化市场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前提下,为促进当代文化在精神建设和民族性发展中发挥作用,这是当前电视晚会面临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王强 《东南传播》2022,(11):118-120
电视戏曲节目将我国传统优秀戏曲艺术与电视媒介有机融合,形成了富含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视听文本,其文本为众多戏迷票友设立了进行艺术展演的空间,充分满足了他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和传承的决心。本文以集体记忆理论为依托,阐释了集体记忆建构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在关系。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价值维度、艺术维度和认同维度,对《模唱大师秀》节目文本进行观察分析,揭示出电视戏曲节目建构集体记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吉强 《新闻传播》2012,(4):161-162
电视媒介作为一种大众化媒介,固然有其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社会功能,但不能否认的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无疑也是电视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而电视艺术片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形态在美学价值的探求、文化价值的开拓等方面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刘郎作为电视艺术片方面卓有建树的创作者,以其充满哲思的独特视角、充满才情的表述方式,创作出了一大批张扬写意、注重情采的电视艺术作品,本文试图以刘郎的电视艺术作品《西藏的诱惑》为例,从作品的整体风格、视听语言的具体运用等方面对其电视艺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月4日,北京电视台科教节目中心诞生了一档文化讲坛栏目——《中华文明大讲堂》。它以传承中华文明为自觉使命,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发展,在栏目定位、选题策划、传播内容、表达方式等多方面独具一格,制作不断精化,同时传达中华文明中蕴涵的先进价值观,吸引了观众的持续关注。截至目前,栏目已经成功策划并播出了六个系列讲座。根据讲稿整理出版的书籍问世后大受欢迎,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化品牌。文化类电视讲坛的新生力量《中华文明大讲堂》茁壮成长并稳步提升,是诸多要素合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网络与网络舆论正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的转型。从媒介发展的角度看,印刷时代强调文化的传承性,电视时代彰显文化的丰富性,网络时代则突出了社会成员的个性价值,成就了人们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电视自诞生之日就逐渐成为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已成为引领大众文化的舵手.但是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自媒体时代,电视的传媒地位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当下电视为了争夺受众群,不惜将大众文化简单解构为媚俗、审丑,猎奇的内容刺激着受众的感官.这无疑对大众文化上产成了“负能量”上的消极影响.本文以《一声所爱·大地飞歌》节目为例,从电视文化传播对大众文化塑造与传承视角出发,探讨电视怎样发挥社会文化传播的“正能量”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化记忆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是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因素。大众传媒以独特的方式对文化进行提取,成为传承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凸显了在当今媒介商业化背景之下,电视媒介通过唤起文化记忆,达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应双赢的传播效果。本文从文化记忆角度对媒体使命予以关照,探讨了电视文化传播的人文价值取向、对文化的维系和构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三种策略。  相似文献   

18.
阴程敏 《声屏世界》2014,(11):25-26
<正>今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广电系统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经验,积极开办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节目。各地卫视纷纷跟进,推出了一批收视和社会反响皆优的原创文化电视节目,在运用电视形式传承传播传统文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黄甜田  孙韫茹 《今传媒》2012,(8):100-101
本文主要通过对近期来电视相亲类节目的大热特热现象,其背后折射出以电视为媒,为青年男女搭鹊桥,体现出个体的多元价值观——爱情的影子;社会热点的大融合——时代的镜子,因此演化出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引发全民思考与内省。  相似文献   

20.
秦维清 《声屏世界》2000,(12):19-20
电视文化纪录片是用电视手段.对重大历史的和现实的文化事件、文化现象以及文化人物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的展示、回顾、审视和观照。透过文化的表面现象.深入地开掘出它的文化内涵、文化品格和文化价值。它不但要具备应有的告知、愉悦的审美价值,而且要具备精神传承价值和文献存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