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钓友朋友们好!我是一名来自西班牙里昂的钓友,叫安得里·阿瓦雷:我对休闲钓一往情深,同时也同所有的钓友一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通过一位中国朋友,我知道了中国的《钓鱼》杂志、所以我特意撰写了这篇文章,希望与中国的钓友共同分享垂钓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钓鱼有时候还真是讲究运气的。天气预报说2019年2月13日这天,我们这里是大晴天,有三四级东南风,气温能达到十四五摄氏度。这样的好天气,我估计村里的那几个钓友肯定按捺不住去户外钓鱼。果然,早上六七点钟,我就看到有钓友骑上电动车带着渔具出发了。我问一位钓友到哪里去钓鱼,他说要到10几里外的那条大河去钓鱼;还有两位选择了离我家有两里路的一条大沟去钓鱼。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位钓鱼迷,平时由于工作忙,很少有钓鱼的机会。今年“五一”节放长假,5月7日天气多云转晴,北风3-4级,气温14~23℃,我和钓友衣龙祥、林少鹏相约,骑摩托车到奄里水库一过钓瘾。  相似文献   

4.
孙周 《垂钓》2008,8(9):58-58
听说公司旁边的公园里上大鲢鳙了,苦于没有时间去感受一下。6月5日,公司里事情不多,我就忙中偷闲带着钓具赶到了公园。湖边已经有不少熟悉的钓友,我在他们旁边选择了一个钓位,开了一包广谱鱼饵和东峻鲫鱼饵合成的搓饵,钓了起来。钓位周围有树,有灌木丛,活动范围很小。  相似文献   

5.
当你浏览《中国钓鱼》杂志时,你会发现,自创刊以来几乎期期都有一个名字和他的文章;当你观看电视钓鱼节目时,你会常常看到一位鹤发童颜、声音洪亮的钓翁为观众讲解垂钓之道和解答钓鱼疑难;当你漫步在水边时,你也许会遇到一位身板硬朗、精神矍铄的老者或持竿垂钓,或与钓友侃侃交谈。此人便是京城钓界乃至全国钓界颇具名气的谭佛航老先生。  相似文献   

6.
去年秋天,一位钓技不错的钓友参加单位里举办的钓鱼比赛时名落孙山,而头一次钓鱼的一位女同胞却获得了冠军。钓友无奈地对我说:“看来钓鱼比赛完全是碰运气啊!”我询问了比赛经过,对他说:“运气不能说一点没有,但不尽然,我介绍你一些方法,下次有机会参赛时你可以试试看。”今年春天,他兴冲冲地来找我,说:“你的方法还真管用,这次系统里举行钓鱼比赛,我得了第二名!”我听了也很高兴。我告诉这位钓友的是些什么方法呢?我不妨在这里披露,供钓鱼爱好者参赛时参考。一、投窝要足。钓鱼比赛规则规定,参赛者不能随意选择钓位,一般是用“抓阄”来定钓位的。你的钓位不一定理想。不论钓位理想与否,要想方设法将鱼引到你的钓位上  相似文献   

7.
妙对怪口鱼     
张洪波 《钓鱼》2006,(17):36-36
7月29日11时,我与王钓友同车去到京沪高速沂河段钓鱼。到了南岸老钓场,发现水边空无一人,有两位老者正推着车回去,打听后得知:他俩钓了三、四个小时,居然无一收获。当日多云转阴,气温24 ̄33℃,偏南风2 ̄3级,在有流水的河道钓不上鱼真令人纳闷。我们另僻蹊径,看北岸有钓者正在挥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件垂钓中遇到的真事,绝无半点虚构。2005年秋,正是钓鱼的大好时光。这一天,五六位钓友同在湖畔垂钓,笔者赶到时,只有一空着的钓位,便站下来观察水情。还没坐下来,旁边一位中年钓者就说话了,说这钓位是他占的,不准坐。我说你一人总不能占两个钓位吧!我们就争吵起来,其他钓友也帮我说话。坐在这样的人旁边钓鱼也不愉快,我就挪开了另找钓位。这时又有一位钓友前来,又和中年人吵了起来,也是为钓位的事,也是避其霸气挪开了。  相似文献   

9.
大豆香饵     
我非常喜欢钓鱼,我和钓友们每次钓鱼都是使用自己制作的鱼饵。我们制作鱼饵的原料就是大豆、玉米和少量的白糖,因为用这三种原料制作的鱼饵又甜又香,故此我习惯的叫它大豆香饵。关于大豆香饵的来历,是我和钓友们在一次垂钓中从别人那里学来的。1991年7月中旬的一天,我和钓友们在长春市东郊拉拉屯一家鱼塘钓鱼。该鱼塘不大,水肥,鱼不爱咬钩,但是和我相隔咫尺同塘垂钓的一位老者却频频上鱼。千克重的鲤鱼一会一条地被钓出水面。老人家用的何种“武器”?威力如此之大,真叫人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夕阳西下快收竿时,我起身慢步向老人家走去,同来的…  相似文献   

10.
范精华 《钓鱼》2008,(1):42-42
30年前,笔者还是一个只会拿着竹竿钓虾子的少年。对钓技高超的人十分钦佩。一个夏末的黄昏,曾目睹了一位老者钓白鲦鱼的神奇一幕。现在回想起来都饶有兴味,不妨写下来以飨各位钓友,也许还能给人以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1.
我 是贵刊多年的忠实读者,也是 垂钓爱好者,钓鱼虽是一项不受年龄限制的健身运动,但对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在冬季外出钓鱼应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尤其是寒流到来之时外出钓鱼,易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甚至发生猝死。前年12月上旬我院遇到一位70高龄钓者,他与钓友结伴下乡钓鱼,钓至中午1时左右,其他钓友的战绩尚可,惟独这位老者无鱼咬钩,加之一足落水,心情懊丧,在收捡钓具准备返城时摔倒于鱼塘边,死于来院途中,临床诊…  相似文献   

12.
张仲斌 《钓鱼》2004,(15):40-40
在我的钓友中,有一位非常受大家尊重的钓友,他钓技精练,动作麻利有序,每次出钓都小有收获,而且无论是钓德还是人品都让人心服口服,他就是失去右臂的郑志良先生。  相似文献   

13.
倪清华 《收藏》2007,(3):114-114
一日,藏友告知他那儿有人售书,匆匆赶去,见一对老年夫妇从包里小心翼翼取出几套书,其中就有这套《延古楼增订世事通考全书》,问价,老者说自己不懂,叫我开价,我开价200元,不料老者起身抱书就走。  相似文献   

14.
本人《谁和我换书》一文在去年《中国钓鱼》第7期发表后,得到全国各地钓友的帮助,先后有北京、上海、南京、石家庄、三门峡、沈阳、哈尔滨、淮北、景德镇、秦皇岛、青岛、本溪、山东博兴、安徽全椒等14市(县)的17位钓友经《中国钓鱼》杂志给我写来热情洋溢的信,有的寄来了我所需要的杂志,有的寄来了复印件。有的提供了信息,让我感激不尽。 石家庄钓友王立林把他获奖的创刊号寄给了我,不久后他的女儿还打电话询问我收到没有;本溪钓友党凌、沈阳钓友王中惠给我寄来1996年第4期,王钓友还留下手机号,约我去做客;全椒县钓…  相似文献   

15.
锡纸钓鲅鱼     
《中国钓鱼》第四期刊出顾岳刚和毛喜良钓友的《蓬莱海边钓鲅鱼》一文,所及钓鲅技法甚佳。这里想补充两点,与二位钓友磋商、探讨。 其一,鱼类有较强的嗅觉,钓淡水鱼就是利用这一特点诱鱼咬饵上钩的。但对于以食用荤食活饵的海水鱼来讲,“活”是第一位的。饵只要是“活”的鱼没有闻到气味也会很快冲过去抢食。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还不知什么味就吞到肚子里去了。根据这一特点,我和我的钓友们在钓鲅季节,除了顾、毛二位钓友提及的用小白鳞鱼做饵外,大多还用香烟盒里的锡纸剪成小鱼状或干脆剪成一个小纸条,用线或胶绑粘在钩上。…  相似文献   

16.
呙江 《钓鱼》2005,(13):53-53
2005年,台北五福渔具(东莞)推出了一款“至尊”品牌的3#、5#、7#、9#(12尺~18尺)系列钓竿,受到国内不少钓友的青睐。但也有不少钓友对此系列竿不是很了解,作为其中的一位设计者,我有责任向关心和喜爱五福产品的钓友介绍该系列竿的几点特性。  相似文献   

17.
重钓启示录     
张兰舸 《钓鱼》2004,(5):57-57
四五年前的一天,笔者与另外两位钓友同去一家鱼塘垂钓。问了价格后,我们便分头选择钓位下钩。此塘鱼咬钩还算可以,钓了两个多小时,我已钓上约5干克混合鱼。于是,我提议收竿。到塘主小屋前过秤时,塘主发现我的两位钓友中的一位仅拎着不足2千克的鱼.便要看看钓鱼包。我说:“你不能翻人家东西,这样做是违法的。”塘主说.“要是翻不出来,今天你们钓的鱼我分文不要。”我的那位钓友见势不妙,主动拉开鱼包取出了私藏的鱼。见此情景,弄得我和另外一位钓友尴尬之极,连忙向塘主道歉。  相似文献   

18.
陈佑保 《中国钓鱼》2007,(10):45-45
以往,我总是带着很多饵料上钓场,生怕料带少了钓不到人家那么多的鱼,怪可惜的。可是,总是有那么多料剩下来,便往鱼塘里倒。有一次,我参加集体钓鱼活动,刚刚落位,就有好几位钓友三下五除二下了海竿。我就很奇怪,我连料都没有拌好,难道他们有三头六臂,那么快就下竿了?问他们,他们说是用上次剩余的料。我这才恍然大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去年7月31日下午3时40分左右,我与钓友周天波驾车到达余姚四明湖水库时,那里已有黄利江等六七位钓友在垂钓,而且钓友阿勇已有一条二十多千克的大青鱼入护。由于钓位比较挤,我和周天波决定划小船到对面的小山坡。  相似文献   

20.
杜新财  陶世君 《垂钓》2009,(1):77-79
很多钓友现在都喜欢在海上玩船钓,但受经济与安全等多重因素影响,远海船钓并不适合工薪阶层及中老年钓友参与。如果你确实钓瘾难耐,又不想掏空口袋冒风险,那我建议你乘一叶小舟钓筏地,这是非常实惠的选择。结合大连地区主要垂钓对象鱼及食性,笔者在这里谈一些船钓筏地的钓具装备及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