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拙政园     
离开木渎古镇,我们来到拙政园。 拙政园,号称苏州园林集大成者,于199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拙政”是由他的主人王献臣所起,因为自己官场失意,无奈只好买下几十亩土地.闲时浇花种菜玩玩开心农场安养晚年。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他于一九七九年,八十五岁高龄的时候,写成这篇文章。原题是《拙政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现在的题目是选入课本时编者改的。这篇文章不能说没有抒情,但抒情成份很少。编者把题目改为《苏州园林》列入说明文的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科学的,准确的。 这篇文章不是导游性文章,也不同于就一处园林谈苏州园林特点的文章,而是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概括苏州所有园林的特点。这篇文章的突出的特点是:语言文字简洁,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苏州园林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苏州园林》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苏州园林,“多方胜景,咫尺山林”,处处呈现出诗情画意,充满着人文思想。这种山水画意式的园林,“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及留园,都是园林中精品极品,处处体现着中国江南第宅园林的独有特色。今天,我们来学习苏州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说明文《苏州园林》,看看他笔下的苏州园林呈现出什 么样的特征。   (王大荣通…  相似文献   

4.
崔建红 《语文知识》2016,(21):65-67
《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文艺性说明文。叶圣陶先生从"游览者"的角度写苏州园林,用"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家乡园林的共同特点。如果读者要从文字层面了解苏州园林,那么,这篇课文就是一把钥匙,借助它读者可以较好地领略苏州园林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相似文献   

5.
引言式导入 即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直接引导学生 进入课文。这种导入法运用最为广泛,大多数说明文都可运用。不妨就以《苏州园林》为例,教师这样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以山水闻名,而苏州则以园林见长。“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便是最好的概括。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它的风采或被摄影家收入镜头,或被文学家写进诗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请同  相似文献   

6.
我喜欢苏州,原因之一,大约是由于苏州有令人留连忘返的园林之胜吧。提到苏州园林,自然就会想到拙政园。对我来说,尤其如此,因为40多年前我第一次到苏州,第一个见到的苏州园林便是拙政园。那时,游园的人比较少,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你和它从容相对。信步所至,常会使你  相似文献   

7.
【原文】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又是入画的一景。【分析】《苏州园林》一文,虽然也描述了苏州园林的山水花木,但它的目的,仍在于介绍苏州园林建筑的特点,给读者以有关的知识。所以这篇文章不是记叙、游记类的文章,而是一篇说明文。文章先对苏州园林作总的说明,说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它不讲对称,是美术画而不是图案画。第四  相似文献   

8.
三摄 《红蜻蜓》2023,(18):18-21
<正>小档案站点:苏州园林种类:世界文化遗产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关键词: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环秀山庄、退思园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位于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现存五十多处“宅园合一”的古典园林。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先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能不忆江南     
<正>早闻江南之美,引无数文人墨客醉心于山水之中,留下绵远的文字与悠长的情思,这不禁激起了我对江南的向往。因此,我和妈妈决定在假期来一次江南之行。苏州·拙政园一扇窗、一座亭、一池花,处处为景,勾画出了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人们常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而拙政园就是苏州众多园林中的一个代表,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相似文献   

10.
俗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里的“苏”即指苏州。一直生活在苏州的叶圣陶,课余之暇,常与好友游览园林,深谙园林的特色与意趣,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源远流长,近的四五百年,远的上千年。名园有沧浪亭、拙政园、网师园等,闻名全国,誉满世界。笔者试将苏州名园名称小考如下,以飨读者。   一、沧浪亭   沧浪亭,苏州名园之一。原为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的花园,北宋庆历五年 (1045年 )诗人苏舜钦 (子美 )在园内临水建亭。诗人在此“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面临一池清波,有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思想】《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苏州园林图册写的序言。文章虽说是一篇介绍园林的说明文,但它表现出来的美俯首可拾。首先是美在结构,作者凭借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点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苏州园林》图册的反复揣摩,从艺术的高度准确地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共同  相似文献   

12.
苏州园林是私人宅第,与皇家宫苑不同.它虽不如皇家宫苑豪华、富丽,但是劳动人民在规模较小的有限空间里,发挥了惊人的艺术才智,运用中国国画的传统手法,把山、水、建筑和花木四者巧妙地组合起来,构成一幅幅自然山水画,达到“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乐”的艺术效果。在苏州园林中,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清代的留园分别保留着宋元明清这四个朝代的不同风格,各有其独特的美,被誉为“苏州四大园林”。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0月30日的上午,带着满脑子偏见的我走进了苏州拙政园。所谓偏见是指我对苏州园林的一种没有来由的轻视,那是一种近乎于狐狸对葡萄的复杂感情。临行前,一个朋友大模大样地对我说,苏州可去可不去,人造的东西太多,都是假的。我听他这么说,鼻子就皱成一团:索性我就不去苏州了。我多自然啊!我多质朴啊!我多那什么呀!我怎么能去那种小情小调贼他妈能装的地方呢?可是同行四人,我岂能耍单儿?嗨!不去拙政园不知道什么是精美!不去拙政园,不知道什么是雅致!不去拙政园,不知道苏州人的文化底蕴。拙政园位于苏州东北街,居苏州现存60多处古典园林之…  相似文献   

14.
人们都说苏州园林甲天下。苏州有大大小小六十多座园林,可你知道苏州园林中建筑最多的园林是哪一座吗?苏州园林当中,建筑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园林当数留园。留园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是当时大臣徐泰时宅院的东园。到了清代,园子辗转到了书画家刘恕的手中,  相似文献   

15.
闲情雅趣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华第一名园,它的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此我才明白"苏州园林甲天下"之意。  相似文献   

16.
共振效应最初是一种物理观念,后来人们把系统接受外界激励而成倍放大能量的现象多比喻为共振效应.苏州园林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的世界,它与建筑、文学、哲学、美学、绘画、音乐、戏曲、雕刻等各个艺术方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互相影响而又互为己用,彼此吸收长处从而达到美的多元化和最大化,这种关系很像上文提到的共振效应.文章认为,艺术与苏州园林的共振效应(以拙政园的“小飞虹”为例)既具有中国传统艺术审美心理的综合影响,又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精神的共性,对艺术与园林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文章从文学之缘、音乐之妙、书画之神、昆曲之韵、道家理想五个方面,以小飞虹作为切入口,以小见大,从小视点逐渐转向大视野,从而为理解苏州园林与艺术的共振效应勾画了一个立体的、多方面的视图结构,以此来探讨文学、绘画、音乐、戏曲、哲学、美学与园林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学会品读句子,是阅读的重要基础。学习品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引导。一、从关键词语品读句子例1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叶圣陶《苏州园林》)例1中,作者说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标本”,因其是标本,各地园林都受它的影响,所以“标本”即为理解此句的关键词语。“标本”一词的本意是经过整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例句中,指为人们观摩取法的样本。这就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它前后的修饰补充词语都是…  相似文献   

18.
<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园林。苏州园林最多的时候有200多处,宛如一座园林博物馆,现存仍有50多处,其中建于11-19世纪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9处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记得吴王夫差开凿了邗沟吗?那时吴国的都城在哪里?姑苏城,就是今天的苏州。公元前514年,夫差的父亲吴王阖闾让伍子胥在太湖旁修建了都城。  相似文献   

19.
廊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则是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代表之一.本文基于对拙政园等三座苏州园林的详细调研,对苏州园林中的廊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平面形态、剖面形态、尺度、节点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园林中廊的形态,分析了廊在园林空间的整体组织上所发挥的分隔、引导、展现和衬托等重要作用及相应的处理手法实例,提示在当代园林设计中进行继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苏州古地,青山秀水,物产丰美,风情典雅,勤劳的人民建造了一处处充分体现民族建筑文化优良传统的古典园林。拙政园始建于1509年(明朝正德四年),占地51950平方米。园中建筑错落有致,以水池为中心,布局独特,格调古朴,厅堂流水相映成趣,处处尽显林野风光,这在城市中是不可多得的园林建筑,是来苏州的人必游之地。拙政园以它独特的风格,被誉为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中国四大名园之一。196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