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信息科技专家柯兹威尔发表了一本新书<精神机器的时代:当电脑超越人类的智慧>,书中大胆的预测,未来电脑将进一步与人脑直接结合,下世纪的"新新人类"将是机器与人体的混血.  相似文献   

2.
人类写作活动的心理流程表现为认知--运思--表达.人脑所表现出来的复杂认知功能是以脑微观生物结构为基础的,电脑靠那些个"纯粹"的物质结构是难以做到的.创作运思中对源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丰富表象所蕴含意义的理解,更依赖于形象思维,电脑是无法模拟的.人脑表达的过程,是语义网络对表象意义不断地辨析、联想的过程,设想利用电脑替代人脑进行由心理深层的意念向表达表层的语言转换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从人脑运思的机能特征和写作心理活动规律考察分析,电脑代替人脑写作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①动物和人类的大脑,实际上也是一种生物电脑。可以说,人脑是生物电脑发展的顶峰。人脑比电脑,无论是结构的精密程  相似文献   

4.
老师说——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爸爸说——整合也是创新; 妈妈说——记得快没有忘得快; 同学说——我脑袋要像电脑一样就妈了。 我说呀——要是有个非常档案,把这些都分类储存,即拿即用就好了。《非常档案》——人脑不可或缺的硬盘主持人:家文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技术     
《中文自修》2008,(7):4
《封神演义》描写的神话时代,有千里眼和顺风耳,在今天这个由科学与技术包装起来的新世界里,手机、电视、电脑、乃至卫星,都成了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自古至今,人们殚精竭虑,渴望各种神通,渴望创造出拥有这些神通的各种机器,如今终于得偿所愿,不料,这些机器却也牢牢地束缚住了人类,有些甚至要了人类的命。  相似文献   

6.
关于神话产生的时代,目前我国学术界普遍使用的仍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提法.如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中说:“一切民族在自己的童年时代都产生过神话.”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的阐述是:“马克思指出,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是发展得最完美的人类童年的产物”.其它如《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鲁迅论神话》《神话的魅力与欣赏》等论著,也是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7.
<正>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程度的愈来愈高,电子计算机作为人类计算与思维的通用智力工具,使人类的智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类创造了电脑,反过来电脑帮助开发人脑。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  相似文献   

8.
电脑与人脑     
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是语文课,课文题目是《电脑“管家”》。中午吃饭时,同学们围绕着电脑聊开了。刘江说:“神奇的电脑无所不能,简直有取代人脑的趋势。”王蓓讲:“现在不用学数学了,有问题用计算器,一按键得数就有了。”调皮的张强扮了个鬼脸道:“将来家里置一个电脑管家,就是  相似文献   

9.
编辑部难得有一个悠闲的傍晚,大家可以放下手上的工作轻松一会儿。西西在兴致勃勃地看我们N年前就看过了的电话《黑客帝国》,侠客在聚精会神地和电脑下象棋,暴暴蓝在打一款看上去很激烈的飞机游戏,迪迪和鱼小朵都在浏览网页……多么安静和惬意的一个傍晚啊!无所事事的我,还是小睡一会吧!刚要用8只手编个枕头趴在上面,迪迪在办公室里一声大叫:“电脑打败人脑啦!”这一声把都在干自己事的小编们吓得不轻,只听迪迪又说:“大家都来看看,今天在北京举行了一场人与计算机的象棋大战,最后代表计算机的浪潮超级计算机天梭,以11:9的成绩打败了代表中国象棋界最高水准的5位国际象棋大师。”“不是吧……”侠客凑近迪迪的电脑屏幕,仔细阅读那条新闻,“人竟然被计算机打败了……计算机可是人类发明的啊!”“这有什么。1997年IBM超级计算机‘深蓝’不也打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吗?虽然计算机是人类发明的,但是人脑远远不如电脑。”暴暴蓝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胡说,计算机有感情吗?计算机会学习吗?超级计算机所谓打败人类的办法,只不过是大量数据的罗列、运算而已。冷冰冰的机器怎么能赶得上我们人类完美的大脑。”迪迪显然是站在侠客这一边的。就这样,这个傍晚的平静被这则“计算机打败人类”的新闻打破了。小编们针对“计算机会不会取代人类”的观点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辩论。  相似文献   

10.
王玲 《西北职教》2007,(8):56-56
计算机是人类社会在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人类创造了电脑,反过来电脑帮助开发人脑。  相似文献   

11.
电脑会比人脑聪明吗?传统的看法是不会.理由是:电脑是由人设计制造的,在人类知道如何用软件来模仿大脑的功能之前,电脑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智能;而要弄清大脑的构造和功能还是遥远将来的事.……  相似文献   

12.
通俗小说《马语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和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共同家园的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责任感,女主人公安妮的心路历程正是深层生态学所提倡的"自我实现"的历程。小说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重视人与万物的关系,将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凸显出深厚的生态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3.
有经验的邮递员遇到一封地址姓名有错字、别字甚至漏字的信件,仍能投递到收件人手里。而电脑遇到地址姓名有错字、别字、漏字的信件,就一筹莫展,无法分拣。造成电脑感知与人脑感知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填平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鸿沟?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人脑感知的特性。笔者认为人脑的感知具有全息心理特性。人脑感知的全息心理特性是造成人脑感知与电脑感知差异的基本原因。所谓人脑感知的全息心理特性,就是指人的感知不仅反映出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多种属性的整体关系.而且,同时反映出感知者的全部心理状况。也就是…  相似文献   

14.
用CD光驱听音乐,用扫描仪将精美的照片扫入电脑,用打印机输出各种文件,这些工作一直是由人类操纵电脑来完成的。你能想到吗?在不远的将来,这些工作只需想一下就可以完成,真是应了那句话:心想事成。一直以来,人脑的奥秘  相似文献   

15.
新编《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要以创新精神指导学生练写作文 ,要练习写记实作文 ,练习写想象作文……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是互相联系的。因此 ,写记实作文 ,也要有想象。正如大纲说的 :要适当展开想象。小学记实作文 ,有记事 ,写人、写景、状物等。但只是把所见所闻的人、事、景、物等 ,原原本本地写下来 ,就显得枯燥、单调。如果能适当展开想象 ,文章就显得生动、形象、逼真 ,就能把中心表达得鲜明些 ,文章也就能吸引读者。记实和想象是怎样互相联系的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想象是什么 ?心理学说 :“想象是在人脑中…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1989年《科学文摘》提出了本世纪20个科学之谜,其中5个都与人脑和电脑有关。美国国会命名90年代为“大脑的十年”,并由前布什总统批准为法律。新近由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而成的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就是试图建立关于人类思维过程的理论。因此,研究人脑同电脑“思维”的区别,自然语言同电脑“语言”的区别,已成为当前机器人学、人工智能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哲学、人类学、神经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等多门学科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国内语言学界这可能是第一篇)将从9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将首先探讨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因为这是自然语言区别于电脑“语言”最主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写作都是直接在电脑上进行了,用电脑打字虽然比手写的速度快,但还是比人类思想的速度慢。我要发明一个人脑电脑翻译机,只要把人脑、电脑和翻译机连接上,人想到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地球行将跨入科学与理性的时代。中国行将跨入轿车与电脑的时代。 □从象牙之塔进入寻常百姓家 1995年,在生气勃勃的新生代、“空手闯天下”的自由职业者、卓有建树的艺术家、像“狼”一样频频出击的“老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也许除了“轿车”就是“电脑”了。 一个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电脑时代,就这样带着清晰、有力的“嘟嘟”声,悄然闯进我们的生活。“人脑被电脑‘洗’了‘洗’,眼前的世界霍然一亮。”一位装潢设计师由衷地感喟道。  相似文献   

19.
曾看过一则漫画:一人坐于电脑前,刚开始他的头中还有脑。但随着日子的推移,他的脑子一点一点地进入电脑。最后他的头颅中竟空空如也!虽然漫画的表现手法趋于夸张,但却发人深省。在到处充满着计算机,越来越依赖于电脑的当今社会,人脑是否会有被电脑取代的一天?人脑最终的下场是否会与寄居蟹一般,无寄生之壳便不能生存?人类利用自身的智慧创造出了电脑,同时电脑也把效率、方便、条理等种种优势服务于人类,电脑的存在使科学家们如猛虎添翼,攻克一道道难关,创造一项项奇迹;电脑的存在使商场变化更快,发展更迅速;电脑的存在使学…  相似文献   

20.
删除记忆     
录入、删除,这些词对于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来说太过平常,数字产品对记录内容的取舍让我们感到方便。那么,人类的记忆是否可以像电脑一样,有用的存下来无用的删除呢?近日,以色列科学家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人脑的记忆有望像电脑一样录入、删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