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的探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创新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新课程大力倡导大语文理念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的科学探讨,构思切实可行的策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效,全面开发和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综合性学习”就是实践这一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综合性学习”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重过程和学生的感受。新教材“综合性学习”给语文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它的提出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它正等待着语文教学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焦薇 《语文知识》2014,(4):46-48
新课改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就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师创造性等多重功能得到了师生们的青睐.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确实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今天来到茶馆做客的,是来自东海之滨的语文同行,他们带来的话题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又是啥玩意儿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哦,原来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和理念,我们所希望培养的学生的各种素养,都应该通过综合性学习去实施。有人说,新课程改革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习方式的革命。我同意这个观点。“新课程”之“新”,就在于从过去着眼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着眼于学生如何“学”。换言之,教师的“教”应该也能够通过学生的“学”达到目的。有老师可能会说了:理念当然好,但如何操作呢?呵呵,别急,让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听浙江宁波东海实验学校的老师怎么说……茶馆掌柜:李镇西  相似文献   

5.
郑春友 《现代语文》2008,(11):54-54
《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学契机,不放过每一个教学细节,就能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郭迎春 《教师》2010,(27):69-69
我们语文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致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闪光点,要搞好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师要树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非开展不可的坚定理念,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等教学资源,教师积极参与到语文综性学习活动中,多方协作开拓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途径,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不断提高,才能为培养新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文学习的一项崭新的内容,是语文新课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灵感,提升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为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构筑了有力的平台,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张惠祥 《甘肃教育》2009,(21):31-3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习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综合性学习和自主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的角色应由过去的灌输者向引导者转变,学生应由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的求知者转变。  相似文献   

10.
我们语文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致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通过这种新的学习形式对建立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语文课改的实践者语文教师要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中构筑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梁鹏 《教书育人》2008,(4):32-3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最能突显《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中考考试说明中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的要求是:“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人才的塑造离不开自学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学习方式之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而且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就合理安排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作一点  相似文献   

14.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教师的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思想陈旧,缺乏新的教学理念,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理念指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冀“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中重朗读、重感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特色和亮点,它突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新课标提倡学生要开展综合性学习,认为其“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7.
语文素养既是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体现,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它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表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已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陶行知先生指出:“智育注重自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会学习才能有创造。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了实践这些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风霞 《成才之路》2012,(12):90-90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语文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新方向,充分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为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提供了新的空间,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语文综合性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当把握内涵,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将综合性学习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