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报的功能及其定位,决定了党报具有潜在的可读性,但变潜在可读性为市场优势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按照通常的看法,社会新闻往往具有较强的可读性,都市类报纸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相比之下,党报的可读性较差,甚至认为党报根本就没有可读性。这是由于有些党报存在的政策宣传简单化、工作报道程式化、报道语言公文化等通病造成的,影响了受众的阅读兴趣,失去了部分读者。  相似文献   

2.
《新闻导刊》2005,(1):7-7
党报的功能及其定位,决定了党报具有潜在的可读性,但变潜在可读性为市场优势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按照通常的看法,社会新闻往往具有较强的可读性,都市类报纸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相比之下,党报的可读性较差,甚至认为党报根本就没有可读性,这是由于有些党报存在的政策宣传简单化、工作报道程式化、报道语言公文化等通病造成的,影响了受众的阅读兴趣.失去了部分读者。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受众对新闻媒体经济报道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受到长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报道思路的束缚,各级党报在经济报道方面虽有所强化,但仍难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近年来,众多财经类报纸的出现,使党报的经济报道进入了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之中。在此背景下,  相似文献   

4.
内参报道是新闻媒体及时反映各种重要情况、意见建议和社情民意、充分发挥党的“耳目喉舌”作用的重要渠道。身为党报内参编辑,需要具备善闻、善思、善行的工作作风。所谓“善闻”,是要有广博的消息来源渠道,才可能充分发挥好耳目喉舌功能;所谓“善思”,是指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抓住事件的本质进行客观反映;所谓“善行”,是要求党报内参编辑根据所闻、所思应该采取怎样的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5.
《新闻实践》2006,(8):26-27
网络时代的记者素质;经济新闻的境界是时尚;网络管理:靠政府更要依靠群众;党报应多关注民生新闻;产经新闻报道要规避炒作;受众逆反心理对传媒的阻抗及应对;新闻更正的隐忧。  相似文献   

6.
《潮州日报》的《社会与家庭》专刊创设于1999年10月,至今已出了360多期。该专刊在报社的历次“您最喜欢的版面”读者问卷调查中都有很高的“人气指数”,被誉为本报的品牌专版。身为该专刊责编,我拟谈一谈办好该专刊的体会,希望能通过具体的工作回顾,对地市党报如何办好专版专刊作一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当前,经济报道存在着罗列数据、单纯的政策诠释、理论化的说教等问题,使得报纸可读性不高,亲和力不强。如何使经济宣传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以适应读者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追求。  相似文献   

8.
冯乔  赵淑清 《记者摇篮》2004,(10):52-52
对于新闻宣传,一直存在一种错误观点,认为新闻与宣传是两码事,新闻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而宣传则主要是主体向客体灌输自己的主张。因而二者要“分家”。还有人提出,新闻报道要淡化政治,淡化宣传,多写不带宣传味的可读性强的所谓纯新闻。的确.新闻事业的特性是传播新闻,但传播什么,为谁传播,怎样传播。却具有鲜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精神是时代的主题、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在观念上的反映,是由人的信念、情感、意志、行为等融合并升华的一种内在力量。提高地方党报的办报质量,需要培育办报精神,以增强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新闻事业发展。潮州日报社把“敏锐、严谨、务实、鲜活”八个字作为办报精神,努力做到以敏锐的眼光、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作风、鲜活的新闻作品,展示了地方党报的独特魅力。因而,办报精神是力量,又是榜样;既是感召,又是灵魂,成为报社生存发展的支撑和动力。  相似文献   

10.
徐正 《新闻实践》2006,(12):11-1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闻出版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影响力,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到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切身利益,也是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唱响、唱好主旋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运用典型,推动一般,是我们党的重要的工作方法。同样,抓典型,也是我们各级党报的一种重要的报道方法。通过对典型的宣传报道,使人物典型的先进思想,成为人们共同学习的榜样;使单位典型的先进经验,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得到运用和推广;使反面、落后典型的深刻教训,成为人们引以为戒的反面教员,以激励人们的意志,启迪人们的思想,促进社会的进步,推动时代的前进。而要宣传好典型,就要善于发现典型,合理挖掘典型,科学选择典型,恰当运用典型。  相似文献   

12.
王红军 《青年记者》2009,(22):49-50
“从事体育新闻报道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最愉快的一种谋生方式。”对累死累活的体育报道,一位记者写下了这样的话语。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党报无疑要宣传党的主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是,报纸不是文件,不能以上级向下级发指示的口吻,硬梆梆地罗列一二三四条。而是要按新闻规律,以平视的眼光,以促膝谈心的形式,让读者通过鲜活的新闻和精彩的评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的主张。因此,宣传要讲究艺术,报道要讲究技巧,千方百计使  相似文献   

14.
地市党报作为当地的主流媒体,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宣传大局,引导群众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读者需求日益提高,报业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党报的发展和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办好、  相似文献   

15.
李丹 《记者摇篮》2005,(4):19-19
2004年12月6日凌晨,发生在沈阳北站前地下旅馆的一场大火敲响了沈城消防安全的警钟。7日的沈城各媒体对此都给予报道。虽是同一突发事件,但党报和都市类的报道各有千秋,笔者作以比较后,浅见如下。  相似文献   

16.
“改革的宣传如何深入人脑?”这是近期新闻界的“热题”。如何入脑。实际是讲宣传艺术问题。使我们的报道脱离“宣传腔”。让读者感到自然亲切,易于接受。回顾我们铁岭日报的近—个时期的宣传报道工作,体会有这么三点。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是学习、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记者的职业定位是,有高尚的品德,有敏捷的思维,视野开阔,行动机智,有倚马可待、落笔成章的能力,地市报记者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不比大报有专门的分工,而是要成为杂家和多面手,特别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建设,对应读者对记者的角色期待。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两会"国内外关注度高,政治意义重大。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主流媒体,利用电视特有的传播优势,不断探索和努力,今年的"两会"报道在以往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做到了手段上规模、灵活兼顾;内容上高端、民生共话;效果上传播、反馈并重。规模、灵活兼顾今年中央电视台的"两会"报道不仅实现了报道的规模化,  相似文献   

20.
李慧奇 《新闻传播》2009,(11):126-127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转型时期.农民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承受了较多的不公平,他们的政治生活更是一片空白,如果新闻媒体能够加大对农民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报道力度,无疑地,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