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恐怖之夜     
从初中开始,我就迷上了恐怖片,尤其对“J恐怖系列电影”即“日本恐怖系列电影”情有独钟,因为日本的恐怖片除了贴近生活外,更多的是讲鬼故事。鬼看不见摸不着,谁也道不清,说不明。这和欧美的惊悸片大不相同。欧美的这类片子,着重血腥场面,如:《恐怖蜡相馆》、《惊声尖叫》。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日本恐怖片风靡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午夜凶铃》、《咒怨》、《鬼水凶灵》、《鬼娃娃花子》、《富江》等,这些影片有个共同之处,即都反映了御灵这个主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东方式恐怖。本文以御灵为解读线索,探究日本恐怖片中"御灵题材"反映出的日本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恐怖片从来都是没逻辑才最恐怖,而《闪灵》的恐怖却恰恰是因其有内在的逻辑,解读《闪灵》的关键在于牢牢抓住影片中真正成逻辑的故事--杰克由慈父变为狂魔。  相似文献   

4.
推荐理由: 制作成本超低的恐怖片《鬼影实录2》《Paranormal Activity 2》缔造票房神话,周束三天在北美市场狂揽4150万美元.轻松夺得票房冠军.更是刷新恐怖片首映票房纪录.再次续写《鬼影实录》系列恐怖片的粟房传奇。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恐怖电影与日本的恐怖电影有所不同,前者主要讲究视觉冲击,后者主要是营造心理上的恐惧。日本恐怖片的之所以卖座,是因其中的恐怖元素并没有什么特殊,只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观众会感觉到恐怖就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6.
拍摄于十多年前的《小岛惊魂》是恐怖电影的成功之作。观影时不由人不思考一个问题:那么多恐怖片为何这部如此出彩,其背后原因何在?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入手,分析了影片包括叙事空间、叙事时间、视角等方面的特点,得出结论是由于巧妙的叙事手法,影片极大地设置了悬念,从而构成了恐怖效果,实现了成功。  相似文献   

7.
恐怖不同于暴力。恐怖片是美国类型电影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片种。看一下美国的电影排行榜,会发现有许多恐怖片列名其上;而由于西方的电影观众以青少年为主,可见恐怖片确实拥有一大批青少年影迷。要想了解西方文化,西方  相似文献   

8.
周筱惠 《文教资料》2007,(34):195-197
日本恐怖片以其优质的视听语言、精心构思的故事框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影射在国际上得到了相当大的反响。本文试分析日本恐怖片的成功之处,期盼国产恐怖片能从中得到的某种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生化5用“阳光下的恐怖“作为其宣传卖点时,我突然想起了香港彭氏兄弟电影经典之作——《见鬼》,其宣传口号是如此的相似,叫“没有黑夜的鬼片“。脱离了美式恐怖片令人恶心反胃的碎肉内脏,亚洲恐怖片的精髓一一展现:离奇干净的画面。自然紧凑的情节,丝丝入扣的音效,对人性的深入剖析,让我们随镜头一路颤抖到剧终,最后留在记忆中的却是感动。希望生化5留给我们的也不仅是鲜血和恐怖。  相似文献   

10.
恐怖的力量     
多数恐怖片里都有一个非常浅显的 道理,多数恐怖画面也差不多产自人的 同一种机能,克尔凯郭尔说,人因无知 而恐惧,恐怖是一种反力量,能催生信 仰,尤其是灵异题材的恐怖片,其实就 是鬼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夏目友人帐》中"言灵信仰"的研究,追溯了"言灵信仰"的内容、概念、特点及成因。得出"言灵信仰"是日本特色文化,在日本国民性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2.
西式恐怖=高科技+模式化事实上,无论哪一类恐怖片,营造恐怖的根源都是一样的:阴暗,宣扬恶的强大,让观众从一次次无助的死亡和主人公受尽折磨的绝望的逃脱过程中来体验大难临头的惊恐和不适。只不过西方恐怖片现在已经模式化和高科技化,让人觉得少了几分神秘。西方的恐怖片无非归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怨旷"最早见于《毛诗诂训传》,语本《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孟子》"怨女"之"怨"本是"蕴"的借字,"怨女"指蕴积之女;"旷夫"指无妻之夫,"旷"义为"空",为"无"。大约从汉代开始,"怨女"、"旷夫"与"怨旷"由词组凝固为词。同时,由于"怨女"与"旷夫"经常对用,"怨旷"经常连用,义相渗透,故"怨"亦有"旷"义。《汉语大词典》"怨1:7·别离"为虚假义项,应该取消。"怨旷"条的第一义项"长期别离"释义有误,"怨妇"之"怨"也不能理解为"别离"。  相似文献   

14.
加映片     
《异形》首开外星怪物类科幻恐怖片先河的经典之作。共有四集,每集由不同的大牌导演执导,风格各异。贯穿始终的是女主角——宇航员蕾普莉,异形是她挥之不去的噩梦,在孤独无援的太空中苦苦纠缠了她四集。经典指数:10恐怖指数:9  相似文献   

15.
苇月的话     
吸血鬼传说、狼人故事、校园生活、恐怖悬念、喜剧冒险……这其中哪怕只有一项单独存在,一本小说就会十分吸引人,更何况它们集体出现并且被成功地糅合到了一部小说里——这样的魅力是你无法抵抗的。而这部叫《暮色》的小说还仅仅是"暮光之城"系列的第一部,据我所知,第二部《新月》已经被拍成了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2月15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14年十大流行语","顶层设计"位居榜首,"新常态""打虎拍蝇""断崖式""你懂的""断舍离""失联""神器""高大上""萌萌哒"入选,而关注度较高的词语"任性""森么愁森么怨""也是蛮拼的"等未上榜。《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介  相似文献   

17.
日本谣曲中有大量的中国意象。以《砧》和《班女》为例,前者述说的是日本九州地区一对夫妇的情感纠葛,其背后却隐藏着捣衣的汉诗素材和《汉书》中的苏武故事。这种影响并非直接来自中国本土,而是经过了日本汉诗集《和汉朗咏集》注释中的消化、联结与演变。《班女》塑造的虽是歌女花子与吉田少将之间的爱与别离,却始终围绕着《怨歌行》中的"班扇"典故,对于扇子是圆扇还是折扇的解读,也发生了日本本土化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月光心慌慌     
累计9部、长达27年历史的《万圣节》系列,无疑是恐怖片家族中的一位血腥元老。心理畸形的迈克尔举刀屠宰无辜民众的时候,竖锯先生恐怕还在襁褓中撒娇、人皮客栈估计仍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惟有"板斧"杰森、"梦魔"弗莱迪能与之一较长短--总之,几位被妖魔化的杀人狂前辈早有热卖全美的辉煌历史在前。也许是不爽《电锯惊魂》连蒙带骗出到了第四部,迈克尔再度披挂上阵。有摇滚界出身的罗伯导演掌勺,相信垂老的《万圣节》定能让你开眼界哦!  相似文献   

19.
即将于今年5月上映的恐怖电影《黑百合住宅区》是由,有着日本恐怖片领军人物之称的中田秀夫指导,阿酱在片中饰演一位实习护士,  相似文献   

20.
像是在上演恐怖片一样,屋子里先是响起“吱吱吱”的声音,接着就是一声尖锐的叫喊:“啊——”我家又在闹耗子了:前面是耗子在垃圾桶里找到了一粒花生,两只前爪津津有味地捧着啃起来,然后就是老妈恐怖的尖叫。老爸说,那声音,像是在唱《青藏高原》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