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09年调查的OA期刊为基础,统计出在2014年仍然OA的期刊,并将两次调查均为OA的期刊分为"伪OA"期刊和"真OA"期刊。查询两类出版类型的期刊在2008-2012年的相关引证指标(被引指标),观察相关引证指标的动态变化,并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分析结果显示(1)370种"伪OA"期刊在八大学科中分布不均。(2)"伪OA"期刊除总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在5年间均为逐渐增加外,其他引证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3)与"真OA"出版期刊比较,8种被引指标在5年间的变化趋势一致,仅他引率以"伪OA"期刊高。可以得出"伪OA"期刊在5年间仅总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逐年上升,其余6个被引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趋势。"伪OA"出版对其期刊被引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7~2011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11年中国科协所属的开放存取(OA)期刊由140种增至308种,其中学术类期刊和英文版期刊采取OA出版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占中国科协全部741种学术类期刊的34.8%(258种)和全部79种英文版期刊的49.4%(39种).开放全文100期以上的期刊由2007年的30种增加到2011年的100种.基于《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引证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0种延续OA的中文版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平均值的5年(2006~2010年)增长率分别高出非OA期刊11.8、17.8和14.3个百分点.问卷调查显示,“担心减少印刷版本的发行量和发行收入”是影响期刊实现OA出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论述了开放存取(Open Access, OA)的内涵和特征以及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作者、期刊和读者三个方面出发,指出OA出版模式能够使作者的学术影响最大化,缩短出版周期和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因此应该充分利用OA出版模式,加速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结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的OA出版实践,指出虽然目前还不能准确评价OA对期刊引证指数的影响,但OA对刊物在国内外的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站建设现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搜索并统计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09年版中收录的186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自建网站期刊的数量、上网形式和地区分布,调查了自建网站上提供的有关期刊的各种信息、网站上发布的期刊内容(目次、摘要和全文)、网站具备的期刊稿件在线处理功能、网站上提供的服务功能、具有英文版的网站和全英文网站、期刊网站上的OA出版及期刊自建网站"ICP备"号、"ICP证"号和版权信息标注情况等。探讨了期刊网站建设的目的和网站的运营、办刊者对期刊OA所起作用的认知和认可程度、OA出版对期刊发行和运营成本的影响、期刊实现OA出版的影响因素、OA期刊的版权归属等问题,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的对比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更好地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相关引证指标数据库的情况。【方法】对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CSCD-JCR)、《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万方数据的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维普资讯的中文科技期刊评价报告、中国知网的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这5个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分析比较了其引证指标组成及用于评价科技期刊的功能。【结果】由于统计数据源不同,各引证指标数据库的引证指标数据差距较大。【结论】用综合评价指标对期刊排名较单一指标排名能更准确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行业影响力;基于大型数据库的引证指标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期刊被引用和传播情况,但基于源期刊的CSCD-JCR和CJCR引证指标更具有代表性,能更准确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开放存取(OA)出版现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搜索并统计分析了中国科协所属898种科技期刊中OA期刊的数量、上网形式、学科分布、类别分布、开放全文的回溯年代、期数、篇数、时滞和格式等。结果表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中OA期刊已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140种),但这些OA期刊的网站多呈“信息孤岛”状态,网站上的信息量总体上还显得不够,很难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显著影响。问卷调查表明,有60.5%的问卷认为自期刊OA以来印刷版本的发行量“基本持平”,有59.2%的问卷认为期刊的发行费收入“基本持平”。约有60.0%以上的办刊者均认可期刊实现OA可扩大读者群、扩大期刊的国内外显示度、有效提高期刊引证指标、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速度,比中国科协期刊中OA期刊所占比例(15.6%)高出很多,说明科技期刊的OA出版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载文量对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 要 【目的】探讨载文量对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用计量学和统计学方法对1989种期刊的文献量进行统计,探讨期刊载文量与期刊定位的关系,同时将各类期刊载文量与期刊的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的大小和排名进行比较与分析,并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它们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结果】 期刊的载文量取决于期刊的定位,与读者作者群的大小有关;期刊的载文量与其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之间都具有显著相关性(P< 0.05或P< 0.01),且为正向相关关系。【结论】 载文量与期刊的定位及评价指标相互影响,尤其是载文量与期刊的学科扩散指标和学科影响指标之间为正相关,对期刊在相关学科的影响力产生着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全球OA期刊出版大数据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虹  陈雪飞  王昉  黄金霞 《现代情报》2019,39(2):145-151
是否拥抱OA、确定OA发展路径,可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开放科学传播、未来数字出版格局,然而当前还缺乏对OA研究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当前OA出版中出现的学术质量良莠不齐、APC模式混乱等无监管问题,研究全球OA出版大数据的监测方法,设计全球OA期刊出版监测体系,包括监测指标、监测模型,用来监测OA出版现状、问题并设置监测预警点,为我国OA选择、科技期刊转型、开放科学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主成分分析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3年版)”提供的2002年中国科技期刊被引用指标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把多个相关的期刊评价指标简化为尽可能少的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并把综合指标按权重进行线性组合,合并成一个期刊评价指数,对期刊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国际航空航天期刊发展现状,拓展编辑视野,学习国际优秀办刊经验。【方法】基于Web of Knowledge JCR数据库详细分析了SCI收录的30个航空航天期刊的引证指标、载文量、出版国、出版者、开放存取情况及亚洲期刊的表现。【结果】航空航天期刊引证指标、发文量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低,出版国与出版者相对集中,办刊模式较为传统。【结论】可以通过与国际出版集团深度合作、鼓励创办航空航天英文期刊、期刊集群共同发展等措施提升中国航空航天期刊整体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学科和不同出版机构在开放获取(OA)方面的表现,提出加快我国科技期刊OA出版的举措。【方法】基于2021年度JCR,系统采集不同学科和不同出版机构的OA期刊和论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选取代表性巨型OA期刊作为案例,探讨OA期刊和论文的发展演变。【结果】JCR收录期刊的OA出版模式快速发展,2021年SCIE收录的OA期刊占比为19.2%,OA论文占比为29.8%;不同学科的OA期刊出版规模有显著差异,多学科科学期刊OA论文占比最高,达到83.5%;20个主要学科的OA期刊影响因子中位数高于非OA期刊;35种巨型OA期刊(2021年单刊发文量超过3000篇)的发文量占全部1852种OA期刊总发文量的37.1%,表现出较强的商业运营能力;国际传统商业出版机构和OA出版机构的OA期刊和论文数量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自然出版集团已基本实现由订阅出版向OA出版转型。【结论】在开放科学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应在OA出版的政策与机制支撑、OA出版与传播平台建设、规模化OA出版与运营、论文处理费用定价与支付机制、中文期刊OA出版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加强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我国农业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中我国农业类期刊2002—2005年主要引证指标的分布情况、各学科平均值及其4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与全部收录期刊总平均相比,农业类期刊群的学术影响力虽整体较弱,但却发展变化相对较快;②农业类期刊学科平均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呈极显著正相关,学科平均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与学科期刊数量和论文产出的关系不大;③4年中影响因子列于榜首或前列一些期刊均为高自引期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期刊引证指数(Journal Citation Indicator,JCI)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及评价应用。【方法】 系统梳理JCI设计理念及相关理论,从InCites-JCR采集相关数据,对JCI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与影响因子相比,JCI对引证时间窗口、文献类型、被引频次计数方法等设计更加合理,并且对被引频次按照学科、出版年和文献类型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能够更加合理地用于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尤其是期刊的跨学科评价。【结论】 JCI应用于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设计体现了跨学科评价理念,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中包括的广东省所主办的期刊统计数据,从相对被引频次、相对影响因子、离均差率、扩散指标、基金论文比和地区分布情况等6个期刊评价的相对指标,对广东省科技期刊的引证情况、期刊影响力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评价,运用综合评价总分对各期刊所处的学科位置进行了概述.广东省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较...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别农业科学期刊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农业科学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及不同类别农业科学期刊之间存在的差距,依据2007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统计数据,对11类农业科学期刊的5个主要引证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从引证指标角度初步评估我国农业科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质量;同时针对不同类别农业科学期刊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国医药大学学报类期刊开放获取现状,提出我国医药大学学报开放获取的相关措施。【方法】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收录的54种期刊为数据来源,详细调查其开放获取情况,分析医药大学学报开放获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截至2015年8月,54种医药大学学报中共有OA期刊40种,分布在21个地区。40种OA期刊中实时OA所占比例最大。医药大学学报开放获取年代分布在1957年~2015年。【结论】医药大学学报开放获取出版处于初步发展和探索阶段,应充分发掘开放获取的价值,加大技术与经费投入,更大程度上促进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7.
从学科影响指标看CJCR期刊分类的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以林学类、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类、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医学类期刊为例,对期刊学科影响指标的分析,发现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对期刊的学科分类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CJCR在对期刊进行分类时,应重点参照期刊的报道内容,报道内容的重叠就表明期刊间必然会有一定的关联,然后再通过学科影响指标来验证一下对期刊学科分类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学报(工业技术)类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大学学报(工业技术)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和基金论文比等主要期刊评价指标进行了统计,通过与《2011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统计源期刊的对比,说明大学学报(工业技术)类期刊是优质的科技出版资源,在学报体制改革中,应首先肯定这部分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而不是因为学报固有的弱点,忽视其对科技出版作出的贡献,及在科技出版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04~2010年中国科技期刊主要计量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依据2004~2010年CJCR数据,分别讨论中国科技期刊来源指标和引证指标的变化趋势。期刊登载的论文总量、参考文献总量、基金论文总量、最大他引量、即年指标、总被引频次等各项评价指标均呈现增长趋势,年总被引频次少于50的期刊越来越少;年总被引频次大于1000的期刊增长很快,影响因子小于02的期刊数逐年减少,影响因子在[03,1]间的期刊逐年增多。结果表明,期刊的影响力是逐年提高的,期刊对科学信息量的吸收与扩散能力、科学工作者对科学继承和尊重的素养程度提高,学术研究传承速度增加,学科自身的引用和学科间的交叉引用更加频繁,也反映了目前科学研究的广域化、开放化和合作化程度加强。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关于OA出版的认知和态度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是,大多数期刊对OA出版有所了解,但都只是初步的认识;同时,大多数期刊都愿意尝试OA出版模式,但由于担心OA出版可能会影响经济效益和学术质量,加上存在诸如技术条件等客观原因,目前都只处于观望态度,并未真正尝试和开展OA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