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对高职示范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自我监控、时间计划、内容选择、学习动机等方面有一定的不足。因此,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及方法,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远程成人高职教育“导、学、环境三维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网络、多种媒体资源、实践基地、服务、管理及学习环境支撑下,以教育者导学为前提,以学生和学生学习为中心,通过教师、学生、环境三维交互实现教学目标。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其实施途径是:以人为本,变“教”为“导”,导学互动。  相似文献   

3.
米伟丰 《天津教育》2014,(15):102-102
“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主观努力去获取新知识和增强学习能力的过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想要达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教学的对象、主体。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物理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的核心和方向,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品质和认知素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自主学习的内涵和旨归主要包括: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决断和教育者因材施教的统一;自主学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心理趋向;自主学习是生命体核心潜能释放的过程;自主学习是一种有自己主张和见地的认知活动;自主学习是一种饱含兴趣的探究活动;自主学习是一种以意志力为支撑的认知活动。自主学习需要必备的认知基础和知识结构、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合作的意识和精神、适切的教学情境。可通过先学后教、边学边教、以教促学、自学自教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高职大学生的在校期间极为重要的任务.高职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自我认知能力、策划和实施能力、方法的选择能力、自我检查和监控能力以及自我检测与诊断能力差.增强自主学习内驱力;整合自主学习资源;探索自主学习策略,应成为高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培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强调的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何谓自主学习?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能够自行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及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她)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人终身发展和终生学习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上,从而导致了学生欠缺主体性。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系统化教学,是面向就业市场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把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学生根据自我需要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调控以达成目标,实现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实现自主发展。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就如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探讨高职计算机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者们越发承认自主学习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一个教育目标,是实现终身学习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旨在从高职英语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出发,探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应时代发展,从而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提供一点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每个教师都希望尽其所能地帮助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人,培养成才。特级教师蔡林森倡导"教是为了不教",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本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意义深远1.自主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时,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他们参与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自我设计,参与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参与学习后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学生在十分  相似文献   

10.
1.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不听命或依赖他人的学习。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涵: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决策与选择能力、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后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目标是自己制定的;②学习时间由自己进行计划和管理;③学习策略由自己选择并有效地加以运用;④学习过程是自我监控的;⑤对学习结果能进行自我评价并据此作出自我强化;⑥学生能够选择适宜的学习场所,充分利用有助于学习的各种措施;⑦当学习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够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