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有个跨国机构对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孩子进行了一项调查:你最尊重的人是谁?请列出你心目中的第1位到第10位,本国的和外国的都可以. 看到这个调查我就想,美国孩子肯定把父母列在榜末,爸爸第9位,妈妈第10位.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有一位睿智的老太太。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向她问问题,而她总是有问必答。小孩子中有个调皮的捣蛋鬼。有一天,他抓到了一只小鸟。他双手捧着那只小鸟,然后招来一群朋友,对他们说:"我们去耍弄一下那个老太太,好不好?我先问她我手里有什么,当然她会说有只鸟,然后我就问她这只鸟是活的还是死的。她要是说死的,那我就松开手让鸟飞走;她要是说活的,我就猛地一捏,给她看一只死鸟。这样,她怎样答也答不对。"  相似文献   

3.
玛莎的生日     
7月4日是美国独立纪念日,也是美国的国庆节。1988年的7月4日,我和两位在美国进修的中国同事,应美国朋友玛丽·邓菲夫妇的邀请,到纽约州比较偏远的一个小镇,为她的90岁的老母亲玛莎过生日。玛莎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妇女,她在许多年前离了婚,之后一直单身住在距纽约市150多公里外的一个僻静的小山村。她的生日恰巧也  相似文献   

4.
情书     
我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她至今还保留着当初恋爱时男朋友写给她的情书,并按照时间顺序将情书一一编了号,说虽然结婚五六年了,但现在没事还常拿出来一封一封地读。我好生羡慕朋友的这份细心,能将那些情书保留至今,而我就没有那份温馨和甜蜜了。  相似文献   

5.
孩子不用哄让他干自己该干的我的房东Nanny,她的职业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保姆——家庭服务员。她曾和我说起她第一次给一家当地居民看小孩的经历。那一天,孩子父母不在,到了睡觉时她习惯性地把婴儿抱在怀里摇啊摇,让孩子迅速进入梦乡。然而问题也来了,让孩子睡在哪儿呢?为了防止小孩爬出去走丢,澳大利亚的婴儿床设计得很深,深到了我的房东把双手伸直进去都无法让小孩平安"着陆"的程度。空投?明显不合适。左顾右盼后她只好把小孩放在沙发上,然后一直看着他,防止他从沙发上掉下来摔着,当然也因此耽误了其他本来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女主人回来后,见到当天的任务基本一件都没完成,自然怒火上升,向我的房东Nanny了解了原由后,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小孩睡觉放到婴儿车里就行了,一直抱着干什么?"  相似文献   

6.
爱莉 《文化博览》2007,(4):42-43
我到美国讲学,闲来无事,和美国马里兰州的朋友杰克一起去接他上幼儿园的儿子,发现他儿子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这让我大吃一惊:杰克在美国属于中产阶层,怎么孩子会面有菜色?  相似文献   

7.
小亮 《文化交流》2010,(10):37-40
为中国穷人“拉赞助” 25岁的魏可欣是一个阳光的美国女孩。出生在旧金山的她。从小对中国和中文一点也不陌生,因为那里有大量的华人.魏可欣也有不步华裔朋友。从念大学起,她就开始向一位中国留学生认真学习汉语,并从这时候起拥有了自己的中文名字。  相似文献   

8.
体验中国     
毕业于纽约城市学院的美国人明兰·德默勒的母亲有一位来往甚密的中国朋友。在明兰还未出世时就为她起好了名字——明兰,希望她像中国的玉兰花一样漂亮迷人。长大后,她不断听到中国阿姨赞美中国,就产生了了解中国、体验中国的愿望。一天,她在互联网上看到中国山东省私立双月园学校招聘外籍教师的信息后,告别丈夫,带上年幼的儿子,来到中国东部的一个小镇——罗庄,开始了崭新的生  相似文献   

9.
正一幢维多利亚风格民居的门上,贴着一副中国的国画。周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刚刚来过这里,和一群美国老朋友相聚。这座曾经因其珍珠纽扣工厂而被称为"珍珠城"的密西西比河畔小城,以传统的爱荷华方式欢迎了习近平的到来。主持接待他的是一位叫做莎拉·兰迪的女士,她长久以来对中国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0.
易中天是个人物,我在一张报上读到了他妙谈文化的语录:文化就是方式。故事说,在咖啡杯里发现了一只苍蝇,英国绅士把钞票压在咖啡杯下走人。美国人把服务员叫过来,告诉他下次注意把咖啡和苍蝇分开放,调侃一番做罢。日本人会拍桌子大怒,并给服务员上一堂管理课。中国人则会说"把你们领导叫来"!读到这里我不禁拍案叫绝。这使我想起了我的一位朋友,他最近遇到了一桩麻烦。朋友一生爱书报,自从当上自由撰稿人之后,一年总要订几百元的报纸、杂志。最近一段时间,他订的报刊  相似文献   

11.
在我童年的时候,广东就是一个被我的华裔同学所描写和想念的城市,虽然他们与她也素未谋面。在我1992年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就感觉早已相熟。一天下午、在省府广州的一个小饭馆里,我偶然遇到了一个童年的朋友。他回来探望回国居住的父母,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死在故乡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2.
追思     
在我国外宣领域中曾经活跃着一位不平凡的女性。于国内她名不见经传,但在海外新闻界却有一定的知名度。前不久我们走访了她的亲人、朋友和同事,他们讲述了关于她的事情,我们记录下这些略带传奇的故事,奉呈给读者,以使得外宣界的朋友们,特别是年轻的朋友知道她、记得她——李伯悌。多彩的人生履历李伯悌原名陈庆纹,1918年出生在钟鸣鼎食和翰墨诗书之家。在她5岁时父母把她带到了美国,在西雅图、芝加哥等地学习。李伯悌  相似文献   

13.
纹面独龙女     
我在独龙江遇到过许多纹面姐妹,其中有一位年近40岁的纹面女曾在70年代离开家乡到贡山县木器厂(?)作,1980年又回到独龙江畔与丈夫一道开办了服装加工厂。她不仅能制作本民族的传统服饰,还学会了各种新式服装的裁剪加工技术。这位已有3个孩子的纹面女告诉我,她13岁那年,村里的一位叫木金楠的女人对她的父母说:“你们的  相似文献   

14.
一枚硬币     
最近,我去拜访一位商人,和他谈话时,他一直在旋转一枚硬币。我忍不住好奇,问他为什么把玩一枚硬币。他说:"我在念大学时,一次和室友穷得只剩下一枚硬币。我们靠奖学金和打工勉强凑够了学费。我们都是家族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父母以我们为荣。我们的生活主要靠父母每月寄来的不多的钱维持,可是这个月我们的家里都没有汇钱来。他说他已经和家人谈过了,他们家也实在拿不出钱了。那是一个星期日,我们总共只剩下一枚一角硬币了。"我用那枚硬币给500里外的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母亲接的电话,我从她的声音听出家里出事了。她说我  相似文献   

15.
我和先生结婚十周年那天,一位移居 加拿大的朋友给我寄来一份礼物——美国赫利克斯娱乐公司出品的一张游戏盘,名字叫《别让那只鸟飞了》。 我不会玩游戏,也没有玩游戏的习惯,就把它作为一份纪念品收藏了起来。一天,八岁的儿子在我书房里乱翻,发现有一张游戏盘,就拿走了它。玩过之后,对我说:”妈,这里面有一只鸟,弄不好就会从窗口里飞走:  相似文献   

16.
名与德     
傅聪可谓名人,其父傅雷亦是名人,有一回我访问傅聪,得知他的父母在"文革"中愤然弃世之后,骨灰被一位从不相识的姑娘冒称"傅雷干女儿"领去保存.这位"干女儿"为此蒙尘十年,直至"文革"结束后才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傅聪从英国来到上海,欲重谢她,她却连傅聪都不见,说道:"何必说谢!何足道谢!"  相似文献   

17.
刘波 《文化博览》2006,(12):26-27
在美国居住、学习、工作的七年中我交往过很多美国朋友,接触过很多美国的人事。在许多文化、习俗上,我对美国文化有过怀疑、颂扬和吸收,也有过碰撞和抵触。但有三位美国朋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让我多年来思索不已。千万富翁之子当厨师Keith 是我在丹佛工作时的同事,我认识他的时候他26岁,是一个很普通的美国青年,沉默,踏实,向上。我们共事了很久以后,有一个国庆日,他请我们几个同事去他家的牧  相似文献   

18.
一本由丽莎·史著、马丁斯公司出版的《在金山巅上:一个美国华人之家的百年历程》,生动地描述了一位中国移民家庭在美国的百年历史。史家族的历史正在成为美国公众的财富。先是母亲卡罗琳和她出版的《梦幻》一书,现在又是女儿丽莎和她的《在金山巅上》,都在美国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丽莎念念不忘她的那部分中国根,她从5年前起就四处奔走,终于打听到了知名的父辈家族史。她的伟大的祖父史锋有一幅非凡的体魄,他从中国来到美国,先在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  相似文献   

19.
今年56岁的劳玉秀是一位普通村妇,她丈夫长期病卧在床,无法耕种,一家五口靠她一人卖水果为生。远近的人都知道劳玉秀有收养病残弃婴的善举,不时会有一些父母将无法医治的骨肉丢在这位好心人的门口。劳玉秀的家成了一个特殊的“收养所”,整日传出婴儿的啼哭声,地上爬的,床上叫的,让她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不少病婴最终逃脱不了死去的命运,但送走一位,又迎来一位,一般情况下家里会有10个左右的孩子,她的亲戚朋友厌烦那些婴儿的哭叫声和死婴带来的“晦气”,但她说:“这些婴儿也是人,是一条生命,要尽力养活。”就这样,劳玉秀坚持了20个寒暑,经她收养的病残弃婴已不少于600位。现在家里养着6个孩子,  相似文献   

20.
虽然她的父母都是贵族,并有着显赫的地位,但因为她从小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不仅同龄的男孩子不愿和她玩耍,就连女孩子也常常向她吐舌头。她惟一的一位朋友怕她承受不住打击曾劝她休学,从此不要出门,反正家里要啥有啥,有花不完的钱,但她却对朋友的劝告报之一笑。学校有什么活动不仅积极踊跃地参加,同学有什么聚会即便是不邀请,她也会主动前去庆贺。虽然在体检上不达标,但因为那次募捐演讲她第一个勇敢地走上台前,学校破例把去国外著名大学深造的机会留给了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