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诚信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培养诚信品质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时代要求。针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开展大学生诚信建设应将加强诚信教育、构建良好的诚信氛围、建立健全诚信体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诚信既是一个人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又是治理国家必须遵守的规范,它对于中国人的思想信仰和人格塑造,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当代的骄子,国家未来的栋梁,对他们开展诚信教育十分必要,通过诚信教育可以改善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可以塑造大学生讲究诚信的整体形象,可以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为诚信体系的建立做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对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的调查中,大学生的诚信危机问题让人担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下,如何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解决诚信缺失问题,引起了高校的普遍关注和重视。通过分析产生不诚信现象的原因,阐述了在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构建诚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盛秋芳 《内江科技》2011,32(4):92-9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要以和谐理念为指导。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诚信品质出发,在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诚信教育效果,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高其道德素质,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各种现象,深入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各方面原因,并就当前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治理诚信缺失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如今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这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导诚信理念、注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力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言传与身教的和谐统一,是和谐社会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贾永超 《科教文汇》2009,(15):65-6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导诚信理念、注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力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言传与身教的和谐统一,是和谐社会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孙学梅 《科教文汇》2008,(19):18-18
针对大学生诚信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从诚信的内涵出发,以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表现作为切入点,剖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建设性对策来完善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0.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对外开放、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失信现象日益突出,其产生缘由错综复杂,因此有必要在高校中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根据宁德师范学院大学生诚信调查现状,结合国内外高校现有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提出符合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策略。该诚信教育体系的建设对创建"诚信校园"、"诚信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康钊 《科学与管理》2007,27(1):50-52
诚信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在学业、学费及就业等方面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呼唤高校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高校应注重从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教育和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教师试做诚信的典范、制定诚信规章制度及监督体系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2.
和谐的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高等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现从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公平公正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诚信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深层基础,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保障,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永恒主题等方面对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学校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诚信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民族的未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信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走出校门、立足社会的根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应当注重自身诚信意识的培养,视诚信为自身道德品质的生命。然而,在我们的身边,部分同学诚信意识薄弱,存在着作业抄袭、考试作弊、履历掺水、拖欠学费、恶意贷款、肆意毁约等诚信缺失的现象。所有这些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在部分同学身上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的"信用缺失"和"信用危机"现象正在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的灵魂,损害着当代大学生的形象。贷款不还,毕业后销声匿迹,踪影皆无,考试作弊、到就业工作单位违背协约,频繁跳槽等现象给大学生的声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高校开展诚信教育,养成大学生诚信的品质,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高等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分析,阐述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以及诚信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诚信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互不欺骗、信守诺言,最终的结果就是言语和行动的高度一致,它是社会赖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目前,我国不少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诚信行为,也影响到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和改变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徐锋 《今日科苑》2007,(23):103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更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追求。当代大学生作为拥有高学历而又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知识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唯有大学生胸怀构建和谐社会之志,自觉担负时代重任,"民主政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方可建立,和谐之精神方可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6.
创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主调,和谐校园的构建责无旁贷的成为推动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的必要因素,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直接关系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做好在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对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诚信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人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状况将影响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形象和地位,从而也会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探讨和研究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该文列举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并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当前诚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增强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深刻认识开展诚信教育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重要性和作用。开展诚信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魏莉  李璁 《金秋科苑》2008,(23):132-132
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深刻认识开展诚信教育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重要性和作用。开展诚信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对构建社会的诚信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对襄阳市各高校的走访调查,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了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大学生诚信缺失形势令人堪忧,应对诚信缺失刻不容缓。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探析了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愿能为大学生的诚信建设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