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集邮,是世界第一枚邮票诞生后随之出现的以收集、鉴赏、研究邮票为中心内容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以个人爱好为基础,发展成为有组织的社会群体。这个社会群体按照集邮具有“怡情、益智、交友、储财”特点,开展各种活动,使集邮在宣传教育、娱乐审美、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等方面,在社会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创造了集邮文化。集邮文化具有群众性、地区性、社会性、民族性、国际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集邮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人们广泛喜爱的活动,由于对邮票的收藏和研究,由于邮集参加各种集邮展览,由于集邮文章著作广泛宣传,由于形式多样的活动,集邮的确丰富了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致使集邮一百多年来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经久不衰。集邮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探索无穷的文化,集邮文化以其社会性、创造性、继承性、民族  相似文献   

3.
对发展集邮业务的理论思考一、集邮业务的属性集邮是以收集、鉴赏和研究邮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集邮源于邮票、邮票又源于邮政通信收费方式。邮政开办集邮业务是适应社会需求顺理成章。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邮政就开办了集邮业务,是一件很有远见的举措。邮政办理集邮业务有两大好处:  相似文献   

4.
校园集邮汇     
正福州举行中小学生"集邮伴我成长"校园集邮文化活动5月至7月,共青团福州市委、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邮政管理局、福建省邮政公司福州市分公司、福州市集邮协会联合举办福州市中小学生"集邮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校园集邮文化活动。此次活动围绕活动主题,以少先队、共青团的团队活动为平台,以集邮为载体,发挥集邮协会讲师团、集邮辅导员的作用,组织中小学开展集邮文化校园行和"我喜爱的_(集邮活动)"征文活动。(杨晓英)  相似文献   

5.
适时开展行之有效、喜闻乐见的集邮活动,是民间集邮发展的特色之一。齐鲁集邮研究会在开展活动中,既保持了连续性,又在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在以不同形式将集邮文化送进校园、送进军营……的同时,举办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和集邮文化节。是齐鲁会最具特色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强化了会员的凝聚力,搭建了会员之间的友谊桥梁,丰富了集邮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赖景耀 《集邮博览》2011,(2):58-59,82
集邮灯谜,是将集邮与灯谜两种活动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化形式,是集邮与灯谜两栖爱好者共同开垦的园地。集邮灯谜活动始于何时,无从考证,但自改革开放、集邮复苏以来,在各种谜赛中常见到以集邮为题材的谜条,在集邮活动中多有集邮灯谜竞猜出现。1992年2月,《集邮报》与西北师大百花邮票研究会联合举办“全国首届元宵集邮灯谜竞猜活动”,近万人参加竞猜,  相似文献   

7.
留点清醒     
从去年末起,集邮市场一片红火。至今年初生肖邮票发行,多家报刊纷纷开辟集邮专栏,更将集邮推向新的高潮。每次集邮热都有其利弊,有必要兴利除弊,加强引导,以保护初涉邮海的集邮者的利益,使集邮活动向正常健康的方向发展。 集邮是一项有益于人们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业余文化活动。通过对邮票的欣赏与研究,能丰富业余生活,增长知识。有人将邮票比喻为百科全书,但这些知  相似文献   

8.
细读《2005全国文献集邮论坛获奖论文集》,感到这个“论坛”、这本《论文集》不啻是一场“及时雨”,中华全国集邮联牵头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集邮文献与集邮活动宛如“孪生兄弟”,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陈志川说:“现在国内第一流的邮票研究家,那一位不是从先研读邮学书籍而来。”其实,广大的集邮爱好者又何尝不是读了集邮书刊才认识集邮、热爱集邮和走上集邮研究之路的呢?而“文献集邮”作为新兴的一种集邮方式与类别,在方兴未艾的起步阶段,及时以一个全国性“论坛”,让大家认真、深入地议一议,给“文献集邮”一个科学的定义和定位;对“文献集邮”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实质性探讨;确保这项集邮文化活动健康、有序、深入开展,的确是非常及时、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集邮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种文化性质的活动。集邮本身也是一种文化,集邮同音乐、美术、文学等同属专业文化范畴。因此,开展集邮教学也就是从事一种文化教育。1986年,厦门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集邮选修课,使集邮文化进入校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开展集邮活动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促进集邮活动的开展:这就是“双向促进”的中心思想和本意。集邮的定义可以表述为:“收集、鉴赏和研究邮票的活动。”它是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也是一项有广泛群众  相似文献   

11.
集邮是伴随着邮政当局发行邮票而诞生的一项世界性文化活动。集邮组织则是集邮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集邮协会,对于社会来讲,是把自发分散的群众性集邮活动提升为有组织开展的志趣高雅文化活动的民间组织;对于邮政来讲,则是为邮政企业建立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集邮队伍知识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改善,以及邮坛人文精神的复苏和集邮理念的升华,以创作、收集、整理、展示和交流为主要特征的文献集邮活动蓬勃发展,成为我国集邮文化活动的新亮点和集邮事业新的增长点。文献集邮活动的实践,对集邮学术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给予必要的回答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时代进入信息化、兴趣要求多元化、邮品开发商业化、邮人倚重经济化、集邮更趋开放化方面简述了我国集邮面临的挑战,继而提出了坚持集邮文化与集邮经济并重,以集邮文化为主;拓宽集邮领域,以现代集邮为主;打造特色品牌,以满足老年和青少年为主;推进“三个服务”,以为广大集邮者服务为主;大步走向世界,以搞好本地基层活动为主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文献集邮是对集邮内容的拓展和集邮活动方式的创新,是集邮活动与书刊收藏活动结合的产物。文献集邮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推动集邮研究的深入和集邮文献创作的繁荣,也是集邮研究的新思路、新课题。2004  相似文献   

15.
集邮是一项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集邮组织,无论是"官办"还是"民办",都是民间社团,只有通过自己的工作和服务,增强集邮的兴趣,才能吸引集邮者自愿加入,不断发展壮大。生肖集邮是以收集、鉴赏、研究生肖邮票及相关邮品的集邮方式。生肖邮票出现60年,我国发行生肖邮票已30年,时间虽不长,但生肖集邮发展很快。1997年6月14日由13人发起的生肖集邮研究会在江苏省苏州市成  相似文献   

16.
“惠我邮票,不如惠我以邮识”,这句传统而又经典的哲言,重新感悟和引导着当代的集邮者。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集邮文化活动向纵深和高层次发展,“文献集邮热”持续升温。文献集邮,已成为我国邮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集邮文献与文献集邮  相似文献   

17.
集邮文献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类别——集邮人物研究。钟笑炉说:“言事物之变迁沿革者,谓之历史。”任何一部集邮史,都是记录集邮活动变迁沿革的主体——集邮人物的史述与评价。集邮人物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重要集邮活动的报道与忆述、集邮人士的自传或史传、集邮者的个人集邮文集、集邮典籍中的“集邮人物”生平简介,以及对集邮人物的纪念性文章和对“集邮人物研究”的研究论文等。  相似文献   

18.
我在高校讲授集邮学课时,第一节课就要问学生:什么是集邮?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都是"收集邮票"。我讲道:"集邮是收集、鉴赏、研究邮票以及与邮政有关的邮品的一项文化活动",但这一讲法是狭义的、初浅的,不是集邮的定义。作为一个数学教师,习惯性地要对所讲概念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对于"集邮",办不到。这是因为:科学界公  相似文献   

19.
随着广大邮人集邮水平的不断 提高,集邮文献的作用越来越得到 大家的重视,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特别是近些年来,文献集邮已成为 集邮活动中最活跃的一个类别。但 是,也应注意到,文献集邮不是仅靠 一些简单收藏活动就能获得成绩 的,而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可以独立 的集邮类别,是一种值得深入学习 与探讨的新领域。因此在文献集邮 中,树立正确的文献集邮观,及时正  相似文献   

20.
应用集邮学的具体框架集邮学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同时又不断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交叉,利用对方的营养丰富自己,从而出现了一批边缘学科。所有的边缘学科合而形成应用集邮学,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邮与社会(集邮社会学)集邮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集邮史表明,集邮既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影响,又反过来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作用和影响。集邮社会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其研究内容是十分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