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宁市的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改革工作总是走在全区前列,在全国也是小名气。今年该市在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改革又有大动作,其最受人关注的要数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实行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合二为一。(以下简称“两考合一”)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南宁市的中考与高中招生改革进展情况,促进新课程更好地实施,记者日前特约了南宁市教育局副局长潘永钟,请他就南宁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改革作个情况介绍。记者:首府今年为什么要实行初中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合一”?潘永钟:根据《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日前决定,2004年,在17个有首批初中毕业生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稳妥地推进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本次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为此,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单独命题,普通高中招生要单列计划、单独招生,以保证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教育部就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提出的指导意见规定:1.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减轻初中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地普遍将初中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简称“两考”)合并成一次考试。初中毕业考试是衡量初中生学业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毕业要求的水平考试;升学考试是以初中毕业生为对象的,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高中段各类学校招收合格新生的选拔性考试。由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考试性质和目标不同,这对“两考”合一的命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考试要求学科命题控制难度,体现基础性;而升学考试则要求试题保持一定的难度,有必要的区分度,对考生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适当拉开距离。对此,不少人的理解就是在一套试卷中要有足够的所谓“送分题”。  相似文献   

4.
一、试题特点2006年天津市初中生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且考试名称变更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与往年相比稳定中有变化,题目难度既满足毕业考试要求,又兼具区分度.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苏州市教育局积极改革初中招生办法。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今年市区初中招生取消了以往的升学考试或毕业会考。各小学毕业生在本校毕业考试合格,即可就近升入一般初中就学。重点中学的初中招生采取保送和推荐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即招生数20%的名额,由小学保送德智体皆优的学生,免试直升;其余80%的名额,由小学按3倍招生数推荐,参加考试,择优录取。  相似文献   

6.
《考试》2006,(9)
2006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初中毕业与升学制度进行改革,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由毕业考试、升学考试两部分组成,“两考”将分开进行。今年实验区的初中毕业考试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管理下由学校组织,其功能仅是确定学生是否有毕业资格,学生必须参加。升学考试即大家平日理解的“中考”,由省统一组织命题、统一制定评分标准、统一印制试卷,各实验区(城市市区由设区市  相似文献   

7.
2004年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厅[2004]2号),为首批17个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提出原则性意见。明确指出: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5,(10)
陕西省中考有重大改革,已在11个课改实验区、县率先进行。课改实验区2005年的高中招生以毕业成绩、升学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三项为主要依据进行录取,实行单独命题、单列计划、单独招生。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两部分。毕业考试由市县组织命题,各学校随学科教学进度组织实施,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类,即毕业考试成绩和学生平时成绩。其成绩呈现方式为等级制,等级按毕业考试成绩和学生平时成绩转换确定,其中毕业考试成绩占70%,学生平时成绩占30%。升学考试由省教育厅组织命题,成绩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教委决定,自2000年起,初中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实行分离,毕业考试在4月底进行,具体时间由县级教育部门自主确定,面向全体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仍定为每年的6月21、22日,主要面向升学深造的学生。从今年起,初中以县(市)为单位组织升学考试和录取,省部属中专招生指标下放到市,再由市将中专招生指标和跨县市招生的重点高中指标分解到县(市)。与此同时允许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从不参加升学考试的初中毕业生中直接招生,但招生工作必须在初中毕业考试后进行;允许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普通中专(警察和公务员类专业除外)…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是按照国家教育部教基[2005]2号文件“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展开的.文件要求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3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综观全国各地数十份中考化学卷和理化或理化生合卷,强烈地感悟到试卷出现了过去未曾有过的新特点和命题的新趋势.一、2005年中考化学试卷的特点1.中考是学业考试,考试目标定位明确教基[2005]2号文件明确指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简称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  相似文献   

11.
《宣武教育》2005,(4):45-45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2005年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强调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12.
农大明  曾哲  伍东波 《广西教育》2024,(1):28-33+78
2023年起,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为改变近年来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重实践、轻理论的现状,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回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什么考,依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一核二融三层四维”命题理论框架。“一核”即一个核心,指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立德树人、依标命题、素养立意、教学导向的命题指导思想为核心;“二融”即两种考试的融合,指的是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升学考试两种考试的融合;“三层”即三个层级,指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难度三个层级的命题要求;“四维”即四个维度,指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查的情境、知识、任务、思维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13.
“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这是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基本要求。那么,17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中考会发生哪些实质性的变化?如何理解这些变化的深层含义?我们特请来权威专家为您解析“三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考试》2004,(11)
2004年是中考改革不同寻常的一年,17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将有首批初中毕业生面临毕业和升学,“课程改革”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这两项改革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将实现“两改接轨”。因此,如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考试和招生制度体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部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项目组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评价课题组协调人、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贺斌,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畅谈了对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构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2005年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强调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16.
今年海淀的初中毕业生,考试科目可要多了点儿。昨天,记者从海淀教委获悉,从今年起,在初中毕业考试的英语科目中,除了进行听力测试外,首次被要求加考口语。新出台的《2005年海淀区初中毕业与高级中学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中规定,初中毕业考试分考试科目和考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两考分离势在必行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统考统招”制度已运行了10多年,在这个制度下,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合并一次进行,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一次性统一录取。拨乱反正、恢复招生考试后逐步建立起来的这个统考统招制度,对于全面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办好所有初中,保障高中阶段学校生源质量,减轻部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等方面曾有过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实行这一制度的10多年中,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的入学率提高了近30%,初中毕业生的合格率也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在郊县农村地区。近年来,上海市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整体改革都对中招中考制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与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教育部下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本次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在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1)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2)坚持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与高中招生挂钩;(3)进一步扩大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指导意见》还规定“学业考试的成绩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  相似文献   

19.
《南昌教育》2009,(10):35-36
一年一度的小学毕业考试落下大幕。今年,天津市改革初中招生制度,把60%的优质高中初中部的招生指标按比例分给每所小学,由各小学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向招生学校等额推荐,最终实现“小升初”全部免试入学。然而,一项要把小学生从“小升初”争战中解脱出来的新政,许多家长却不买账:缺少了可以量化的考试“硬杠杠”,推优标准如何保证科学公正?一些家长甚至表示,因为不配套,这样的改革实际变成了“不考学生、考家长”。  相似文献   

20.
日前,省教育厅专门下发通知,就我省2007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做出安排和部署,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至少50%的公助生招生指标平均分配到每所初中学校、全面建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分开进行,成为今年中考政策中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