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会爱就不会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必须不断提升师爱的层次,教育才能获得成功。师爱是寓教育之中的,教师要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中完善师爱,师爱才能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超越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是血缘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虽无血缘关系,但必须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因为师爱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学习好的、家庭富有的、家长有权的,那是对师爱的扭曲。师爱要做到对每个学生丹心一片,情深似海。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仁爱之情。仁而爱人,心里总想着别人,  相似文献   

3.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以师爱为本。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神圣职责的最具体、也是最崇高的体现。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教育就是从爱出发,师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那么,这种爱是如何体现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呢?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尚的、无私的、纯洁的爱,这种爱应受到世人的尊敬。但师爱不是一句口号,师爱体现在教师日常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中,"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式不对,也会让师爱蒙尘。一、爱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一次颁奖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了解学生,师爱就是盲目的。记得在那次班会上,我宣布要对成绩优异的同学进  相似文献   

5.
姜海龙 《考试周刊》2011,(15):207-208
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令人崇敬的师德之魂,是师德的核心。这种爱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是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神圣的。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有良好的师德,而师爱则是师德之魂。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需要爱,而爱的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即师爱。那么,教师应如何把握正确的师爱呢?一、正确的师爱应是无私的  相似文献   

7.
教师几十年的春秋,埋首教案,驻足课堂,默默无闻。别无所求,是什么给了教师永不衰竭的原动力呢?不是别的,正是对学生深沉真挚地爱——师爱。师爱是纯洁的、高尚的、伟大的,师爱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立志进取,师爱能使学生像天使般的快乐成长;师爱也能使失足的学生振作起来,重新做人。因此,人们说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这是不少教育家对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和热爱自己的学生,托尔斯泰就曾经这样说:"教师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教师。"  相似文献   

9.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于教师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衡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主要表现在他是否爱生上。因为学生只有感受到师爱,才能接受教育,才能不断进步。“师爱”应该来自于每位教师许多优秀的教师、班主任都是热爱学生的典范。然而,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自觉地爱生。有的教师认为“爱生是班主任的事,与我无关”。事实上,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好的教育。“师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尊重、信任教师。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和帮助,才会产生自觉学习、遵守纪律的积极性,他们的智力、情感、品质才会得到进一…  相似文献   

11.
师爱是学校德育永恒的主题。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以毛蓓蕾老师的“大爱精神”为典范,倡导全体教师要以做好教育服务为第一宗旨,坚持把宽广博大的爱施予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始终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情感。“大爱精神”已成为三中心小学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逐步探索出一套学校德育发展的新路子——少先队工作自动化、家庭教育课程化、课堂渗透体验化、优质资源整合化以及品牌特色辐射化。  相似文献   

12.
课改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 ,以爱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需要。师爱是学生普遍的一种积极的心理需要 ,也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关键。师生双方的“爱”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爱学生既是班主任一种职业高尚品质的表现,也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只有用爱,才能凝聚起班集体,体现出班级管理的魅力。在班级教育与管理中教师学无止境,是师爱来源;为人师表,是师爱基础;宽容博爱,是师爱的关键;要因人施爱,对后进生、中等生、优等生分别给以"偏爱"、关爱和严爱。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师爱的智慧是教师在一定文化环境下,在其智力与知识的基础上,经由"爱"的经验与实践而习得的一种"爱"的综合心理素质、文化品性、思想观念及其行为倾向。主要包括爱的认知、爱的情感、爱的意向,以及在遵守爱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过程中所形成的爱的思想和境界。建构大学教师爱的智慧,为完善情感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并推动其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丰富教师发展的内涵,提高教师发展能力,更深入地开发教师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高质量融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从对重庆市南岸区几所中学的抽样调查可以看出,中学生爱情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教育理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转变观念,不仅在学业上把学生培养成才,而且应该将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引导学生移情升华,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  相似文献   

16.
传统师范教育只是一种培养目标单一的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这种教育忽视了对人的心灵、生命的全面关爱。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职业教育不能凌驾于教育规律之上,师范教育必须树立“生命”、“大学”、“创新”、“终身”、“质量”等意识,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改革的根本转向在于从教师职业教育的外在指向转向教育者自身,转向教育中真实而整体的人。关爱职业必须转向关爱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育工作是人类最崇高的职业,教师的任务艰巨而神圣,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优秀严谨的内心品质,魅力十足的外在气质,以及情谊浓厚的师爱。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知识的海洋,只有让师爱导航载舟,学生才能抵达教育彼岸。  相似文献   

18.
于希勇  车广吉 《中国德育》2007,2(7):7-10,68
在爱智中育德,就是教师以育德为宗旨,将爱智贯穿于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的道德智慧得到勃发、撞击和共享。爱智是育德的途径;育德是爱智的鹄的。  相似文献   

19.
师爱为师德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爱为师德之本 ,师爱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 ,师爱是兴趣、是真诚、是责任、是奉献 ;师爱以“五爱”为前提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独特品质 ;师爱是教学相长的助动器。  相似文献   

20.
生活在物质至上的时代,科技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精神教育却越来越被冷落。当下的教育忽视学生的精神塑造,易导致反精神教育的盛行。精神教育的实现需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教师应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精神发展;大学教育在保证学生自由学习的同时,还应给予教师教学的自由;精神教育需选择经典文化作为教学内容;师生间的爱贯穿前面三个基本条件及精神教育的始终,是其实现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