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延杰<诗品注>于1927年由开明书局出版以后,即受到同行学者的严厉批评.1961年,作者在旧注的基础上作了较全面的修订,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排印行.以后,又不断重版.但它仍是一本错误颇多,很不规范的著作.似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样的代表国家水准的出版单位,若再不断印行这样的著作也就不合"改革开放"的时宜了.因此,人文版<诗品注>应当重作.新版<诗品注>的主要问题有三第一是注释的讹误疏漏;第二是文献征引的不合规范;第三是文字校勘的疏失.新的<诗品注>本,应当在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纠正这些错误.  相似文献   

2.
刘善经<四声指归>、<梁书·钟嵘传>、<南史>、<钟嵘传>和<丘迟传>所录钟嵘<诗品>资料与宋元以后刊行的<诗品>相比,有其无可比拟的文献价值,尤其是<梁书·钟嵘传>所录为完整的一篇<诗品序>,研究价值尤高.然而在实际的<诗品>研究中,往往存在用后来版本的文字判定隋、唐初人所录为讹误的颠倒是非的情况.这应引起人们对隋、唐初人所录<诗品>资料的足够重视,希望能够在更加接近<诗品>原来文献面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这一中国古代诗歌批评名著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滋味"说为中心,考察了钟嵘<诗品>和印度<舞论>在使用这一概念时的相近性,认为<德国所藏敦煌吐鲁番出土梵文文献>中的<诗律考辨>为我们解读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在此基础上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的推论<舞论>中的一些重要观点是钟嵘<诗品>"滋味"说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钟嵘<诗品>序文集中表述其诗歌理论,是钟嵘诗论精华之所在,历来存在的疑难问题不少.本文就<诗品中·序>的疑难问题试加辨说,当有助于<诗品>研究与钟嵘诗论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5.
<诗品>谢灵运条引<异苑>提到"钱塘杜明师"其人,在现有的出版物中,大抵有五种意见①杜子恭;②杜炅字子恭;③杜蓦字叔恭;④杜炅字子恭、杜昺字叔恭并非一人;⑤杜炅字子恭、杜昺字叔恭为一个人.因此,杜明师成了文学史、道教史上的一个谜.本文从史讳学的角度,揭开了这个谜底,杜明师名昺字子恭.唐高祖李渊之父名昞,为避其讳,改杜昺为杜炅,或迳称其字.<宋书>、<洞仙传>,<道学传>、<南齐书>撰于唐朝前,原本不当避唐讳,今本乃唐人所改.宋以后的著作,有的改回,有的沿用,遂成混乱.古书上的杜昺、杜炅、杜子恭、杜叔恭、杜恭实为一人,即杜明师.  相似文献   

6.
钟嵘<诗品>序文集中表述其诗歌理论,是钟嵘诗论精华所在.<诗品>序文和诗评,历来存在的疑难问题不少,乃钟嵘<诗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序文形式与内容两方面试加辨说,有助于钟嵘诗论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7.
今人对张载<正蒙>多视之为一种论天道的宇宙论.船山则不然.他的<正蒙注>明显地注重其人道论的意义,他在<正蒙注·太和篇>、<乾称篇>及<正蒙注>序等注、论中对<正蒙>大义作了明确的说明.这种说明是船山对自己思想的说明,其思想主题可归结为"原始终以立中道","贞生死以明善恶","存神尽性以全归本体",旨在"希张横渠之正学",寻找儒学正统以排佛老而正人心.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距今年代久远,由于传抄转刻、战乱兵火等历史原因,今本难免有所错讹.本文仅就曹操注本<孙子>与宋人注本<武经七书·孙子>中的两处疑误加以矫正.  相似文献   

9.
钟嵘的<诗品>树立了设"品第"、"显优劣"的批评意识,综合采用了"溯流别"的历史比较方法、以人品看诗品的历史传记方法、用形象说诗的品喻方法、摘句为评等多种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0.
&lt;左传&gt;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家杰作,晋杜预注的&lt;左传&gt;可谓功不可没,然杜注千虑一失也在所难免.本文运用训诂学、考据学的方法举二三例以证之.一“夷射姑旋焉“中的“旋“是“小便“吗?二“僖公十五年……秦穆姬属贾君焉……晋侯于贾君……“.贾君为谁?  相似文献   

11.
<三国志平话>是说书艺人讲说三国故事的底本,它在罗贯中生活的那个时代出版,因此,罗贯中如果创作<三国演义>应当借鉴此书.但从<平话>的内容看,三国故事在元末明初还不够成熟,罗贯中不能从中借鉴到什么东西.所以,他在当时还没有成熟的长篇小说和小说理论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没有条件因此也不可能创作出这样一部杰作来.<三国演义>应当是宋元至明中叶的说书艺人们世代累积不断创造出来的,并不是由某一个人创作而成.  相似文献   

12.
钟嵘<诗品·序>"永嘉时,贵黄老"之"黄老",学术界一般将其等同于道家学说.汪春泓先生另立新说,以为其所指乃无为而治的为政方略.实际上,从<诗品>自身,可知"永嘉"的时代断限存在明显的失误,难以作为立论的根据.而魏晋以降各家所用"黄老",亦多属道家或道教.因此,似无必要推翻学界的通行观点.  相似文献   

13.
李炳钦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2):52-54,6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理论新闻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1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和<新闻学概论>是汲纳了当时最新研究成果的两本新闻理论著作.前者偏重于"史",后者偏重于基础理论的建构.该文对这两部著作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14.
最早的<庾子山集>20卷,成于庾信生前的北周大象元年(579),由宇文逌编辑.<北史>、新旧<唐书>、<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均有20卷本的目录记载,<隋书>及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则有21卷的记载,但原本已佚.流传至今的有明清以后学者编刻的14种版本,分为相同的、有较肯定影响的以及有不完全肯定影响的三种版本体系.  相似文献   

15.
汉代司马迁的古文名篇<报任安书>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其中有些词语不好理解,解释分歧或错误.结合古代汉语和其他文献资料,考察辨析和厘正文中5条词语,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1996年1月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的<文白对照刘伯温全书>译本,和2002年12月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的<郁离子>译本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原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7.
禹乐<九歌>之九本非数字,而是禹族龙蛇图腾.<九歌>本是龙歌--禹族祭祀图腾、宗神之歌;夏后禹时升格为"天帝乐",夏启"窃以下用".夏<九歌>南辕北辙周<九歌>--托古隆礼之赝品;楚<九歌>--原始巫歌之余韵.  相似文献   

18.
<扬之水>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是<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和<唐风·扬之水>.<孔子诗论>第十七简"<扬之水>其爱妇悡"句中的<扬之水>应是总括这三首<扬之水>,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古代字书<小尔雅>以词条为单位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20.
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提出的<夏商周年表>,可推定舜崩于公元前2074年左右.据<尚书·尧典>纪年文例,知<史记>"用事二十年"说有误.因尧丧三年处理不当,孔传、孔疏的"三十在位"说亦有不妥.因定舜崩年82岁.根据杨希枚先生三年丧礼原本带有考验新王的性质的新说,细算<今本竹书纪年>的夏代纪年数,知王国维<疏证>有三处失误,因定虞夏时代实行过"丧毕即位"制和"三足年丧礼".最后据上述结论,推定舜帝大事公历纪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