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常识,但你是否知道,减少吸烟量和毫无节制地猛吸烟对你的身体危害有什么差别吗?  相似文献   

2.
一种测定尿中尼古丁含量的方法能帮助那些身怀有孕的妇女减少吸烟量,甚至能让她们中的某些人彻底戒烟.这个测试使用一种特殊试纸.如果一个人吸烟,他的尿里含有尼古丁.那么蘸了尿液的试纸就会变成粉红色。格林罕姆·库珀说:“患者在那里.亲眼看着这些变化.这一点对于要戒烟的人来说十分重要。”库珀是伯明翰大学沃弗森技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是他发明了这个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美国研究人员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烟民可以注射“吸烟疫苗”,对尼古丁产生免疫力。这样,他们将无法在吸烟时体会到任何乐趣,从而很快戒烟。  相似文献   

4.
<正>"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专业化戒烟干预。"国家卫生计生委5月15日在其网站上发布的《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再次强调这一观点。这是官方第二次正式发布的临床戒烟指南。新版《指南》主要执笔者之一、中日友好医院烟草病学研究暨临床戒烟中心负责人肖丹教授说,许多烟民明知吸烟危害并有戒烟意愿,但难以戒断,甚至在罹患吸烟相关疾病后仍不能戒烟。而专业化的戒烟干预可帮助缓解戒断症状,解决戒烟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5.
雷坤  黎蘅 《科学与文化》2007,(10):42-43
吸烟有什么危害?其实不管是小学生还是老烟民,绝大多数人都会联想起咳嗽、肺癌。但奇怪的是,虽然关于吸烟的危害,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说出几样,可一提到戒烟,很多老烟民都会不以为然,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但不吸烟危害更大"。为了证明吸  相似文献   

6.
新知     
《科学与文化》2007,(4):18-19
“戒烟开关”可控制吸烟欲望美国科学家发现人脑内一种被称作脑岛的结构可以像开关一样控制人的吸烟欲望。脑岛大小相当于一枚硬币,负责接收身体其他部位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转换成饥饿、痛苦或渴望等感觉。当人的脑岛受损后人就不再有  相似文献   

7.
正有种化学物质神秘而强大,它循着血液周游全身,它调节机能影响行为,它的作用巨大超乎想象。你能想象到它是什么吗?这种神奇的化学物质,由腺体分泌,借血液循环,进入五脏六腑骨骼肌肉,几乎控制身体的一切行为,比如长高长胖,变老变矮,冲动安静,甚至睡觉心跳。这就是荷尔蒙。它如今已经尽人皆知,然而20世纪以前,科学家还不知道它。19世纪中叶,科学家通过解剖发现它,但很长时间不清楚它有什么用。尽管不知道它,但人类却无意中利用了它,长达千年之久。大约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03,(19):27-27
戒烟糖、老玉米,还是“吸烟有害健康”的醒目标语?英国科学家说,掌上电脑的小屏幕上迅速闪烁的简单图片,也有可能成为一种帮助戒烟的手段。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在于曼彻斯特附近举行的英国科学节上报告说,他们的一项试验表明,让烟瘾发作的人观看迅速闪烁的简单图片,能够降低他们对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进步与科技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在享受科学成果时是否会想到,许多发明是科学家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换来的,甚至许多科学家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用身体研究消化过程的科学家斯帕兰让尼(1729~1799)是意大利生物学家。他研究动物和人的消化过程。他首先引入"消化液"一词,认为消化  相似文献   

10.
谁都知道,吸烟不但有害身体健康,还污染环境影响他人的健康,但这一坏习惯形成后又很难戒掉.因此,我们不妨顺其自然,研制一种能中和尼古丁的药丸.即当吸烟者或被动吸烟者吃入药丸后,能把体内的尼古丁中和掉,使吸烟不影响健康.据初步验证,有一种野生植物汁液有这种作用.当蛇吃入尼古丁后会马上死亡,可是在它的头部涂上这种植物的汁液后又马上复活.如果这一设想能实现,国家不但能从烟草生产中取得较大经济收入,还能从药丸生产中取得较大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1.
戒烟好处多     
吸烟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一害自己,二害他人。据统计资料,世界每年因吸烟引起疾病死亡的有300万人,每10秒钟就有1人因吸烟而丧命。鉴于吸烟的严重危害,现在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公共场所已禁止吸烟。为了个人和他人的健康,戒烟已成为当务之急。戒烟后到底有什么好处?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正>让人不上瘾的香烟可行吗?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推出一项全面控烟新计划,重点是把香烟中尼古丁含量降低至非成瘾性水平,但含量究竟低至何种程度还没有确定。此前,研究人员曾使用通过基因工程制作出的专用香烟进行实验,其尼古丁含量为每千克0.4~15.8毫克不等,最高水平与传统香烟的上限齐平。参与实验的不愿戒烟的吸烟者会被观察行为变化,还被问卷调查,以评估成瘾程度。结果  相似文献   

13.
正人们都知道,要想减肥,绕不开"管住嘴,迈开腿"这条经典道路。但很多刚刚开始通过运动减肥的朋友都会"纠结"一件事:为什么开始运动之后,同样的饮食,体重反而增加了呢?身体成分和减肥目标"为何运动之后体重反增?"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先要从身体成分和减肥目标说起。人人都知道,用体重秤可以称出自己的重量,但"体重"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恐怕很多人就没有仔细想过了。那些体重秤上的数字其实是由人体以下几部分组成的:骨骼、肌  相似文献   

14.
<正>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各种道听途说或权威的健康建议。但是,这些建议是否真的科学呢?不妨来看看下面这几个口口相传的健康"真理"是否属实。身体需要排毒?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毒"的世界,即使你什么都不做,即使是一呼一吸间,重金属就被你"卷"进了身体里,就更别说我们一日三餐吃进去的"污染"和"毒  相似文献   

15.
正加薪有助于戒烟?婚礼送份子钱有数学公式?苍蝇为何总在"搓手"……4月9日在杭州颁奖的第五届菠萝科学奖,风格延续了以往的搞笑和无厘头,但不变的还是科学家对好奇心和科学传播过程的关注。你是否常常在拥挤的电梯间、办公间闻到一阵耐人寻味的异香,抬起头却发现每个人都镇定自若,假装没事发生过?天津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的李吉功发明了异味追踪器,可针对室外时变气流环境,物理奖:到底是谁放了屁  相似文献   

16.
你的听力怎么样?足够灵敏吗?不过,如果要你听到自己身体内部发出的生物学喧闹声,恐怕再灵敏的耳朵也是办不到的。然而,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人工耳——纳米耳,它的敏锐度是你闻所未闻的,以致能够把两个细胞所发出的噪声分辨开来。  相似文献   

17.
<正>当你说"我"这个词时,你很清楚你是在指自己。这是最为清楚的概念,人大约开始说话时就明白了。真是这样吗?当你停下来仔细想想"我"的含义,事情就会变得怪异起来。我们不妨就来试一试。"我"是指身体吗?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就等价于这个身躯本身。身体理论认为,有了身体,才有了你。如果你的身体不工作了,你就死了,你就没有了。这听起来很合理,但经得起严密的推敲吗?  相似文献   

18.
林密 《百科知识》2008,(1):38-39
吸烟对己对人都有害处。今天对吸烟者来说,戒烟又增添了一些好处。而这些好处都在提示,远离烟草,你的身体从里到外将会有焕然一新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正在迅速地"拟人化",人工智能或许将很快超越人类智慧。到时候,科幻小说中见面先问"你是不是自然人"的对白,也许将成为现实。发表在新一期《自然生物科技》上的一篇学术论文称,麻省理工大学的科学家,用一根人造纤维"接通"了人脑和电脑,可以将光学信号和药物直接传到大脑,并用电脑记录大脑神经行为。此举在科技界引发讨论,随着人脑和电脑的联通,人体是否也将成为"机器思想"或"人工智能"的外部设备?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吗?     
<正>为什么有些人吸烟却长寿?吸烟有害健康已成共识,但用这个理由去劝一些人戒烟时,他们总会举出例子说,某某长年吸烟却活了100岁。一项最新研究专门分析了一些长年吸烟却长寿的人的基因组,发现他们体内存在与常人不同的基因变异。科学研究发现,在那些吸烟但又长寿的人的基因组里,存在215处单核苷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