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运用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他者”理论,分析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两则经典童话《海的女儿》和《野天鹅》,探讨女性角色在经典童话中的地位,对安徒生童话进行解读会发现:许多经典童话被打上了男权文化的烙印,在实质上体现了男权文化的意识形态,传达了男权文化社会中所期待及规约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在世界各地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已被人们翻译成多种语言和多个版本。本文从《安徒生童话》英译版本的词汇层面去分析其文体特征,继而感受译作中所用词汇的诗意美。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我们都喜欢读童话。童话是大家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源于古代的神话和传说,通过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幻想和夸张来编写故事。语言生动浅显,一般采取拟人的手法。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无论是动物、植物、普通人,还是本来没有生命的静物,都具备情感和生命。除了在课本里学到了一些童话,你们一定还在课外阅读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中国当代的童话作品吧?这些童话呀,是我们成长必需的营养呢。我们可不可以像安徒生、郑渊洁那样写出自己的童话故事呢?我觉得,我们都能行!今天,陈老师就和同学们谈谈怎样学习写童话。  相似文献   

4.
《阅读》2012,(3):F0003-F0003
安徒生(1105-1875),著名童话作家,出生于丹麦奥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自幼酷爱文学。他创作的文学作品种类很多,而犹以童话闻名于世。他的童话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至今还为世界上众多儿童和成年人所传诵。 2005年6月1日,我国邮政部发行《安徒生童话》特种邮票1套5枚,分别是:《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志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我们将在本期和下一期带领同学们欣赏这套系列邮票。  相似文献   

5.
李慧 《阅读》2007,(4):6-8
同学们,提起童话,我们自然就会想起丹麦作家安徒生,想起《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我们还会想起德国作家格林兄弟,想起《白雪公主》《青蛙王子》《小红帽》……直至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童话从脚底下的泥土地里,终于冒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童话人物——稻草人,中国文学的园地里,终于诞生了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叶圣陶。这位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童话第一人”,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成为我国第一部童话集。在暖暖的春风里,在融融的春日下,让我们放飞心灵,一起来读一读《稻草人》吧,那朴素自然的风格,那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得叶圣陶童话既有安徒生式的诗情画意,又有本土文化的质朴纯真,定会让我们得到爱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6.
书虫T型台     
《阅读》2013,(5):F0002-F0002
书是我的好朋友,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捧上一本细细品读。《安徒生童话》《绿野仙踪》《碧玉蝈蝈》将我带入一个个神奇的世界,让我明白许多深刻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失踪的鼻子     
《阅读》2007,(6)
提起童话,大家自然会想到安徒生、格林兄弟。其实,在意大利,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童话大师,他的名字叫罗大里。罗大里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儿童文学家之一。长期担任记者和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一生为儿童写了大量的作品。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他的很多作品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陪伴全世界的儿童成长。让我们一道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  相似文献   

8.
罗大里 《阅读》2007,(6):9-10
提起童话,大家自然会想到安徒生、格林兄弟。其实,在意大利,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童话大师,他的名字叫罗大里。 罗大里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儿童文学家之一。长期担任记者和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一生为儿童写了大量的作品。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他的很多作品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陪伴全世界的儿童成长。让我们一道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吴文喜  吴根元 《阅读》2006,(10):F0003-F0003
一年一度的“诗韵莫小”校园学艺术节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气势磅礴的艺术节开幕式令我们心旌为之摇荡;优美清新的“经典诵读”出古人今,是人性光辉的感受:“寻找《安徒生童话》阅读伙伴读书联谊活动”、““草房子》读书报告会”让我们这些小书虫心心相印;  相似文献   

10.
《阅读》2005,(4)
嗨!大家好!叮当姐姐能够与你相聚在盎然的春意中,是多么快乐、惬意!在这绿色葱茏,满是生机又饱含怀想的四月里,叮当姐姐不由得想起一个人,他虽然诞生并生活在遥远的国度———丹麦,但他创作的童话故事却流传世界,经久不衰!不用多说你一定知道,他,就是深受人们尊敬和喜爱的童话大师———安徒生。今年是安徒生爷爷诞辰200周年,为此,叮当姐姐特别约请了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安武林叔叔,安叔叔富有理性和智慧的语言,将引领我们追忆大师,重温经典。  相似文献   

11.
李慧 《阅读》2012,(12):1
很久很久以前,那个伟大的安徒生在他的童话里面写道:每一个生命在降临到这个世上之前,都曾经是天空的孩子,被风轻轻地吹着,送到一朵朵花的蕊中沉睡,于是当他降生以后,他的生命里面就浸染着这朵花的香味。那可能是一朵兰花,一朵蒲公英,一朵玫瑰花。或者,是一朵樱花。等到降生以后,这些小家伙也许根本就记不起自己最初是躺  相似文献   

12.
书虫T型台     
《阅读》2013,(6):2
书是我的好朋友,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捧上一本细细品读。《安徒生童话》《绿野仙踪》《碧玉蝈蝈》将我带入一个个神奇的世界,让我明白许多深刻的道理;《十万个为什么》《中华成语故事》让我增长见识、明辨是非。书里面还藏着很多优美的句子,我喜欢用笔把它们划下来,细细地读一读,再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我爱看书,就像老鼠爱大米,鱼儿爱大海,小鸟爱蓝天。  相似文献   

13.
书呆子     
陈昭沁 《阅读》2013,(10):27-27
一读起书.我就会忘记周围的一切。 有一次,我在房间里专心致志地看着《安徒生童话选》。奶奶要出去买菜,就大声说:“昭昭,看好炉子上烧的粥,我马上回来。"我一边看书一边说:“好的,您放心吧!”我捧着书继续津津有味地看着,眼前一会儿浮现出两个骗子正在小声嘀咕着什么.一会儿又浮现出皇帝竞光着身子大摇大摆地走在大街上……  相似文献   

14.
吴丹妮 《阅读》2016,(Z2):51
也许受妈妈的影响,小时候我喜欢听妈妈讲故事,还清楚地记得《三个和尚》《狼外婆》《孙悟空大闹天宫》等故事情节。到了一年级,我学着自己看书,先看一些有文字的图画书;到了二年级,又看一些带拼音的和不带拼音的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有时问大人,有时自己查字典。书中精彩有趣的故事,吸引着我。今年我看了好多书,有《一百条裙子》《安徒生童话》《爷爷一定有办法》……有时我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同伴听,讲给家人听,大家都夸我。  相似文献   

15.
读书真好     
胡晨洋 《阅读》2013,(6):24-25
书,一直是我的"好朋友"。小时候,每天晚上妈妈都会捧着书给我讲睡前故事。《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那些迷人的故事都从书中走来和我作伴,在甜甜的梦乡中,我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拥有了无所不能的魔戒;我听到美人鱼重新拥有的动人歌声,她又重新和姐妹们团聚;我喝着下午茶听爱丽丝介绍她在仙境中的传奇经历……书就像一列阅读快车,带着我四处旅行。在旅行中我结识了憨厚的北极熊、动作敏捷的金钱豹、黑白相间的非洲斑马、有着"万兽之王"称号的狮子和温顺奇特的考拉……当列车靠站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虽然没有"童话"这个名称,但很早就有了实际上的"童话",即民间童话。探寻我国童话的发展之路,会发现它经历了长达5000年漫长而坎坷的自发阶段之后,在20世纪初开始觉醒,通过确立"童话"词汇、翻译引介西欧童话和整理民间童话,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迅速发展,走上自觉的创作之路,并于30年代日臻成熟。奠定了新中国童话繁荣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刘咏春 《阅读》2015,(4):9-11
好的童话既有意思,更有意味。我们在读童话的时候,不仅要读懂童话的意思,更要感悟童话的意味。童话的意思人人都能看得见,但"意味"隐藏在"意思"背后,很难被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读懂了童话,但其实我们只是读懂了童话的意思,而童话的意味我们并没有理解。所以,好的童话一定会让人"想了又想"。在这次的活动中,周益民老师给大家呈现的三篇童话故事,如果没有"想了又想",学生可能不会明白:真正的好声音,一定  相似文献   

18.
话题一,审思童话的审美功能:"童话美",美在哪?刘咏春:说到童话,作家曹文轩先生曾说:"童话的审美功能是其它文体所无法取代的。"那我想问一问在座的各位老师,童话带给你哪些美的享受?徐巧梅(观点:童话美在对世界纯真地描述):今天,周老师带我们回到了童年。仔细阅读童话,我们会发现很多美。首先,童话美在故事情节。童话故事一般在情节向前发展时总会出现波折,时而舒  相似文献   

19.
童话尤其是东方童话历来不受大众和研究者的重视,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童话完全来自近代西方,东方没有自己的童话。本文试以印度、阿拉伯、日本、中国几个有代表性的东方国家和地区为例,简单回望东方童话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流变及其原因,反映童话在东方发展的几个历史侧面。  相似文献   

20.
王尔德的童话在世界童话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他追求美的生活方式和唯美的艺术观,书写美的事物与形象,用美的语言营造出唯美的童话意境。而其娴熟的反讽技巧又在其童话框架中折射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独特见解及对当时社会的无情批判,使其童话流露出一种悲剧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