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国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曾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问世。美国作家海明威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39遍才满意;他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了200遍,才最后付印。大作家尚且如此重视修改自己的文章,中学生应当反复修改作文,从中悟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的道理,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说起修改作文,很多人都觉得这仅仅是教师的职责。其实不然,《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要让学生参与作文修改。让学生自觉地、快乐而非被迫地加入修改的阵营,有助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写作教学中做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作文修改作为学生习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学生对习作重新认识、重新发现和重新创造的过程。所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老师很有必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意识、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学生难写,老师难批。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修改作文提出的要求来看,修改作文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本文就习作修改提出三个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作修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7)评价建议的写作评价中把“重视对作修改的评价”单列一条,并对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作了具体阐释。然而,只给学生作以一次性评价,而不注重要求学生对其作做反复修改、重作,仍是当前多数中学语教师在作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作训练的有效运作,切实提高中学生作能力和水平,我们提倡中学生作的“重作”。  相似文献   

6.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然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作前指导,轻作后评改,就是在作文评价中,也是重成绩评定,轻讲评修改。习作评改的缺失或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积极习作心理的形成和小学作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7.
王桂兰 《宁夏教育》2006,(11):27-2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它强调了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重要意义,把修改后作文的完善看成更高起点的加油站,给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互动修改环境,让学生在开放、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小学生习作的评改,是习作指导的重要环节,也可以说是小学生习作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训练,培养自改能力,是使他们实现习作能力和水平提高的一条主要途径,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然而,在教学第一线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修改作文训练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落实,习作中不少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而这些一再出现的问题,有的教师批改时根本就没有指出,有的即使指出,学生也没有按要求修改。这种淡化、甚至忽视学生习作修改训练的现象,必然影响和制约学生写作能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湖南隆回一中举行千禧年环保征文,参赛学生3000余人,高一265班王希同志的《辰河,何日恢复你的美丽》一文一举夺魁。3月7日发表在《语文周报》(高中版)第一版。殊不知,该文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认真的修改和完善。[第一稿]关于辰河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王希为了让人们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保护母亲河,我对辰河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美食VS作文     
今天跟学生讲起作文时,感觉还是有很多学生在修改方面迷迷糊糊的,不知道该从哪些地方进行修改,居然还有一个学生朝窗外偷偷地瞧了一眼。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那么,怎样修改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4.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现在,传统的精批细改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就要  相似文献   

15.
一篇好文章既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修改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以教师要重视修改这个环节,要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要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师要常抓不怠,使学生常练不懈,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使他们的写作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修改文章本质上就是修改思想,让它变得更完美、更准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习作教学应注重取材、立意、构思、起草、修改等环节。因此,文章作者立足于农村小学阶段学生习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策略,旨在唤醒学生“我要改”的内驱力,进而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习作能力,实现语文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一、起步作文,为什么"赏"1.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改"的低效性打开朱作仁老师著的《语文教学心理学》一书,细细品读一番,不难找到这样的论述:低年级儿童修改作文的特点主要是抄录和重写,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初稿和定稿一样地整洁。可见,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孩子修改自己的习作有多低效。既然这样,教师又何苦急着逼迫学生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呢?  相似文献   

18.
对于作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老先生曾言:"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作文的修改权归还给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顺应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文章不厌百回改。自我修改方显才,在指导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中,我尝到了甜头。避免了精批细改却劳而无功的做法,学生也增长了写作能力。下面是我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学生要能做到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整齐,书写规范、整洁。"然而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却是:语文教师把习作要求读读,再找几篇范文读读,然后便让学生打一下草稿,就草草结束。结果教师花了大量时间去修改错别字和病句,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