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公众如何看待中国?这个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中国学者和决策者的关注,成为国内中美关系研究领域的一个亮点。原因有三:第一,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下,民意往往对政府决策有显著影响。知道了美国公众对中国的看法,我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美国对华政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涉藏报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传媒最发达的国家,其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美国国内,大众传媒被称为除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权力”。可见,大众传媒对美国的公众舆论以及国会决策的影响力不可低估。由此可以推知,美国传媒的涉藏报道对国会与公众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纽约时报》1999-2001年问的涉藏报道为例,对此予以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3.
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球性公共议题,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政府、媒体NGO和公众的关注。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超出了单纯的环境范畴,成为关涉各国切身利益与发展空间的重大政治话题,并由此形成了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媒体、NGO等利益相关体之间错综复杂、相互交汇的国家间的利益博弈和国际间的舆论斗争。要在这样的充满矛盾与斗争的利益博弈平台和国际舆论阵地上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塑造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引入增值税的探索 1983年.查里斯·高尔文在讨论增加国防开支预算问题时提出向美国公众开征增值税的一条途径是说服他们相信对所有的采购活动开征10%的增值税可以筹集国防资金,实现预算平衡。这实际上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开征增值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婷 《职业圈》2012,(6):119-120
美国对引入增值税的探索 1983年.查里斯·高尔文在讨论增加国防开支预算问题时提出向美国公众开征增值税的一条途径是说服他们相信对所有的采购活动开征10%的增值税可以筹集国防资金,实现预算平衡。这实际上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开征增值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坎昆召开的第1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美两国的能源和环境政策都备受瞩目,而美国的政策正是来自于被《时代》周刊等美国媒体誉为奥巴马政府的绿色“梦之队”的能源和环境核心决策层。这个决策层由6位成员组成。  相似文献   

7.
美国大选,无论是在美国国内层面,还是在国际层面,都举世瞩目,选举结果将直接影响美国在未来四年的政策走向。从预选到新总统宣誓就职,选举历时一年,竞选人之间要通过大量的辩论、访谈、演讲等将其观点呈现给公众,涉及内政、外交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南海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东南亚部分国家与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属海域的岛屿主权归属和航海权益上的争议,而是更多地体现为在亚太格局变化的过程中域外国家,特别是美国与中国在亚太地区国家利益和战略的碰撞。一直以来,美国主流报刊关于南海问题的新闻报道和舆论传播不但影响国际公众对南海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而且关系到中国维护南海主权的国际舆论安全形势。自美国高调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美国主流  相似文献   

9.
这两年的国际气候会议为中国民众做了很好的环境与气候变化知识的普及,而公众的广泛关注又反过来促使中国媒体普遍加强了环境与气候变化报道。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中国人都以为,美国社会崇尚个性解放、言论自由,所以在公众场合,大家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什么可禁忌和顾虑的。在美国生活时间长了,你才会发现,达种看法其实大错特错;美国人不仅在言谈举止中处处需要“讲政治”,而且这“政治”的讲法也更加微妙、更有管控性。  相似文献   

11.
美国驻华使馆自2009年3月起开通了以中文为主要传播语言的博客和微博平台,成为各外国驻华使馆中利用社交媒体践行公共外交的最早行动者之一。我们对美国驻华使馆微博博客的分析发现:让中国公众更加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尤其是核心价值观是美国使馆微博外交的重要使命;从中国公众的关注点出发整合美国文化资源、利用重大事件所吸引的注意力资源、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不通过WTO促进全球贸易,而越来越多地推动南北美洲之间地区贸易,是美国谋求经济上的全球霸权,在国际经贸领域所实施的战略思想的转移.文章从世界范围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态势与美国的务实贸易政策;美国推进组建FTAA所做的努力与战略构想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虽然国内外学界业界普遍将美国媒体视为全球最具权威性与公信力、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机构,但在重大事件和敏感问题的国际新闻报道中,一些美国媒体的价值选择与舆论倾向始终以其国家利益为最终考量。诚然,《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证了美国媒体免于政治权力干涉的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但它却并没有规定媒体和政治权力之间究竟要保持什么样的关系,也没有规定政治权力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影响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中,大部分美国媒体往往对美国政府既定的外交、国防等主流论调予以支持及认同,只会在某些涉内政的细节上提出批评和异议。从2020年美国媒体涉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涉香港暴乱报道等都能明显看出,一些美国媒体对类似事件的报道经常因国家利益站位而背弃了新闻的客观公正,大肆采取双重标准,继而服务于军事战争、意识形态斗争以及国际战略等的需要。研究发现,其双重标准主要表现在议程设置、话题选择、文本叙事、报道态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公共外交以外国公众为对象,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作为与外国公众对话的另一端,除应当拥有一个广泛、高效的运作体系外,还应当具有人格化的机能、进行人格化的呈现。关于公共外交行为主体人格化呈现的建设实例,我们可以把眼光投向大洋彼岸——美国,在数万亿美元的投入之下,其数十年的公共外交实践有着可供我们思考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2016年7月底,美国纽约房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和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分别获得共和党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近年来,在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浪潮兴起的背景下,对国内就业、经济形势产生重大影响的贸易问题成为外交政策中突出的问题,指责中国采取“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对美国制造业和中产阶级造成冲击的言论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16.
《对外大传播》2007,(1):35-35
伊拉克战争进行到现在使美国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美国军方与国会在增兵与撤军问题上意见不一。美国将宣布对伊拉克采取新政策,以寻求双方温和派的支持。但据美国一位前官员说,“也许任何策略都为时过晚了。”  相似文献   

17.
李德怀 《职业圈》2008,(34):14-15
美国的企业自诩不凡,多以自己拥有所谓的先进文化和道德为自豪,他们处处高人一头,傲陧得毫无道理,在处理问题时十分霸道。 众所周知,美国企业总是以宣扬美国文化而自豪。因此,他们总是以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去检验别人、评价别人,衡量世界。  相似文献   

18.
美国自然环境最美的地方在哪儿?许多熟悉美国的人会告诉你,在夏威夷。美国很大,但是夏威夷却远离美国本土,位于太平洋中部,东距美国大陆城市旧金山2400公里,西距日本和亚洲大陆3800公里,是世界上距大陆最遥远的有人居住的岛屿。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美国医疗体系为例,对该体系医疗支出持续增加、整体效率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针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常见误区以及问题的形成原因.说明了该体系中存在医疗支出上的巨大浪费以及其他需要改进的制度安排,并对美国在医疗改革方面可以实行的政策建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分析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公众交易领域造成的危害后果,以及该问题在公众交易领域的无法避免的原因开始,说明在公众交易领域采取必要的外部强制措施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