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大传播》2010,(5):11-12
2009年3月25日,杭州市与上海日报社正式签订开办《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杭州专版的合作协议。从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的周一到周五,英文《上海日报》每天将设立一个四开全彩色的杭州专版,三年内累计近700个版面,宣传报道杭州时政经济新闻、旅游会展信息等。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4月5日,澎湃团队出品的一份讲述中国故事的全新英文产品《第六声》开始上线测试,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第六声》从出生起就带着新媒体基因,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新闻、利用社交媒体传播新闻。与受众大多是生活在上海的外国人的上海本地英语媒体《上海日报》、上海外语频道等不同的是,《第六声》把受众定位在全世界的"中国观察家"们,或者说是"中国粉丝"  相似文献   

3.
浙西《民族日报》是一份以宣传抗日救亡为己任的报纸,是抗战时期浙西前线的一面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浙西《民族日报》创办的契机,国民党内部派系的复杂使得《民族日报》有了创办可能。《民族日报》的创办对于浙西共产党人、浙西新闻界,以及浙西抗战事业来说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浙西《民族日报》的创办,对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的红色革命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对外宣传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CCTV-9、国际台、《中国日报》、中新社、(《上海日报》英文版、《深圳日报))英文版等专业媒体日益强大。但与西方媒体相比,我们在全球媒体的总量和新闻信息播发的总量仍微不足道。信息量的微弱,必然会削弱中国传媒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同时也对树立中国传媒的国际新形象有所影响。因此,发展壮大地方媒体对于国际新闻竞争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职业圈》2010,(1):15-15
据韩国《朝鲜日报》1月10日报道,“空头大师”查诺斯表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英语《上海日报》创刊十年来,已经成为上海对外宣传的重要甲台,每年被境外主流媒体转载新闻数量达13,000到15,000条,在外籍读者中树立了及时准确、版式新颖、英语纯正和图片生动的口碑,成为他们在上海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一本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编写的法租界老房子调查档案。这本手写档案几乎是上海最早调查登记历史建筑的一手资料之一,老建筑的照片还是文普工作人员自己拍摄后一张张粘贴上去的。但正是这本质朴粗糙的档案启发我在《上海日报》开设专栏,  相似文献   

8.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是哪一种?你可能想象不到,是《参考消息》!《参考消息》是新华社主办的一份独特的报纸,主要摘登外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通讯社和报刊的文章与消息。目前发行量在300万份左右,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1笔者也和许多人一样,喜欢看《参考消息》,特别是其中摘登的境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为什么?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吗?应该不是谁能比我们自己更了解发生在自己国家的事情?但是,《参考消息》可以涉足绝大多数国内媒体不敢涉足的一些“禁区”;即使是平常的话题,来自外部的“…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在新闻"工厂"里生产新闻产品的内容提供商,了解工厂外面的客户需求、运作思路、发展趋势,是在激烈竞争市场上立足并制胜的重要一环。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华文媒体的竞争高地,而印尼华文媒体则处于华文教育中断30多年后的"复兴时期",笔者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马、印尼两国三城十家华文报馆,包括位于马来西亚亚庇的中文报社:《亚洲时报》《华侨日报》、砂巴《诗华日报》,位于马来西亚古晋的《国际时报》《砂劳越晚报》《联合日报》《砂劳越诗华日报》,以及位于印尼雅加达的《国际日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传播中,主流媒体对于他国主题的报道与主要受众群体态度相互交织影响,形成舆论场。中韩虽为友好近邻,但因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国际政治等种种原因,韩国媒体中的涉华负面报道常在新媒体舆论场中成为热点话题。准确了解韩国媒体涉华报道的倾向性,进一步研究和剖析韩国媒体对韩国大众认知中国的影响等问题,将为我国对外传播、特别是对韩国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从对韩国三大主要媒体《朝鲜日报》《中央日报》和《东亚日报》2021年4月至6月期间各100条涉华报道研究发现,其涉华的正面报道主要集中在科技、卫生、社会生活、文化和体育等领域;涉华负面报道更多地集中在政治领域,特别是涉港、涉疆、涉台、涉美、人权等问题上。因此,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扩大与韩国当地主流媒体合作,同时加强新媒体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对外大传播》2010,(2):53-53
2009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上海日报》联合进行了“外籍人士眼中的上海世博会”专题调研:该调研委托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在线调查的方式进行,共调查503名外国人,覆盖全球五大洲44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2.
《晋绥日报》作为晋西边区的重要宣传报刊,于1940年9月创刊,到1941年改版后,版面和报刊宗旨基本趋于稳定,在晋西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社论作为《晋绥日报》的灵魂板块,体现着报刊的宗旨、目的和立场,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政策有关,也与当时晋西边区的实际情况有关,同时也是编辑人员及主笔对当时政局理解的体现。本文重点分析该报刊的社论特点,结合《晋绥日报》创刊的背景、功能和具体的政策,分析《晋绥日报》前期社论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张君论 《职业圈》2014,(22):24-27
近日,又有两位知名媒体高管加盟万达集团,分别为《南方周末》副总编伍小峰以及《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岳富涛。据知情人士透露,伍小峰将担任万达集团总裁助理、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刘明胜的副手,具体负责万达集团企业内刊以及广东媒体关系维护,而岳富涛则具体负责万达官网新媒体和上海媒体关系维护等。刘明胜此前曾担任《京华时报》副总编,于2012年年初辞职后出任万达集团总裁助理、企业文化部总经理。  相似文献   

14.
创刊于1981年的《中国日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英文日报。目前,《中国日报》日均发行量30万份,读者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报以权威、客观、迅捷的报道,向国内外读者介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是目前我国被境外各大通讯社、报刊、电台、电视台转载最多的媒体之一,被公认为中国最具权威的英文报刊。  相似文献   

15.
《纽约时报》创刊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一直积极关注中国,对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报道充满偏见。最近,记者对《纽约时报》驻京记者Jim Yardley(吉姆·雅德利)进行了专访,以了解《纽约时报》记者对中国的报道视角。  相似文献   

16.
本期选取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工人》和《华尔街日报》的《中国正在成为绿色技术领导者》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作者认为,《中国工人》的一组报道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主题不宏大,而是我们没有找到表达主题的最佳方式。后一篇点评则提出,在做科学事件的报道中,我们应巧用术语和数据,运用比喻化繁为简。  相似文献   

17.
正6月16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逐梦他乡重庆人"全媒体大型人物故事寻访报道研讨会在重庆市举行。本次研讨会由《重庆日报》联合《新闻战线》《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外传播》等单位共同主办。来自中国记协,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共同热议"逐梦故事"。他们认为,"逐梦他乡重庆人"用精彩故事讲述重庆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化》2010,(5):61-61
最近,纪连营的诗集《话在青山绿水间》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由衷地感到欣喜。纪连营由林业工人成长为林业局领导干部,而且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与此同时,他也成为一名业余诗人,其诗文近年来多次在《长白山日报》、《吉林日报》、《人民日报》上发表。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全球共同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的大背景下,作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疫情信息的重要窗口,《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第六声(Sixth Tone)、一财全球(Yicai Global)等上海外宣新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用心讲好中国战疫故事,回应关切、寻求共情,在海外社交平台和受众间收获良好反响。  相似文献   

20.
本期以法新社《上海外滩世博前重生》和新华社的《中国学校怒斥〈纽约时报〉黑客报道“无中生有”》两篇文章为实例,前一篇梳理了外媒给我们对外报道的一些启示,后一篇则就如何反击外媒不实报道总结了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