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李学勤先生多年以来耕耘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李学勤先生的相关成就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并分析其治学的方法与特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李学勤先生多年以来耕耘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李学勤先生的相关成就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并分析其治学的方法与特色。  相似文献   

3.
李学勤先生被誉为是"百科全书"式的学人,他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在甲骨学、青铜器及其铭文、战国文字、简帛学等领域均有重要建树,李泽厚先生称其为目前大陆学界第一人。近日,在"清华简国际学术研讨会"结束之际,因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的约稿,笔者到荷清苑李学勤先生家中对其进行了采访。由于《瞭望》是大众性新闻刊物,采访中的大部分素材在报道中没有采用,而这些由李学勤先生亲述的历史非常珍贵,所以笔者将采访录音重新整理,得到李学勤先生同意后,投送至贵刊。贵刊主编康香阁先生曾在2005年和2010年两次采访过李先生,写了《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访谈录(少年—1956年)》和《再访李学勤先生(1955—1976年),而本次采访侧重的是童年、青少年的经历,3篇文章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简略的"小传",有助于读者对这位卓越的历史学家的生平、为人、治学经历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李学勤先生被誉为是"百科全书"式的学人,他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在甲骨学、青铜器及其铭文、战国文字、简帛学等领域均有重要建树,李泽厚先生称其为目前大陆学界第一人。近日,在"清华简国际学术研讨会"结束之际,因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的约稿,笔者到荷清苑李学勤先生家中对其进行了采访。由于《瞭望》是大众性新闻刊物,采访中的大部分素材在报道中没有采用,而这些由李学勤先生亲述的历史非常珍贵,所以笔者将采访录音重新整理,得到李学勤先生同意后,投送至贵刊。贵刊主编康香阁先生曾在2005年和2010年两次采访过李先生,写了《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访谈录(少年—1956年)》和《再访李学勤先生(1955—1976年),而本次采访侧重的是童年、青少年的经历,3篇文章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简略的"小传",有助于读者对这位卓越的历史学家的生平、为人、治学经历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李学勤先生的主要学术研究属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他在甲骨学、青铜器、简牍帛书、古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学术史、年代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6.
李学勤先生的主要学术研究属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他在甲骨学、青铜器、简牍帛书、古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学术史、年代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7.
李学勤先生的主要学术研究属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他在甲骨学、青铜器、简牍帛书、古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学术史、年代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8.
李学勤先生是学界高山仰止的史学大师,也是惠泽学林、平易近人的良师益友。我第一次拜访李学勤先生是在2003年10月13日,至今已10年。2003年10月,正是我校专升本的关键时刻,我尊学校领导嘱托,撰写了《邯郸师专与赵文化研究》一文,经梁涛、宫长为二位引荐,第一次拜访了李学勤先生。经李先生审阅指正,并题签"邯郸师专与赵文化研究"和拙作一起发表在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每日电讯》,扩大了学校的影响,为学校专升本顺利通过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任会斌 《邯郸学院学报》2010,20(1):18-20,87
回顾了作者有幸跟随李学勤先生学习甲骨文的前后经历,着重阐述了师从李学勤先生进行古文字学习的缘起、过程以及心得体会,以及从中体现出的李先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非凡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并简要介绍了李先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于甲骨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就和观点。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作者有幸跟随李学勤先生学习甲骨文的前后经历,着重阐述了师从李学勤先生进行古文字学习的缘起、过程以及心得体会,以及从中体现出的李先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非凡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并简要介绍了李先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于甲骨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就和观点。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作者有幸跟随李学勤先生学习甲骨文的前后经历,着重阐述了师从李学勤先生进行古文字学习的缘起、过程以及心得体会,以及从中体现出的李先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非凡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并简要介绍了李先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于甲骨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就和观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叙说师从李学勤先生读书经历和体会,着重阐述了李学勤先生一贯倡导的建立"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这一学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为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应当以中国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时间上来讲,由夏商周三代上推到五帝时代,下沿秦汉王朝;从地域上来说,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向外扩展到不同的区域范围。这一阶段的历史,实际上恰好与我们常说的中国早期国家阶段相当。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有关中国早期国家的分野与形式问题;二是有关中国早期国家的政体与国体的问题;三是有关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叙说师从李学勤先生读书经历和体会,着重阐述了李学勤先生一贯倡导的建立“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这一学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为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应当以中国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时间上来讲,由夏商周三代上推到五帝时代,下沿秦汉王朝;从地域上来说,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向外扩展到不同的区域范围。这一阶段的历史,实际上恰好与我们常说的中国早期国家阶段相当。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有关中国早期国家的分野与形式问题;二是有关中国早期国家的政体与国体的问题;三是有关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学勤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文献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著述宏富,桃李满天下,享誉海内外。为了便于读者的学习与研究,我们初编《李学勤学术年谱》,以飨大家。  相似文献   

15.
2011年9月,笔者接受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约稿,登门拜访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完成人物稿《李学勤的人生路标》,后在贵刊《邯郸学院学报》发表文章《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成长及治学之路——童年、青少年读书经历》,更完整地呈现了本次采访的全部内容.为给李先生撰写传记,自2012年9月份开始,笔者又先后采访李先生十余次,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口述历史.其中再次涉及到入职历史所之前的成长与经历,且有不少新的内容,在此整理成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叙说师从李学勤先生读书经历和体会,着重闸述了李学勤先生一贯倡导的建立“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这一学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为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应当以中国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时间上来讲,由夏商周三代上摊到五帝时代,下沿秦汉王朝;从地域上来说,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向外扩展到不同的区域范围。这一阶段的历史,实际上恰好与我们常说的中国早期国家阶段相当。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有关中国早期国家的分野与形式问题;二是有关中国早期国家的政体与国体的问题;三是有关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邯郸学院学报》2009,19(1):16-16
近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思想史博士后梁涛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史前沿》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12月)。该书收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庞朴,荣誉学部委员余敦康,学部委员叶秀山,《中国哲学》主编姜广辉;清华大学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学勤,博士生导师廖名春,  相似文献   

18.
《邯郸师专学报》2013,(3):F0002-F0002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李学勤先生、徐维莹女士伉俪80华诞庆典于6月17-18日在北京西郊宾馆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12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和庆典仪式。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等为首届“李学勤中国古史研究奖”获奖者颁奖。我校校长马计斌教授、学报编辑部常务副主编康香阁编审应邀出席了这次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19.
《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刊登的李学勤先生的《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一文被《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全国高校社科学报概览”摘编论点: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李学勤:《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指出赵文化的兴起与草原文化有关。在古代,赵氏作为一个宗族,其活动的地点始终与草原上的戎狄联系在一起。正是华夏文化和草原文化这  相似文献   

20.
《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刊登的李学勤先生的《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一文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摘编论点:赵文化的特点李学勤在《邯郸学院学报》(季)2005年第4期撰文指出,赵文化的兴起与草原文化有关。在古代,赵氏作为一个宗族,其活动的地点始终与草原上的戎狄联系在一起。正是华夏文化和草原文化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