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地听)互补。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得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2.
关于“教师为主导”   传统语文教学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主,所以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是“一讲到底”,教师理所当然地处于“主讲”的地位。“讲”,或曰“讲授”“讲解”,作为教学方法之一种,本身无所谓优劣;但是,在以训练听 、说、读、写能力为基本目标的语文课上,“讲风”太盛,势必挤占学生的活动时间,这就未必相宜了。理化学科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语文学科必须学生自己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道理是一样的。   50年代初,一位外国专家在北京指导《红领巾》的教学,开始把苏联中小学的文学教学法引入我国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地听)互补。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得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4.
高三复习课评讲练习、试卷几乎占了一半多的时间: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方式单一、气氛沉闷,效果就是每次考试后老师都会无奈地感慨:"这个问题我讲过多遍,学生还是错。"到底是我们教学方法有问题,还是学生冥顽不化?本文对如何改变当前高三复习教学普遍存在的教师授课模式单一,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被动、兴趣不高、复习效率低的情况进行了简要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物理教研员,我到学校听课,常遇到有的教师说:今天讲试卷或是讲练习,不上新课,听还是不听?我认为,讲“题”也有听法。下面就听讲“题”谈谈己见。一、听讲“题”的目的讲题包括课本上的例题、考试后试卷的讲评、做练习后错题的讲评等等,这里主要是谈讲试卷和练习。讲试卷、讲练习,要针对学生做题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来讲。目的是通过讲,让学生明白解题错误的原因,进一步强化解题过程的分析方法。因此,讲题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做题中较为突出的、带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讲题要有科学性,要具有学科的学习特点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讲题要有…  相似文献   

6.
复式教学如果进行得好学生知识质量往往还要超过单式,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复式教学中教师交给学生的东西是些主要东西,是一些必要讲的东西,可以不讲的,复式班中基本上做到了不讲。其次是因为复式班教师讲得少,学生练习机会多,反复练习,能使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1.知识技能:通过游戏教学,使学生分辨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由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的不同节奏。2.过程方法:通过做游戏及多种途径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教学内容:1.学习打节奏x—、xxxx、xxxx、xxxxxx。2.在游戏中练习听节奏。3.在游戏中练习用打击乐器打节奏。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分清不同节奏。2.让学生能用手和打击乐器打出节奏。教具准备:1.农场的动画课件。2.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的彩色图片。(图片上…  相似文献   

8.
一、老师要做到精讲善练,充分实践。   知识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老师不讲,学生就不懂;技能是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老师不训练,学生就不会。学会运用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就是一种能力。使语文知识和能力得以发展的途径是实践。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讲、学生只是听,学生的知识是“听”来的,而不是“学”来的,至于能力培养则是空谈。但我认为,并不是说老师在课堂上就少讲或不讲了,其实是对老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精讲”,只有精讲,才能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在更多的时间里,促使他们自主地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相似文献   

9.
有的老师上数学课,生怕学生听不懂,生怕漏了知识未讲全,四十分钟一讲到底还讲兴未尽。一节课,学生练的时间很少或根本没有。这样“满堂灌”的 数学教学中的大忌。 华同志曾指出:“数学课很大的特点是应体现在学的练习上。我认为一堂数学课的主干是练习。一堂课上得好,主要在于练习设计得好。”数学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必需途径,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练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课要特别重视练习的作用。数学备课,应该  相似文献   

10.
自读、指导、练习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可以说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似乎没有多谈的必要。但是,对此恰恰未能形成共识,以致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诸多失误。主要表现为三个“满”:一是“满堂灌”,教师讲得太多,挤掉了学生读书和做课堂练习的时间;二是“满堂问”,课上不断提问,问者不得要领,答者穷于应付,靡费时间,收效甚微;三是“满堂练”,上课以练代讲,东一本练习册,西一套试题集,练得学生昏昏然。因此,正确认识“读”“导”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其本身特有的节奏.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握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节奏,增强教学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学不是你教我学,更不是你讲我听,教学是师生互动的结果,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保证.要做到师生互动,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听说读写是小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四种基本能力。但长期以来 ,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两个转变。一、变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听首先 ,教师要确立讲为听服务的思想。严格控制讲的时间 ,每节课讲时不超过1/3。讲学生想听、乐于听、需要听的知识。学习中学生能学懂的知识不讲 ,有疑难的适时点拨 ,不知道的重点讲 ,且注意讲的艺术性。教师的精讲就是把读书、领悟的时间还给学生 ,促进学生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的转化。其次 ,要引导学生边听边想。积极思维 ,是主动听的关键。如在阅读《鸬鹚》第一段时 ,教…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主宰的,是一言堂,主要以讲为主.以前在教学中总觉得这也该讲,那也该讲,总怕学生不会,因而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老师讲多了,学生的练习时间就少了,知识的熟练程度就差了,下一节课听课时就会感到更吃力、更笨拙、更跟  相似文献   

14.
初中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记叙文,但也开始教学议论文。议论文教学的要求是:“主要引导学生学习用事例说明道理,论证要有理有据。”目的是“扩大学生视野,并为今后学习这类课文作准备”。我教议论文的体会是:分两步进行,一是讲析,二是练习。关键在讲析,重点是练习。讲析——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已开始向抽象思维发展,要开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  相似文献   

15.
物理课堂教学,至少有一半时间是用于考试和练习试卷讲评。练习卷和试卷讲评课自然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教师的讲评课还停留在逐题串讲、就题论题上,没有主次,学生是似懂非懂、爱听不听,整堂课收效甚微。讲评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科学的讲评,才能取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孙伟 《小学生》2012,(9):22-22
在日常的体育课中,体育教师传授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共同完成的。由于体育教学是身体技能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基本体育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然而达到这一目的最主要的手段是身体练习。为了有效地提高课堂质量,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做到"精讲多练"。所谓"精讲"就是要求教师从完成课的内容出发,运用最精练的语言,花最短的时间,抓住主要矛盾讲深讲透同时还要讲得通俗易懂。"多练"就是使学生用较多的时间进行身体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快地掌握和提高技术,增强体质。那么,体育教师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17.
<正>1.听说节奏训练对于低年级初学节奏时,我一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听说节奏练习。1.1听节奏,让学生用耳朵聆听,感知各种各样的节奏,我播放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声音(如火车声、汽车声、风铃声、钟声、走路声等),让学生猜一猜,由于猜一猜是低年级学生的爱好之一,固然兴趣浓厚,因此当我播放火车声"呜—呜—",学生一听就知道是火车的声音,听着听着便会将词、节奏脱口而出,同时对节奏的长短、强弱、高低掌握得也不错。此外,还让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英语课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普遍习惯于不停地讲解,无论是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练习都详细讲,旁证博引,面面俱到.他们往往用滔滔不绝的讲解占了大量的课堂时间,结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练习,以至于课后仍然记不住单词,听不懂最简单的句子,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写作业更是错误百出,学习效果很差,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主要是没有把课文教学放在首位,大家知道外语课不是外语知识介绍课,而是听、说、读、写实践课,学生只有无数次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运用外语的熟练技巧,才算真正学好了外语,我们看到了有经验的教师,总利用很少的时间,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讲清基本概念和要点,而把绝大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丰富多彩语言实践练习.这正像乐队指挥起协  相似文献   

19.
听力训练是视唱练耳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是听单音、音程、和弦、和声、旋律等。其中,旋律听写是综合性和实用性最强的一项内容。一条旋律听写包含有音程、节奏、节拍、调式等多个音乐要素,涉及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它也是大家日常生活和今后工作中听得最多和接触最多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旋律听写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从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旋律听写训练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或者说是平时的训练和我们的实际运用还有一定距离。在此,谈谈我的一些体会。1特殊节奏型的训练对熟悉的事物,人们往往易于掌握,在旋律听写中也是一样。学生对于熟悉的节奏型、调式能够较准确地记录下来;而对平时不常练、不常听到地内容就显得有点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笔。比如,连续切分节奏:谱例1这个节奏通常在旋律听写中很少练习,如果学生首次接触它会感到很困惑,最起码要琢磨半天。原因是这个节奏很陌生,不知道怎么记谱。一旦练习几次之后,学生就觉得很容易了。像这种只要通过几次练习学生就能记录的节奏型,我觉得教师应该花点时间整理出来对学生加以训练,使他们在今后碰到类似的节奏时少一点茫然。2装饰音和略写记号的使用装饰音在风格性乐曲中用得很频繁,略写记号则是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20.
节奏是伴随着客观事物的运动而发生的一种现象。教学,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可以说无处不存在着节奏。成功的教学,教学节奏需要师生同步,且教师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调控,统一师生教学行为。一、快慢适度节奏太慢,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松懈,兴趣淡薄;节奏太快,易使学生紧张、疲惫、焦虑。一般来说,在导入、温旧、巩固练习等环节,宜施行快节奏;在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处,教师应多花功夫,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留有充裕时间让学生观察、思考、争论、质疑问难。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充分揭示,思维过程要充分暴露,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