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面言语生成的心智技能培训内蒙古/李茜于琴一言语生成规律的研究作为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早已成为当今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但遗憾的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和借鉴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以此来指导作文教学的情况,实在是太少了。...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小学生的口头作文训练。口头作文作为口语交际教学的新形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者结合实际重点分析如何在农村小学中开展口头作文教学工作,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作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在语文教学中对职高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整体训练,有助于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它能为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有助于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从学生言语发展的过程来看,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学生是在掌握口头言语的基础上掌握书面言语的。口头言语是书面言语的先导。如果学生把话说得中心明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儿童对作文课不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词汇贫乏、视野狭窄又不得写作基本要领的小学生总觉得写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使有话要说,又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达,正如有的学生所说“梦见作文课就头痛”。这种写作上的恐惧心理与儿童写作心理准备状态不良有直接的联系。 小学生写作心理准备状态同儿童身心发展有关,一般说概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①个体的成熟;②个体的知识经验;③个体的写作动机。这三者中,前者属于生理发展;个体的知识经验与写作动机则属于心理发展。写作由于同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有关,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准备性的训练与培养。 小学生作文是从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发展的开始。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形成,往往是从接受成人语言开始的,经过自己的加工,然后再转化成自己的书面言语。他们要进行独立的写作活动,既包括从感知到想象、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概括,从内部言语外化到书面言语等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又要具备比较熟练的书面言语表达技能和技巧。这样,才能在写作时,一面构思,一面书写,思和写协调进行。因而需要每个学生在心理准备上达到最佳状态,方能适应之。否则,便会出现  相似文献   

5.
说话是口头表达能力的体现,写作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展示。要让学生既能说,又会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董荣梅 《考试周刊》2011,(92):49-5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诸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其中书面表达能力主要就是作文能力。而作文教学对于语文教师来讲一直是一块比较难啃的骨头,尤其是那些刚刚接触作文和写作底子比较薄的小学生,更是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抓破了头皮。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生作文教学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  相似文献   

7.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从言语的过程来看,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关系。在幼儿阶段,幼儿不仅完全依靠口语与别人交流,而且主要依靠口语的形式学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可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所以,作文教学就是表达能力的训练。这里的表达能力的训练,既指书面的作文训练,也指口头的说话训练,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小学阶段是脑发育日趋成熟,表达能力飞速发展的阶段。从6——12岁,他们口语发音更趋标准,词汇越来越丰富、精确;句子结构开始完整,书面言语也凭借口头言语为基础不断发展。这一系列的变化,除社会、家庭教育、遗传素质外,起主导作用的应属学校教育。而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更对发展学生表达能力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培养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①培养说话好习惯,克服不良习惯;②语言的完整性、准确性、形象性、条理性等方面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③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率作用,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11.
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一种基本素质,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小学教师的教学责任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一"文化是生命的花朵。离开生命本原,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周国平语)言语是生命的一部分。言语随着生命的成长而成长,随着生命的发展而发展。口头言语,从婴儿到入学年龄,是在母亲的怀抱和耳濡目染下自然习得的,当然那是幼稚的,不完美的。进了小学,开始学书面言语。书面言语就是口头言语书面化。小学习作训练的第一步任务就是逐步让学生达到书面语与口语同步,即达到能将口语书面化。这甚至可以成为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全部,至少是大部。这一阶段也可以叫"写话"。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达成上述目标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口语的充分发展;二是书面语汇的充分积累。  相似文献   

13.
高万同 《江苏教育》2000,(12):26-27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训练的起步阶段。万事开头难,从口头言语,到书面言语,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一个大的质的飞跃。如果门槛过高,不但入门不易,还会挫伤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苏教版语文第五册作文教材,在如何引导学生顺利入门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下面就此谈几点想法,供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口头表达能力是小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然而,有许多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欠缺,不能描述出内心的涵义,无法有效地和他人沟通。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在现代社会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难一直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心头大患。而每遇到作文,学生都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有人谓之小学生作文积累不够,有人谓之小学生作文表达能力不强,有人谓之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不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小学生作文教学应遵循作文教学规律,在发展学生个性上下工夫,把学生自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著作一般都将言语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部言语,如口头言语(包括对话和独白)、书面言语,一类是内部言语.有的按在某一言语活动中哪一种分析器占主导,或言语是以哪一种分析器开始的,把言语活动分为三种: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有的心理学著作也提到其它分类标准,着重研究的也仍是按言语外部或内部的特征划分出的几种言语活动,仍把手势、表情、身势等拒之于言语这个大家族之门外.  相似文献   

18.
观察训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也是解决“写什么”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 ,从积累材料到完成作文 ,必须跨越“儿童语言心理结构改组”的鸿沟 ,也就是说 ,有内容 ,还得会表达。对于儿童来说 ,这是很艰巨的。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也在于此。儿童语言心理结构的改组 ,就是从内部言语(思维)到口头言语 ,再从口头言语到书面言语的循序渐进的双重转换。这个“序”便是从“说”到“写”。在教改实验过程中 ,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说写训练方法。师生对话法 :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生活实际 ,精心设计对话的内容 ,诸如问时间 ,问地点 ,…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与"口头作文"同属于表达能力范畴。本文将口头作文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就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构建教学模式,联系实际,使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与书面作文能力同步发展,谈谈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要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崇信县中学关锋口头表达能力,应主要通过朗读、说话、讲课及日常的活动,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并配合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口头记叙、说明、议论,描绘和听取别人口头记叙、说明和议论、描绘的能力。对口头表达能力要提出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