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回眸古代均田之制三百年以镇压汉末黄巾大起义为契机,封建统治阶级把整个中国拖入三国两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大分裂之中.其间兴灭的所有政权中,立国时间最长的,当属崛起于十六国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386—534年).大分裂期间的北方十六国大乱.接踵西晋“八五之乱”的爆发,长达一百三十多年,当时各族统治者建立的国家,先后竟达二十多个.其中不少政权(包括北魏)的统治者以杀戮为能、抢劫为荣、掠人为乐,致使中原大地处处人烟大减、田园荒废、经济凋敝.然而与其他政权相比,北魏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更有效地取得汉族地  相似文献   

2.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见《孟子·公孙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给“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注:“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的《孟子译注》(杨伯峻编著)给“有不战”作注:“此‘有’字可以译为‘有无’之‘有”;亦可读为‘或’,古书‘有’与‘或’经常通用,译文系用‘或’字之义.”以上两注都似不妥.  相似文献   

3.
黄征、张涌泉两位先生之《敦煌变文校注》由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姜亮夫先生在该书序言中赞誉其“胜义纷纶”、“为敦煌变文校理之集成之作”。后辈学而习之,发现其中一些校注,尚有研究之余地,故草成只言片语,作为补注,仅资谈助。其一,卷1《伍子胥变文》中之“欲似”。校注原文曰:“欲以(似):同义连文,‘欲’亦‘似’也。王钅英《诗词曲语辞例释》‘欲[三]’:“按《通释》‘欲似’条云:‘欲似’,就是似,‘欲’字没有意义。’其实,‘欲’、‘似’二字连用也是同义重言,‘欲’即是‘似’的意思。”本文按:“欲似”中“欲”字,加深了“似”的程…  相似文献   

4.
《舆地广记》(宋欧阳文心撰,李勇先、王小红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卷25“江南西路临江军新喻县”载:“吴分宜春置。晋宋属安成郡。隋属宜春郡。唐属袁州。皇朝淳化三年来属。本曰新渝,唐天宝后相承作‘喻’。有渝水。”其中“唐天宝后相承作‘喻’”,不确。三国吴宝鼎二  相似文献   

5.
关于“章”字的结构,现行一些语言书籍说法不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现代汉语界说百题》第34页写道:“结构复杂的字,用偏旁一分析,就便于称说,如经常听到人们说‘我是姓弓长张,不是立早章’。偏旁对人们辨认、书写汉字也是非常有用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古代汉语讲授纲要》上册第47页写道,“如‘章’,《说文解字》注为:‘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章的本义指音乐告一段落。这个本义,可从‘章’的造字结构得到说明。从音,就是指与音  相似文献   

6.
黄征、张涌泉两先生《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是后学了解敦煌文献的重要资料。笔者在学习之余,发现其中仍有值得商榷之处。其一,卷1《捉季布传文》中之“尽”。原文曰:“尽,原录作‘斩’。原校:‘斩’原作‘阵’,据丁、已、庚、辛四卷改。按:原卷先写‘阵’,旁改为‘  相似文献   

7.
早在1984年2月,原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以下简称‘文检’课)的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高等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文检’课.有条件的学校可作为必修课,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作为选修课或开设专题讲座,然后逐步发展、完善.研究生更应该补上这一课.”为此,我省高校系统为了加强“文检”课的领导和学术研究,相继成立了教学研究会.并于去年10月中旬,在保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会议在总结前段“文检”课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讨论了今后“文检”课的活动计划.去年本省高校图书馆评估,也把有无开设“文检”课做为一项重要评估标准.可见,开设“文  相似文献   

8.
释“东西”     
俗称物品为“东西”(“西”读轻声),当与方位南北东西的“东西”有关(“西”不轻读).新《辞源》即由此推想而释义为:“物产于四方,约言之日‘东西’,犹记四季而约言‘春秋’.”乍思之似乎近理,细思却很可疑,因为古人确实习以“春秋”指代四季,指代一年;然而却不习惯于以“东西”概括四方,概括四方的常常总是“南北”.,不惯用“东西”概括四方,正如不惯用“冬夏”概括四季——然则这里总该有什么特别的道理在其中吧!就以“春秋”可概括四季来看,这是因为“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王力主编  相似文献   

9.
《吕氏春秋校释》(陈奇猷校释 ,学林出版社 1984年版 )卷 2 5《别类》曰 :“夫草有莘有 ,独食之则杀人 ,合而食之则益寿 ;万堇不杀。”毕沅曰 :“堇 ,乌头也 ,毒药 ,能杀人。万堇则不能杀 ,未详。”杨昭俊曰 :“万非草类 ,‘万’是‘’字之讹。《说文》云 :‘ ,草也’。言乌头有毒 ,合草服之则不杀人。”谭戒甫曰 :“《说文》 :‘万 ,虫也’。《埤雅》 :‘蜂一名万’。盖‘万’即‘’之本字 ,《左传》僖二十二年所谓‘有毒’是也。《淮南·说林篇》‘腹蛇螫人 ,傅以和堇即愈’ ,彼高注云 :‘和堇 ,毒药’。盖堇能制虫蛇之毒 ,…  相似文献   

10.
历代治墨学者都认为墨子“非攻而不非战”,理由是墨子“非‘攻’而颂‘诛’”。然而“春秋无义战”,所谓“诛”只是古代“圣王”之事。因此,本文认为墨子反对当时的一切战争。至于墨子主张并实行的对“攻战”的防御和抗击,只是他反战思想的具体实践和表现形式。无论从他的思想理论体系分析,还是从他的社会实践活动考察,他都是反战的。他拒绝暴力、力主和平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当代更显现出灼人的活力,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规避“内容本位”和“教师中心”等诸多非理性的习惯方式,以实现教学绩效的质性提升。文章从“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老师‘插话’现象的分析”、“对学生解读问题的成果呈现方式的思考”、“对学生解读问题的成果如何进行评价”、“对‘板书缺失’现象的反思”、“对教师主导作用发挥过程中两种‘课堂意识’淡漠的探讨”、“对集体备课模式优化的追求”等几个维度来阐释如何规避教学中的非理性习惯方式以提升绩效。  相似文献   

12.
列宁对按劳分配的分析首先,列宁阐述了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不可避免性。他说:“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说明这个社会最初只能消灭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这一‘不公平’现象,却不能立即消灭‘按劳动’(不是按需要)分配消费品这一  相似文献   

13.
对“朕”、“余”(予)、“吾”、“我”的初步研究(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关于“我”字、“吾”字通过一些了解、分析,现在对“我”、“吾”的分别作如下的阐述:(一)进一步落实一下“吾”字的作用的问题;(二)“我”字的作用问题;(三)“当‘我’用于宾格时,‘吾’往往用于主格;当‘吾’用于领格时,‘我’往往用于主格。”是不是规律?(四)“吾”、“我”怎样分别? (一)进一步落实一下“吾”字的作用的问题,就是要再切实了解一下“吾”字究竟能否作宾语? 甲骨刻辞没有“吾”字。《尚书》中,今文只有一个“吾”字,伪古文25篇中,也只有一个“吾”字。这些上文已经都说过了。《论语》中共计“吾”字108个:作主语的91个,作定语的14个,作宾语的只有3个。作宾语的列举如下: 1、《先进》: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  相似文献   

14.
鲁迅在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五年间,创作了收集在《呐喊》、《彷徨》里的小说.他那些史诗式的作品,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以及“五四”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他那些作品所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无不鲜明地体现出他那清醒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光辉.“五四”运动前夜,鲁迅开始了新文学创作.一九一八年五月,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社会吃人的本质.小说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一针见血的揭露,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篇“意在暴露家族制和礼教的弊端”的小说,由于“‘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反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的斗争.  相似文献   

15.
正确开展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的思想斗争,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在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无论是‘左’倾或右倾,都是不利于革命而仅仅利于反革命的”。最近,邓小平同志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作出了新的总结和概括,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是毛主席基本肯定的一个好文件。它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一九六一年前的高等教育工作,特别是一九五八年教育革命的基本经验,对指导学校工作,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曾经起了积极的作用。“四人邦”为了推行反革命的“两个估计”,全盘否定十七年,疯狂地诋毁和攻击这个文件。早在一九六七年三、四月间,叛徒江青就伙同特务分子陈伯达在恶毒攻击十七年教育的同时,发动了对高教六十条的“围剿”,胡说什么这个文件是“刘少奇批准、陆定一亲自主持制定的”,是“反攻倒算的宣言书”、“教育阵地上复辟资本主义的黑纲领”。一九七一年,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四人邦”又利用窃取的职权另搞一套,发动了对高教六十条的第二次“围剿”。他们攻击高教六十条“使‘教授治校’、‘智育第一’、‘业务挂帅’等黑货更加系统化”,是“加紧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黑纲领。对于“四人邦”的这些无耻谰言,必须予以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17.
一、《旧唐书·地理三》卷40“瓜州下都督府”条云:“武德五年,置瓜州”。可本卷下文却说:“沙州下,隋敦煌郡。武德二年,置瓜州。五年改为西沙州。贞观七年,去‘西’字。……敦煌,……武德三年,置瓜州,取春秋‘祖吾离于瓜州’之义。五年,改为西沙州。”《新唐书·地理四》卷40:  相似文献   

18.
叻盯幻浮汉.2明良力〕给{异丫.‘~一”八一,..“·,,’.‘···一八、,’包昌 国黄张L、户、1了、矛,、,了19卫7汇、2六J3‘r、淤.t﹄了、了t、了、了L,zf、了t、?t、了、运动竟赛的特点及竟赛中的道德问题,.~一”一。,..…二“.1..·...……~,,.~二~…·一卢峰、J于、少、.声、1产、j仪、.示、少、声︸、1尹、1尹O盆;1215)823(乡3j、工.]长匀八不2截22卜].︸截3戮叭(了t.︸J‘、了盈、2‘、‘rL︸t‘和彦芹芳建刚学清刘厂拟季王蒸梦资全茹燕一…拼取陶行知与体育胡小明叮.l0几.l8颜元体育思想论析·…..二~一,’’,’’·、一,’’,’…  相似文献   

19.
一、打飞圈 1、游戏准备胶圈、长绳一根、胶棒(人手一根)场地如图 2、游戏方法游戏者分成两组,每人手持胶棒一根,站在大圆圈线后,裁判员站在圈中央,手拿一根系着胶圈的长绳(绳长等于圆圈的半径)。比赛开始,付裁判手抛绳头,迅速旋转吊圈,成为“飞圈”使之忽上忽下,忽快忽慢,作持续的旋转。站在大圈外的同学,可瞅准时机,执棒击“飞圈”打中圈者得一分(指棒触圈)被“飞圈”打到者(指身体的其它部位触圈)减一分。几  相似文献   

20.
憨憨熊读完《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眼睛湿润了。他对大嘴河马老师说:“写得太好了,太感人了,母亲太伟大了!”“你知道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伟大的母爱来的呢?”河马老师抚摸着憨憨熊的头问。憨憨熊拿着书又读了几遍,想了想,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老师,您快给我讲讲吧?”憨憨熊说。河马老师说:“这篇课文是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伟大的母爱的。比如,‘我’第一次抱母亲和母亲无数次抱‘我’就是一处鲜明的对比。‘我’第一次抱母亲是因为母亲生病了,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可以说‘我’抱母亲是一次被动性地抱,但就这么一次,母亲激动得居然两行泪水从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