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带领孩子们阅读语言纯净、感情纯粹的童话故事。每天的晨读课,我拿出十几分钟大声读给他们听,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营造童话理想化的境界,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灵中发芽。读完后再要求他们讲给大家听,可以和老师讲得不一样。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于是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自己的语言仓库。一、感情朗读,引导积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二、听说实践,丰富积累孩子们之所以学会说话,主要靠的是不断地听,不断地说…  相似文献   

3.
一、读出数学的“昧” 老师在教学中让孩子“读数学”,刚开始孩子们可能觉得很新奇,可是如果永远是那样“读题目”“读要求”“读口诀”……孩子们为了应付老师而读,于是“读”便具有负面效应.在教学中,教师应想办法让读更具有趣味性. 教学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时,“1米”比较长,我就让他们读音拖长点,“1厘米”比较短,我就让他们读音拖短点.孩子们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节奏,俨然,数学课变成了音乐课,我听着孩子们那稚嫩的童声,觉得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4.
正《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小学生都喜欢读英语、说英语,但如果让他们写,他们会觉得害怕,会有无从下笔之感。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克服畏难情绪,乐意去写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效果会更佳。  相似文献   

5.
有些语文课听下来,常让我唏嘘不已。《狐狸和乌鸦》是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课堂上,老师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揣摩狐狸三次骗乌鸦的心理活动。听着孩子们越来越惟妙惟肖地模仿狐狸极尽狡诈之本能的语言,我们是否应该思考:我们是以“读”为本了,以学生为本了,可在读的过程当中,我们让孩子学会了什么呢?孩子们口头上会说不要轻信别人的话,实际上,他们在入情入境的读中已经知道了如何为了自己的利益吹牛拍马或撒谎骗人。《泊船瓜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课堂上,老师花了很大的力气引导孩子体会王安石在“春风又绿江…  相似文献   

6.
引发儿童对限制和改写课文的模仿的实验(英)利萨·安斯特达姆等著赵秀丽/译孩子们在开始学习读的过程中,已熟悉和掌握了一定的自然语言知识。这些知识来自他们对口语的运用和读给他们听的故事。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初级读物和他们已有的语言知识不一致,因为这些初级读...  相似文献   

7.
幼儿有了学习语言的兴趣,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语言交流能力,而且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作为幼儿语言教师应灵活、多样,以趣味性、生活性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他们完成各自在不同年龄段中听、说、读、写方面的要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朱云丽 《成才之路》2009,(13):80-80
写作是用书面语言来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重要交际方式。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写是最难的。所以说,作文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最具综合性和难度的一项系统工程。若要想让学生熟练地驾驭文字。写出优秀的文章,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必须先让他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所以我觉得要让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是:从积累素材入手,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对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合作学习 ,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在合作学习中读 ,提高读的能力  受方言的影响 ,加上教师对读的训练较少 ,学生读的能力一般较低。有些学生到了四五年级 ,朗读一段几十字的短文还觉得吃力。为此 ,我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让读得好的学生与读得差的学生在同一组 ,创造机会 ,让他们在合作中读。可以齐读 ,可以差者读 ,优者在旁边指点纠正 ,也可以优者范读 ,差者在一旁边听边小声跟着读。我又采用听录音范读、教师范读、配乐朗读、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等方式来提高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指导快速…  相似文献   

10.
<正>刚刚结束《报酬》一文的讲读教学,而我的眼前却久久挥之不去孩子们那兴奋、余兴未尽的眼神。耳边也时时回响孩子们振振有词、慷慨激昂的讨论。并表明他们今后将如何去读书,以及要读怎样的书之类的话。听了这些不免让我大吃一惊,一篇课文竟有如此神功?朝夕相处了两年多,每每要求孩子们如何去读书时,他们都表现出很被动、很无奈的样子。而这次提到读书他们的目光和语气里充满了无限热情,就像他们说的那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11.
美丽的春天     
随着春天的脚步渐渐临近,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自然界的种种变化,孩子们也非常愿意交流他们的新发现,“王老师,柳树上都长小芽了”,“我看见龙潭湖上的冰都化了”……怎么引导孩子们把他们的发现用更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呢?我决定选择一首春天的儿歌,让孩子们在感受、表现、创编儿歌的过程中,进一步表达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同时发展他们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故事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增长生活知识和了解周围世界的有趣形式.让孩子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等各种形式来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规则,能够激发起孩子们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可以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的运用能力即可理解为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使用语言形式与人交流的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是在学生学会单词.语法的基础上,连词成句,连句成文,孩子们每天只是简单机械地背诵,久而久之,使孩子们产生乏味的感觉,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其实,教会孩子们学习一种语言,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具有利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就必须真诚尊重学生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在阅读教学中 ,只有给学生以充足、自主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更多的选择的机会 ,才能使学生有所发展和创造。一、课文谁先读 ,让学生自己决定教授新课时 ,第一次朗读任务应由谁来担任 ?老师、录音机 ,还是孩子们自己 ?几年的教学中 ,孩子们总是兴致勃勃说着“老师 ,我来读”,“老师 ,我想听录音”,“老师 ,我们爱听你读”。对这种情况 ,如何处理呢 ?一次 ,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 ,在孩子们的要求下 ,我满怀深情地读完了课文 ,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里含着泪花 ,从他们…  相似文献   

15.
王迪 《山东教育》2011,(5):33-33
一、采用鼓励性评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年级的学生朗读课文有一定的困难,更不用说读流利、读出感情了。他们善于听背,但不善于看书读。有个学生朗读时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有时落字,有时添字。我耐心地帮他正确地读完课文,  相似文献   

16.
《学前教育》2004,(11):28-29
语言角投放了《小熊请客》的故事图片。为了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造性和想像力,我没有把故事讲述给孩子听,而是请他们自己来编故事。几个星期过去了,我发现,孩子们编写的故事,都把狐狸描述得跟其他小动物一样善良和友好,可原先故事里的狐狸是个又懒又馋还欺负别人的坏家伙。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否还有必要将原来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引导他们知道狐狸是个反面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17.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语言学科,要掌握好英语,除了需要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要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由此可见,英语学习途径必须包括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而我们的日常教学则是围绕着孩子们的这些语言知识和技能展开的。因此,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我校迈入课程改革的第二年,我有幸任教一年级的语。这两个月以来,我与孩子们一起走进新课程。一起感受新课程扑面而来的新气息。今天有外地的老师来听课,我执教的是《四季》这首儿歌。上半节,我让孩子们与生字玩捉迷藏的游戏,玩开火车、苹果、送信等游戏,他们很快学会了11个要求会认的字,读通了课。接下去,我让他们分小组学习课,四人小组选一个季节的段落来读,边读边想想哪些地方不明白,  相似文献   

19.
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小学英语的重视,小学生的英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一个人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注重听、说的同时也要兼顾到读、写能力。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读写能力。如果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除了让小学生大量听说英语之外,同时注意培养他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对小学生的发展会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