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是军报第十四期函授学员。今年初,我像大家一样怀着渴望成才的心情来报新闻函授的;同样是有着与大家一样的收获的欢喜和忧愁;同样是与大家一样经历着失落与奋起。怎么也忘不了在连队当报道员时“惨败”的情景:年初,指导员让我负责连里的报道工作,有着在旅广播站上过几篇小稿的经历,心高气傲的我自以为能胜任这项工作,但是后来的现实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的热情,连投百余篇稿,只字未上,连续三个月颗粒无收。个别战友还会时不时说一句“这么刻苦怎么没有效果呀”。那个时候,连领导也渐渐对我失去了信心。面对这个“败局”,我一时控制不了…  相似文献   

2.
马厚寅 《军事记者》2010,(11):67-68
看了这个有点像绕口令一样的标题.人们想必会觉得奇怪,你这不是在说废话吗?请容我解释一下,我绝无用绕口令来和大家开玩笑的意思,之所以想到这个题目,是近10个月来阅处函授学员来稿有感而发。我们注意到,本年度的函授学员来稿呈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有一部分函授学员,写稿的积极性很高。隔三差五就能看到他们的来稿,而有一部分函授学员写稿的积极性较低,很少有稿子传来或寄来,甚至有的函授学员开学近10个月来竟连一篇稿子也没有写过。  相似文献   

3.
我是沈阳军区某炮兵团一名干部,也是解放军报新闻函授第12期学员。过去,我总期盼自己采写的稿件能变成铅字,一连向报刊杂志投稿20多篇稿件却无一命中。正当我对此心灰意冷之时,师报道干事裴永军同志推荐我参加了解放军报社组织的新闻函授学员学习。当我收到新闻函授中心老师寄来的《新闻写作学简明教程》、《新闻写作初学问答》及《吹毛求疵录》等函授学习教材和学员实习采访证时,心里乐滋滋的。我按照新闻函授中心教务处下发的有关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展开函授学习。在业余时间,我按照所学的新闻理论和函授中心教务处老师的点拨,不断…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函授老师:您好!我是第十二期新闻函授学员。自去年参加了贵中心函授学习后,我的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老师们看了我的作业后,中心都及时回信给予指点和指正,这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之外。这一年来,在老师们的教诲下,通过自己对新闻理论的学习,对每期的函授通讯都认真阅读和分析,从不会写到会写,从会写到掌握。去年一年,我在各报刊上稿共32篇(幅),从而从连队调到了政治部新闻报道组,成了一名光荣的报道员。为了帮助更多热爱新闻写作的官兵,使他们也像我一样,学有所成,为我旅新闻工作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5.
向困难挑战     
刚刚送走了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七届学员,现在又来迎接第八届函授学员。我们的函授中心已经办到第八个年头了。时光流逝,八年的时间不算太短,可是,我们函授中心的工作人员却依然像刚刚着手创办函授时一样,始终是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生怕把这件事办坏了,对不起领导的委托,辜负了学员们的信任。我们总在努力试着作些改进,帮助热心学习的学员,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多地掌握一些新闻采写的知识和能力。不错,过去的七年里,在我们这个函授中心学习结业的学员已有三万多人,他们中济身于新闻战线,并且已经卓有成绩的人,也可以开列出一个…  相似文献   

6.
《军事记者》2005,(1):71-71
伴随着新年度的春风,军报函授中心迎来第15期学员。当我们从一张张报名的照片和报名表中看到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和熟悉的笑容时,会自然想起一句旧话:“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呀,本来天各一方,互不相识,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军报新闻函授中心这座桥梁,大家走到了一起。用一个老词说,这就叫“缘分”。缘份是难得和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大家要十分珍惜这个缘分。今天,我们就围绕着新闻函授的学习问题,向函授学员提出三点要求或曰希望吧。  相似文献   

7.
郭峰 《军事记者》2006,(3):72-72
说起我喜欢写新闻稿子的事,全是老函授学员——爸爸带动的。记得入伍前,我从爸爸保存完好,而且纸张有点发黄的数十期《新闻与成才》杂志和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结业证书中可以看得出,爸爸曾是解放军报连续三期的新闻函授学员。有一次我与爸爸闲聊时听他说,那些年仅焦作军分区系统每年就有百余名人武、专武干部参加解放军报的新闻函授,而且有位编辑老师还亲自来焦作为这些学员上辅导课。我还知道爸爸就是在这位老师的直接辅导下写作水平提高很快,时常有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民兵、法制日报等媒体上发表。其中,他在人民日报发表的《艰苦奋斗铸辉煌…  相似文献   

8.
在军报新闻函授重新招生之际,作为一名曾参加过新闻函授的老学员,我想就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学习体会,与想参加函授的新闻爱好者交流一下,同时也向函授中心的老师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吧。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年春草绿。 在这又一个新春到来的时候,军报函授中心迎来了第14期新学员。我们函授中心的全体教职员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新年伊始,我们先送给学员们三句话,作为见面礼吧。 第一句话是:扎扎实实读点书。这里的“书”,不仅仅指新闻函授教材。基本教材自然要认真钻研,辅导  相似文献   

10.
我代表解放军报和新闻函授中心的同志,热烈欢迎来自军内外踊跃参加新闻函授学习的第六届学员,并向你们致以新年的问候!当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候,你们已成为我们新闻函授中心的新成员了,这意味着什么呢?一、从即日起,你们将按照函授中心教务处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和采写实践了;二、你们将同函授中心的教员和同学们一起,互帮互学,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王、你们将以一名军报函授中心学员的名义采访、写作、发稿以及向函授中心邮寄作业、习作,提出各种咨询等。这就是说,我们是为了新闻成才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彼此是同志,是…  相似文献   

11.
在第八届函授学员开学之际,我愿同新学员谈谈心。谈什么呢?谈个老题目:实践出真知。我之所以要谈这个题目,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新闻函授中心已举办七届了,已有35000多位学员领取了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的结业证书。这个结业证虽不是通讯员的合格证,但起码说明学员们通过一年的函授学习,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新闻写作知识。可为什么有些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志仍然不能胜任通讯员工作,在写作上进步不大呢?我看不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个重要因素。新闻写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无论你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多么深多么广,它最终要落实…  相似文献   

12.
临别寄语     
《军事记者》2001,(12):40-40
第十一届新闻函授学员的作业思考题及答案到本期为止就算结束了,在预祝学员们圆满完成学业的同时,作为教员,也向学员们提出几点希望。一年来,师生协作,教学相长,我们与各位学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保持和加深这种感情,学员们不要把一次函授学习当作学习新闻的结束,而要当作一个新的起点,继续和函授中心保持联系,并常把学习新闻中的难点和收获写信告诉我们,《军事记者》杂志将选登这些来信和体会文章。在前一段的学习中,尽管大家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新闻采写的基本知识,但要看到:一、新闻理论知识还有很多没有接触到,需要通过…  相似文献   

13.
当1997年掀开第一页的时候,我们又迎来了新闻函授中心第九届学员。这里,我谨代表解放军报社和新闻函授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内外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你们致以新年的问候!大家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这个目标就是:做一个合格的党报通讯员,为党的新闻事业尽心尽力。从现在起,我们就是新闻战线这个战壕里的战友了,能不能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就看我们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努力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学员们满怀信心地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你们可曾意识到,这一步是至关紧要的一步,这一步走得实,…  相似文献   

14.
当1998年的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新闻函授中心也跨入第10个年头。在第十届学员开学之际,我谨代表解放军报社和新闻函授中心的工作人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内外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你们致以新年的问候!我们的新闻函授中心,以帮助军内外基层单位培养新闻报道骨干,为新闻写作爱好者成才铺路架桥为办学宗旨。举办九届以来,先后有42000多名学员参加了函授学习,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今年是函授中心创办10周年,函授中心教务处的同志根据近明年的教学经验,组织一些教学人员和老新闻工作者编写了一套(新闻写作自学丛书》,共7册,…  相似文献   

15.
我是济南军区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政治部的新闻报道员,也是解放军报函授中心第11届新闻函授学员。3年来,我共在各级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200多篇,  相似文献   

16.
我叫陶传国,是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十二期函授学员。回顾自己一年来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的历程,真的感慨万千,可是不管怎样,我都要以非常愉悦的心情向函授中心的老师们汇报:正是因为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我才从一个新闻报道方面的门外汉走上了新闻报道工作之路,一年来我经过努力,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军事记者》、《前进报》等多家报纸杂志刊稿25篇,这是我想都没有想过的成绩。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来就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任何稿件。记得我开始不停地向函授中心投稿而又屡屡不中时,我的心情是非常痛苦和郁闷的,周围的同志也…  相似文献   

17.
八届新闻函授教学,以突出一个“活”字,从思想和业务两个方面加强辅导,取得为新闻写作爱好者铺路搭桥,使之纷纷走上新闻成才之路的预期效果。新闻函授,与其他函授一样,是以自学为主为特点的、教学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即如何使自学不致形成自流,保证函授确有成效。要达到这一目的,显然单靠发几本书,“死教书”“死读书”,必然是南辕北辙。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赋予的责任感,使我们感到有必要按照党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传统,把整个函授教学搞活,多下课本外的功夫,切实解决教学过程中思想上业务上的种种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学员…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近12个月的函授学习,解放军报第12届新闻函授班即将结束。这期函授学员,从分布上看,覆盖面很广,大部分是驻全国(除台湾省外)32个省、市、自治区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基层官兵以及一些军队院校学员,还有少量地方学员。从年龄结构上看,多数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80岁的老人。这反映了函授学员们对军报函授的信任和重视。这对我们函授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来说也是鼓励和鞭策。我们感谢广大学员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从阅读学员习作和来信中看,他们的学习是认真的。学员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完全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闻写作,特别是地处…  相似文献   

19.
海装广州局新闻函授学员成绩斐然本刊讯函授学员凌青报道:近日,海装广州局报道员陈亮打电话给局政治部,称自己又有3篇稿子被《柳州日报》采用。至此,该局自年初所有报道员报读军报第11期新闻函授班以来,半年内已在各类报刊发表稿件33篇。该局90%的干部是技术干部,平时埋首业务,对文字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也影响了撰写专业论文的热情。局党委决定,以抓新闻报道为突破口,提高大家的文字表达能力。措施之一就是规定各单位的报道员必须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局政治部为大家办理了报读手续,并要求学员认真学习函授教材,按时完…  相似文献   

20.
我的妈妈叫张燕,是一名下岗军属。在下岗的那段日子里,她整天闷闷不乐,为这我也曾为妈妈偷偷抹过几次眼泪。  一次偶然的机会,妈妈在翻阅一堆旧报纸时看到一则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招收第九届学员的广告。妈妈想与其在家呆着没事干,不如学学写新闻。于是她大胆地报了名,成为军报十届新闻函授中心的一名学员。很快妈妈便收到函授中心寄来的3本教材和一个学员实习采访证。“哈哈,妈妈也成新闻记者喽!”我和妹妹高兴地说。从此,妈妈就开始了一年的苦读。白天妈妈除了要为一家4口准备好饭菜,还要洗衣、擦地、外出采购,只有晚上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