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步法是指乒乓球运动员为选择合适的击球位置所采用的脚步移动方法。乒乓球运.动员的击球动作主要包括手法和步法。两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乒乓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来球的速度、落点、旋转等迅速作出判断,不失时机的决定对策,并作出相应的击球动作。步法移动是否正确,是拙行对策的重要一环。然而,在训练中,教练员的主要精力往往集中在培养正确的手法方面。而忽略了步法的训练。这种“先手法后步法”的训练造成了运动员手法好而步法差的结果。从而影响了少儿乒乓球运动水平的进步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乒乓球步法是乒乓球的重要环节。手法的合理使用是以步法为基本前提的,只有通过步法来抢占到有利的位置,才能保证击球动作的正常发挥。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乒乓球步法训练的重要性。然而,在实践中,尤其是在训练初期,由于初学者的移动能力差,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手法方面,而忽略了步法的学习和训练。这种先手法后步法的学习结果直接影响了乒乓球训练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乒乓球基本技术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手法技术,二是步法技术。步法是指乒乓球运动员为选择合适的击球位置所采用的脚步移动方法。步法对击球技术动作影响重大。一、移动距离对击球效果的影响对训练中乒乓球正手位移动0.5米击球(并步或跨步)、移动1米以上击球(交叉步)和原地正手攻球的击球效果进行对比,以及移动正手扣杀球和原地扣杀球的效...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步法训练比手法训练更为重要。步法是乒乓球运动员的生命,因为它是衔接每一个技术动作的纽带,是熟练运用各种手法击球的前提,是一名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重要技术素质,更是执行各项技术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5.
姜菊 《考试周刊》2009,(44):136-137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步法训练比手法训练更为重要,尤其是在少年启蒙及基础训练前期.由于运动员年龄小,移动能力差,教练员的主要精力往往集中在培养正确的手法上,往往忽略步法的训练,这种“先手法后步法”训练的结果造成运动员手法好而步法弱,从而直接影响乒乓球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中学生运动员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乒乓球之所以长盛不衰,与中国乒乓球后备基础的强大是分不开的.中国乒乓球在群众中尤其是少儿中的普及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步法是乒乓球运动员的生命”这句话精确地概括了步法在乒乓球训练中的重要性.然而,在训练中,特别是在少儿启蒙及基础训练前期阶段,由于运动员年龄小,移动能力差,教练员的主要精力往往集中在培养正确的手法方面,而忽略了步法的训练.这种“先手法后步法”训练的结果造成了运动员手法好而步法差,最终将影响少儿运动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高.因此笔者就如何进行步法训练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能为教练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快速的运动,运动员必须在零点几秒的时间内完成对来球的判断、移动步法和出手击球等一系列动作。在比赛中往往是谁的速度占上风,谁就容易取得主动。因此,发展速度素质对乒乓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乒乓球是一项灵活运动的特点决定了步法的重要性.乒乓球技术的灵魂是步法,它可以影响到每一个技术动作的完整性,在运动员训练的效果和比赛中都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而现在的大部分学生都只看重手上的技术,忽视了脚下步法的练习,这样无疑对一些技术的正确形成与掌握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这种心态,对乒乓球训练中步法训练的重要性和在训练时常犯的错误进行阐述,并提出改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羽毛球运动各项技术中步法移动是基础,是击球手法的前提和保证。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只注重击球手法的学习,而忽略了步法移动的练习,使学生难以全面掌握羽毛球运动技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和加强步法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分析乒乓球双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交战双方队员的组成不同;技术特点(击球点、接球节奏、击球手法、步法移动等)不同;战术要求(发抢、接发球、击球落点、技战术组合、比赛心理等)不同和双打训练要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正处在最利于发展协调性、灵敏性的时期。因此,在少年儿童阶段学习乒乓球的步法,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尤为重要。在技术训练的过程中,应做到从步带手,手步结合,从小打下良好的步法基础。一、利用多球进行步法训练多球训练是加大练习强度和密度的有效训练方法。用多球训练能使少年儿童进行一种或多种步法的反复练习,加深儿童对步法的印象并达到熟练的程度,使手法和步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1.并步左右移动单面攻: 练习目的:练习并步动作,提高左右方向步伐移动的灵活性。练习方法:教练员站在球台一方左边向对方右2/3台(或左2/3台)平击(击球不旋转)供球,角度由小到大;练习者并步左右移动,用单面攻(正手攻或反手攻)还击。如图一。  相似文献   

12.
一、步法教学的重要性 在乒乓球训练、比赛中,灵活的步法是抢占合理的位置、熟练运用各种手法击球的前提。乒乓球名将庄则栋曾经说过:“脚步是乒乓之母。”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脚步在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得主马琳是世界上步法最好的运动员之一,其击球力量之大,命中率之高,上手能力之强,均得益于其精湛的移动步法。该文以马琳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这一经典比赛为例,采用字母标记法对马琳的步法运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然后对记录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旨在揭示马琳实战中各种步法组合的应用特点,并试图揭示我国直板反胶打法步法训练中的普遍规律,为广大乒乓球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步法训练不能忽视,灵活的步法是抢占合理的位置、熟练运用各种手法击球的前提,乒乓球名将庄则栋曾经说过:“脚步是乒乓之母。”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脚步在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吴宏江  王剑 《天中学刊》2003,18(5):118-118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羽毛球步法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教学中,尤其在基层的教学的初期,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手法的教学方面,而轻视了步法的教学.这种重手法轻步法的教学结果直接影响了羽毛球教学质量的提高. 羽毛球比赛双打每半场区有40 m2,单打超过34 m2,对方击来落在任何地方的球必须在落地前回击.运动员必须准确判断,迅速移动到位,才能发挥击球技术特长,打出准确多变的球路,争取比赛的主动权.因此,在进行羽毛球教学时必须重视步法的教学. 1 步法教学的基本方法 羽毛球步法包括准备姿势、判断与反应、起动、移动、到位配合击球和回…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启蒙训练的年龄也小了,一般从五岁左右就开始了,这是适应乒乓球运动发展的需要。比赛时来球的落点在不断变化,要想准确地进行还击,就要靠正确的步法使自己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没有灵活的步法是不能适应训练和比赛的需要的,相对来说也会影响技术水平的  相似文献   

17.
乒乓球非常规动作是指在乒乓球运动中,当来球处于极特殊的情况下,运动员瞬间做出的反射式的应急动作,而达到良好回击球的效果。该动作具有较强的创造性与偶然性,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频次极少。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乒乓球非常规动作的定义、分类、特征进行分析,论证该项技术动作具有实用价值,符合实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王卿 《华章》2012,(25)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体育竞赛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抗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运动员技术动作,训练程度和身体素质越来越接近,但比赛成绩往往相差甚远,心理因素的差异是重要原因之一.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身体训练、战术训练和技术训练一起,构成现代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在现代的乒乓球比赛中,特别是在大型的乒乓球比赛中,除了要求运动员拥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战术安排外还要求运动员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乒乓球运动员临场的心理素质会成为决定一场比赛胜负的关键.本文主要是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通过心理训练来培养乒乓球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对乒乓球的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进行了比较研究,选择专业俱乐部运动员的正手位下旋两点、推一侧一扑、反手下旋起不定点的摆速三项内容,探讨其规律及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多球训练的强度、挥拍密度与单球训练比较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多球训练对队员的动作技能的提高、步法移动和动作技能的强化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孙培全  杜雨  赵亚洪 《考试周刊》2012,(64):104-105
步法是羽毛球课程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它和手法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不可分割。没有正确的步法,必然会影响各种击球技术的完成。而在比赛中如果没有快速、准确的到位步法,手法就会失去其攻击性与威胁性。所以学习和掌握熟练的、快速而准确的步法是打好羽毛球、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对羽毛球教学中步法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化建议。1.在羽毛球教学中。步法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