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许在下个世纪的某时,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非常熟悉的、从门廊处收到报纸的方式将会消失。而你所无法想象到的是,将报纸(内容)读给读者听将会取代读者亲自读报这种传统的方式。于是,你将会寻问这样的问题:究竟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改变了它?事实上,像这样的改变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点也不奇怪。毫无疑问,正是由电脑的发明所带来的新时代的来临——网络时代,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多的变化,以致于我们可以享受我们新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脑已经逐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发挥着…  相似文献   

2.
元何 《成长》2005,(8):54-55
我们经常不假思索地将生活的空间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每一个日常生活的实践都倚赖一个支持活动的空间,而每一个空间都会交融和展现着各种各样的社会价值观。如果我们的隐私在公共空间里遭遇侵犯。我们应当怎样去面对——  相似文献   

3.
发明是科学产生的智慧。人类的每一个重大发明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现代生活的便利正是得益于一个个“智慧”的积累,我们享受着现代文明,很少有人会回头去思考发明的源头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娟 《文教资料》2006,(12):65-66
米歇尔·德·米奇在2001年国际设计年鉴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已经进入了流动性思维时代。在这里,任何事物都可以不受限制地流动,从一个文化到另一个文化,从一个科学到另一个科学,从一个角色到另一个角色,从一个技巧到另一个技巧。我们正处在全世界第一个信息和技术的纪元之中,我们也是第一批去享受这期待已久的狂喜的人。”确实,信息时代的到来把世界变小了,任何人都可以处在同一个平台上去观察世界,获取信息,同时不断地思考。学生的知识信息的获得不再是像过去的教育一样,按照一种程式化的方式进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自…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5,(3):56-5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交流手段和通讯工具。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无限遨游的空间,但是网络像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隐患。因此人们在享受着网络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之时,也深深的陷入了对网络存在的担忧之中。从改变对网络的认知角度,提出合理发挥网络服务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的公共生活中存在着两种空间,即个体空间与公共空间。个体空间强调的是空间的区隔,公共空间凸显的是空间的融通。在幼儿园生活中,一个真正公共、共享、平等的公共空间的建构需要师幼双方的不断努力。师幼双方可以通过个体空间的收缩与开放、公共生活规则的平等确认、意义理解的实现、公共与共享意义的维护等途径实现由"我"向"我们"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试论幼儿园生活中的个体空间与公共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幼儿园的公共生活中存在着两种空间,即个体空间与公共空间.个体空间强调的是空间的区隔,公共空间凸显的是空间的融通.在幼儿园生活中,一个真正公共、共享、平等的公共空间的建构需要师幼双方的不断努力.师幼双方可以通过个体空间的收缩与开放、公共生活规则的平等确认、意义理解的实现、公共与共享意义的维护等途径实现由"我"向"我们"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当代学生》的编辑们都看了哪些关于爱情的书籍?哪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样的问题相信你们都很好奇。彼此交流时我们发现,这样的书往往伴随着我们生命中的每一阶段,影响着我们的成长,改变着我们的观念。梳理这样一份书单,对你们是一种参考,对我们——是一份心灵的记录。  相似文献   

9.
一个城市是否成熟,是否宜居,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看它有多少公共空间,公园、剧场、影院、球场、茶馆、咖啡厅,都是人们走出家庭、走出工作岗位以后乐于聚会的场所。人们在这里通过变换一种生活方式来放松自己,也通过与另一种人群的相聚而享受生活,甚至汇聚工作的激情,焕发生命的活力。可以说,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如此众多的公共空间,就有可能荒芜,甚至最终成  相似文献   

10.
感受平淡     
有时很想试着去改变一种状态。是呀,一个人无聊地重复着千篇一律的生活,总会感到缺少了什么。可是我们的努力往往是事与愿违,你越想得到的,你就越得不到。所以,在事过之后,我们就选择了接受平淡。平淡并没有什么不好,关键在于是否学会了在那平淡中寻找快乐。地上有了一层很厚的灰,你是皱着眉头走开呢,还是拿起拖把怀着成就感将其清理干净?这就是一种选择。其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这样简单的选择,反映着你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个喜欢清洁的人,一个喜欢保持清洁的人,一般是热爱生命的。有话说:“如果有一天你连收拾自己都不想了,…  相似文献   

11.
一、增强公共教育理论课的吸引力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责任公共教育理论课在高师院校所有本专科专业中是一门公共必修课,面对的是所有专业的本专科生,这个讲坛很大,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育理论公共课的教学往往不被教师和学生所重视。实际上公共教育理论课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新知识形态的不断崛起,世界和中国都在发生深刻和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存在、价值体系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事业、中国教育也发生了深…  相似文献   

12.
自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问世以来,空间不再被视为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而是被赋予了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公共空间作为主要的空间再现形式,其内部充斥着各式各样社会关系的冲突。当代美国剧作家阿米里·巴拉卡在《荷兰人》这部戏剧以都市公共空间为背景展开情节,聚焦了都市公共空间的矛盾和冲突。本文从空间视角出发,挖掘这部戏剧中都市公共空间隐含的文化意义。认为貌似人人共享的都市公共空间,充斥着来自不同种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冲突与反抗,在这样一个饱含高度话语权的公共区域,少数族裔人群的反抗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3.
顾斌 《华章》2007,(Z1)
作文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活泼自然、生动有趣、色彩斑斓、血肉饱满、情韵十足的生活图景,而不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事。我们应该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作文生活,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然舒爽的作文环境,使他们的创作天赋得以痛快、潇洒地施展。这样,我们就要改变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传球式”作文教学法,即教师命题、学生写作、写完上交、教师批阅、阅毕发还,而是代之以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生活化”作文教学法。  相似文献   

14.
善意的谎言     
高影  李锡赓 《成才之路》2012,(17):15-15
正与人为善,以诚相待,是为人之本。身为人师,更应教人求真,不说假话。但是,生活中却需要我们去"说假话"。往往一句善意的谎言,会从此改变人生。【案例】阳春三月,春寒料峭。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在教室门前享受着并不奢侈的日光浴,无意中发现了一处"奇观"。在窗前台阶下的"死角"处长出一处紫色的小花,那花虽然很小很小,却十分显眼,在轻轻的春风中还点头微笑着。我很惊讶,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竟然孕育出了如此灿烂的生命!我从  相似文献   

15.
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空间是属于公众的场所,是市民可以无拘无束地光顾、自由自在地活动的地方,也是享受城市生活、体验城市风情、彰显城市个性、领略城市魅力之所在。公共空间是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设计的,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教育改革的公共领域——困境、可能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改革的公共领域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决策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空间,它是一个讲坛,一个在这里民众可以就他们有关教育的公共事务进行协商、辩论、批判,进而对教育的决策产生影响的场所。在我国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基于沟通与批判的教育改革公共领域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如国家与社会呈现出分离中的一体化、舆论媒体的意识形态化、知识分子的依附化以及社会公众在政策消费下的失语化等。在中国建构一个为教育改革服务的公共领域,只能是"有限建构",所达成的也只能是"类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7.
在唐中从初中到高中每年都会有从大学分来的实习“老师”,我们也习惯了与这些享受着大学生活的哥哥姐姐一起学习,一起疯玩的精彩。但从没有一个实习老师像“安徽”这样的令我敬佩,令我难忘。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现代化、教与学模式的转变要在“全球信息化”这一大背景下去思考。信息时代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世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样一个信息化社会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延伸到每一个单位和家庭,学校当然不能例外。可以想像,新一代校园网所形成的校园将是一个全新的育人环境,它的出现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受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直至整个校园生活方式。因此有必要摈弃以往对校园内教师和学生活动单一的、片面的、局限的认识。数字校园这一全新的育人环境,突破了传统以几何空间大小或时间长短评价学校、评价教育的思维定势,为我们展…  相似文献   

19.
稿源采珠     
浙江沈月锋谈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指出,让我们从生活中,从孩子们所熟知的生活情景中,发现与提炼学习的场景,这样往往会使学生享受无尽的快乐,并且给孩子们带来解决紧张学习任务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选择适合我们自己音乐课堂最佳的方式进行导入,这样一定会是我们的音乐课堂堂堂开门红。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感:不同的方式定会收获到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20.
一、增强公共教育理论课的吸引力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责任 公共教育理论课在高师院校所有本专科专业中是一门公共必修课,面对的是所有专业的本专科生,这个讲坛很大,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育理论公共课的教学往往不被教师和学生所重视。实际上公共教育理论课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新知识形态的不断崛起,世界和中国都在发生深刻和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存在、价值体系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