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一所学校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哪里来?该如何创造性地达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如何做到既契合国家意志,又适合本地、本校实际?如何搭建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校日常教学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再是"空中楼阁"?一、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即国家政策和学校实际相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三个板块、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三个板块分别  相似文献   

2.
杨念锋 《中国教师》2014,(10):84-85
<正>校长的使命是办好一所学校,学校的品质源于课程的品质。在积极、全面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今天,校长的"课程顶层设计"能力直接决定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因此,从"课程顶层设计"入手,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成为校长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办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文立校,以德树人,以健育人"的办学理念已深植义乌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三中")教师的心中。"以文立校",即以学校  相似文献   

3.
"群落"研究是当下教师喜欢参与的一种研究方式。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紧扣学校办学理念,以"群落"研究方式构建"三课三助"式教科研整体框架,通过课程研究,助学校发展;通过课堂研究,助学生成长;通过课题研究,助教师成才。"群落"研究是学校教科研顶层设计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变革的实质就是对学校文化进行重塑——抛弃阻碍学校发展的文化,继承促进学校发展的文化,建构引领学校发展的文化。近年来,我校从校本出发,重塑了以"成长"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成长文化"。通过"成长文化"的践行,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期,中小学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由原来的零敲碎打、单点建设,转变为“顶层设计-课程升级-教学重构-教师赋能”的系统发展模式,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内外联动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二是推动课程升级,促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特色化。三是实现教学重构,进一步拓宽学生生态文明学习路径。四是赋能教师成长,有效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6.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需要每所学校进行适切、适合、适应本校基础的现实转化。在建构校本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与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有因数",也需要关注学校与学生个性发展诉求的"独有因数",需要在"公有"与"独有"中整合、融合并最终实现契合。  相似文献   

7.
<正>转型的核心让教育关注人的生命,返朴归真。基于此,我校提出"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这一价值追求,引领和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都要按照个体的"潜在可能"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一、重新审视学校教育哲学。我们从教育本质出发,从校本出发,寻找和确立了"教育即成长"这一教育哲学,形成"学校共同体"的教育信仰——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成长,提出"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的办学使命,建构关注师生一生幸福成长的教育理念体系:以"共享成长"作为办学理念,用"向上"作为学校精神,将"做最好的自  相似文献   

8.
校报《汾帆》是一种铭记,它承载了学校历史,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是一种"放大",细看教师与学生,为教师提供饶有兴致的专业生活,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汾帆》背后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反映了学校的文化主张和行动方式。八年办了一份报纸,这份报纸凝聚着师生的心血,办报的过程是办校的过程,也是师生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区域教师培训机构承载着赋能区域教师专业成长的职能和任务,"十三五"以来,朝阳区教师培训机构秉持"大教育观、大人才观、大德育观、大课程观、大资源观"的研训理念,立足培训、教研、科研、党建、信息化"五位一体"大研训格局,依托"多网联动"数字平台,以专业能力有效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顶层设计持续优化,研训管理持续完善,研训适需性持续增强,研训效益持续凸显,高品质专业化机构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一、未来的理想学校应有一个成就完整人的课程顶层设计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学校不能把学生培养成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而应把学生放在中央,用"适合学生成长的课程"培养完整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用课程达成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体系,让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经反复研讨和论证,基于学校实际,结合当地文化和课程建设基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晏婴小学构建了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课程体  相似文献   

11.
乡村小微学校是新时代城市化过程中,经过调整布局后呈现的新形态学校,小而全、硬件软、软件次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其发展的现实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学校在不断寻求发展的方向,形成了具有鲜明本土特质的"成长密码":顶层设计,激发了办学活力;荷竹定律,坚定了办学信念;特色课程,提升了办学品质;全科教师,破解了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2.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3):F0002-F0002,F0003
<正>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小学始建于1935年秋,历经七十多年,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为教师成长搭台为学生发展奠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以"博乐谐美"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学校现有陇原名师(特级教师)1  相似文献   

13.
教师成长共同体,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已不再陌生,多样化的共同体正在成为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力军。对于学校来说,如何扶持和促进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要有效深入推进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让基层学校与高校牵手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新途径。利用高校资源,加强顶层设计。教师成长共同体,仅仅依靠学校自身内部建设是不够的,更需要  相似文献   

14.
刘政  曾松 《中国德育》2014,(24):54-55
正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阶段,课改已由早期的课堂改革走向了课程顶层设计的改革。"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教育新的价值追求。近年来,我们思考学校的下一步发展,酝酿课程改革,并在体育、美术和研究性学习上进行试点,学校课程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传统课堂教学不适应学生成长、学生个性特长得不到有效发展等现实问题。结合校情、学情、教情,我校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村学校实际,几年来,笔者坚持以"做一名有情怀的校长,办一所有温度的学校"为己任,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充分挖掘师生潜能,搭建展示平台,追寻"如松坚立、若溪潺流"的松溪品格,着重在课程建设、教师成长、学生素养等管理方面作了一些思考并积极践行,在学校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学校就是土地,学校的理念、制度、氛围犹如阳光雨露;教师就是植物的根茎叶,学生就是果实。果实(学生)是众人所追求的核心,根茎叶(教师)是核心的竞争力,土壤、阳光雨露(学校)是竞争的动力源。学校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环境;师生的成长质量、发展前景,则直接体现出这个环境的状况,影响着这个环境的发展!学校、教师、学生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系统,每一体,每一个人,每一种机制都是这一整体系统的因子,共生共荣。因此,用"三位一体"生态发展的视角统筹学校工作,为学校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思路。而要使这种生态系统以良性状态发展,就必须找到这一链条中的立足点、关键点、突破点。  相似文献   

17.
《课程.教材.教法》2017,(5):107-112
课程改革的初衷就是为了"人"的生命成长。在校本课程实践中,顶层设计与学科群建构是关键,而学生个性化课程的建构意义更为重大。生命发展校本课程体系探索,聚焦于"生命发展"主题,以"三层—五类"课程实施与创新为重点:在目标上,聚焦于人的整体成长及关键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培养;在内容上,试图超越学科,凸显开放的、个性化的课程创新活动;在方式上,用核心素养统整学校整个育人工作和学科教学工作,推动人的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会导致课程与学校办学理念的脱节甚至背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纳入学校文化系统的整体设计框架内,成为学校文化个性的具象表征:表达学校办学的价值诉求,给学生成长留下校本的印记,成为学校品牌的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19.
贺岩红 《成才之路》2013,(18):24-25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道德情感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内容的设计和编写,很注重为学校和教师留有伸缩的空间。因此,教师作为教材开发的主体,除了选用教材上的内容之外,应更多地依据学校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依据这样的理念,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开展"以学生生活为核心,以情感体验为主线"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从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能使他们成长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会导致课程与学校办学理念的脱节甚至背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纳入学校文化系统的整体设计框架内,成为学校文化个性的具象表征:表达学校办学的价值诉求,给学生成长留下校本的印记,成为学校品牌的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