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于2004年4月28日播放了一组驻伊美军羞辱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5月1日英国《每日镜报》、5月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分别又刊登了两组美军虐待战俘的新照片。一时间,美国朝野震动,全球关注,一些世界主要报纸如《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法国《解放报》、埃及《金字塔报》等纷纷发表评论谴责这一侵犯人权的罪  相似文献   

2.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获了大批美军和“联合国”军官兵,对这些俘虏,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人道主义精神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人民军队优待俘虏的所作所为,与今天的的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3.
从虐囚事件看英美严肃类报刊新闻图片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4月28日,美伊开战一周年刚刚过去一个多月,几张美英联军虐待战俘照片的传播便引发了一场能量无比巨大的“冲击波”。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在美国军方一再要求其延迟公开报道两周后,终于在其王牌节目《60分钟》中公布了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纽约客》周刊、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以及英国的每日镜报、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丑闻,经媒体曝光后,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一切正义善良的人们.包括美英国内的广大人民群众,都对美军这一恶劣行径表示极大愤慨.广大阿拉伯世界更是群情激愤,纷纷声讨美军士兵的罪行。  相似文献   

5.
理性和勇气     
彭健 《新闻记者》2004,(8):36-36
今年1月13日,美国陆军特种兵达比将一张磁盘放在了军方调查员的床上,盘里存有驻伊美军虐待伊拉克俘虏照片,美“虐囚事件”由此浮出水面。4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公开了虐俘照片,世界一片哗然。美国总统布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一些美军士兵对待伊拉克战俘的做法“令人厌恶”。美国防  相似文献   

6.
最近,美英联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虐待战俘的所谓“虐囚门”丑闻搅动了西方政坛,遭到世界各国人民和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尽管和平对待战俘问题已经写进了有关国际法章,但虐俘事件却不时发生不能不引发人们对战争和战俘问题的深思。  相似文献   

7.
美国在伊拉克虐待战俘的事越闹越大,布什政府的麻烦也越来越大,这场风波的源头是二批照片和录像,它们把令人发指的虐待场景直观地呈现于世人面前,直接地震荡人的灵魂,拷问人的良知。美国政府在这批“信息炸弹”前毫无还手之力,只好充当被告角色。  相似文献   

8.
辛秦 《新闻三昧》2005,(7):45-46
请把下列句中的差错找出来861.伊拉克战俘,在美军监狱里倍受煎熬。862.小张喜欢读书,犹其喜欢科技类的书。863.村里不少女孩子中途缀学回家干活了。864.他的身体强壮,有很强的免役力。865.厂长的话尤如晴天霹雳,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9.
几张虐囚门照片的传播引发了能量无比的“震荡波”。 (见右图) 这些照片令世人瞠目结舌,使人们看到在美军方的授意下,一个为挣学费而从军的善良美丽的姑娘是怎样变成令人作呕的“女魔头”的;也使人们看到了美军严重违反日内瓦公约的丑行给伊拉克战俘带来的不幸遭遇……  相似文献   

10.
李浩 《航空档案》2011,(8):8-17
无人侦察机的使用已成为美国及其盟国武装力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所进行的军事行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伊拉克大规模作战行动开始之前,美军无人机数量增加了35%.2009年春季,美国著名的无人机专家唐纳德·赫泽尔伍德上校称,美军在伊拉克所进行的战术行动大部分成功应归功于无人机,正是后者高效地发现了敌人的分队.美军各军种目前都在使...  相似文献   

11.
朗达·科努姆是一位美国空军女少校,在海湾战争中,一次执行任务时,她不幸成了伊军战俘,伊拉克士兵是如何对待这位女战俘的?请看她的自述——我们的直升机“黑鹰”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上盘旋,为了避开伊拉克雷达的监视,我们几乎贴着地面飞  相似文献   

12.
从福克斯现象看美国的媒体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竟  范旭 《传媒》2005,(5):60-62
根据美国传媒公司的市场调查,在美国受众中,看福克斯电视越多的人,政治常识就越差.比如,在经常看福克斯电视的人之中,大多数相信萨达姆参与了"9·11"事件,也相信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实上,美国独立的调查委员会已经公布了"9·11"调查报告,已经正式否认了萨达姆与"9·11"有牵连.在经过一年的寻找一无所获之后,美军已经承认伊拉克没有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这正是美国当初攻打伊拉克的主要借口.  相似文献   

13.
迟国维 《新闻三昧》2004,(12):20-20
近来,“未成年犯罪”这五字再次刺痛人们的眼睛。与以往不同的是,近期发生的几起案件似乎在挑战法律的底线和成人的忍耐限度。在11月3日审理的一起案件中,4名未成年人将一名初中生非法拘禁,在强迫对方去“找钱”的过程中,采用极其下流的手段殴打、侮辱对方,并号称这是从电视中美军虐待战俘的报道中学来的。11月14日,4名未成年人被分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14.
候涛 《兰台内外》2014,(5):19-19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尽管表面上二战已经结束,但由于担心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在穷途末路之际杀害盟军战俘,美军曾秘密通过海军和空降部队营救战俘。美国媒体近日披露了二战结束时,美军对日本采取的"预防性"军事行动。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之后,日军中很多死硬分子仍然企图继续战争。8月17日,天皇的叔叔东久迩宫稔彦王出任首相,历史学家称,日本皇室在紧要关头推出东久迩宫稔彦王旨在预先阻止任何政变或暗杀图谋。然而,在多个战场,日军仍  相似文献   

15.
《圣安东尼奥快报》和《若阿诺基时报》在美军对伊拉克发动代号为"闪击与敬畏"入侵行动后的头版。两家报纸的大号标题均为战争代号"闪击与敬畏"。《若阿诺基时报》的插图表现了美军给伊拉克伤兵喂水的情景:《圣安东尼奥快报》的图片展现了巴格达在猛烈空袭中的景象。  相似文献   

16.
1951年11月14日,正当开城停战谈判陷入僵局时,侵朝美军第八集团军军法处处长詹姆斯·M·汉莱上校奉命在釜山召集新闻记者,发布了一个耸人听闻的声明称:据可靠情报,共军在朝鲜杀死了5500名美国战俘和290名其他盟国的战俘.  相似文献   

17.
凤凰卫视采访部主任闾丘露薇2001年11月采访美军在阿富汗战事,成为第一位进入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2003年,美伊战争爆发,闾丘露薇又到了伊拉克,不但是进入伊拉克战地的全球华人记者第一人,也是开战之后返回战火巴格达的全球媒体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葛瑟 《航空档案》2004,(1):59-60
在2003年11月的伊拉克领空,驻扎伊拉克的美军两架直升机被反美武装击落,造成21名士兵死亡和20多人受伤。为此,美军航空兵在伊拉克空域飞行时十分发怵。美军飞行员们不但怕伊拉克的火箭筒,还十分担心伊拉克的苏制肩射防空导弹攻击。在阿富汗战争中,“毒刺”防空导弹曾杀得前苏联作战飞机不敢低飞,只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在和朋友聊天中,得知1953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一美军战俘自愿留在中国至今的消息。职业敏感使我觉得这可能是一条具有新闻价值的“大鱼”,我通过朋友搞到有关他的背景材料: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共有13名美军战俘自愿留在中国。其中有10人在1958年前陆续回国,一人因病去世,还有两人一直  相似文献   

20.
许罡 《航空档案》2005,(4):50-53
据美国军方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3月3日,美军在对伊拉克发起的长达两年的战争中死亡人数达到1502人。自2005年1月30日伊拉克举行议会选举以来,伊拉克武装分子针对美军为主的联军以及伊拉克政府军队发起的攻击已逐渐减少,美军死亡人数也随之降低。据统计,今年2月有58名美军士兵在伊死亡,这是2004年7月以来最低的月度死亡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