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郭洁 《军事记者》2011,(4):71-71
报道员小王在写一篇新闻稿,只见他一会儿拿起电话打给某连指导员:"我这还缺一个战士舍小家为大家的事例,请帮忙找个例子";一会儿又给士官小张打电话:"我这稿件里需要一句话,到时我就写上是你说的"……如此一阵忙乎之后,一篇反映基层连队争先创优的新闻稿就出炉了。这种“拿靴找脚”的新闻写作方法,在一些通讯员身上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2.
朋友从国外打电话来,以发现新大陆般的口吻告诉我:"罗纳尔多退役了,你知道吗?"我怔住了,没想到他竟然在国际长途里跟我说这个,隔了一会儿才悻悻答道:"他退不退役与我何干?"朋友在电话里责怪我对世事冷漠,  相似文献   

3.
爱的呼唤     
勤一几磷个月亮鬓阁蔽、石甘置瞥一会儿又被捏成了几位女子其中最清纯的一位活脱脱是我的初恋女友全怪我当初伤透了她的心直到如今,她仍在掩面而汐伯仿欲而够┌─┐│犷│└─┘爱的呼唤@张震宇~~  相似文献   

4.
《山楂树之恋》以"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描述了静秋与老三的初恋故事,这个故事也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影片导演张艺谋在渲染这份“纯情”时.亦用一隐一明两条线索构建故事结构。叙事“隐线”是那棵会开红花的山楂树.而“明线”则是静秋与老三的初恋故事。  相似文献   

5.
作为媒体人,我不想只是看到梦想,聊聊梦想,我更想以媒体的力量,以媒体人的责任,成为助力梦想实现的践行者。是谁,有更多的机会听别人的故事,了解别人的梦想?我想,记者算一个。是谁,能将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接力传递,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我想,媒体,算一个。  相似文献   

6.
案例3月24号央视的《新闻直播间》,主播文静在播报一条"1米高、重60公斤的巧克力"的新闻后俏皮地说了句:"我去吃块巧克力,一会儿见。"这跟以往在大家印象中的央视新闻主播有板有眼、严肃沉稳的形象反差很大,因此马上引发了热议。  相似文献   

7.
冬之梦     
我站在秋天的巷口翘首张望,当立冬的扉页缓缓掀过,秋天便收敛了飘举的衣袂,将金色的盛装叠存于衣柜.冬天,像一个随时光移转的葵朵,一会儿从原野的树梢上探出头来,一会儿在耸立的楼角上朝我微笑.随着一声冬日的笛鸣响起,冬天便展开飘逸的翅羽翩然于大地.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我虽然不是档案"局中人",但是我这个档案"局外人",竟对"档案"以及档案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和难以割舍的缘分。 记得,2001年7月的一天,天津市宝坻区档案局的同志给我打电话,介绍宝坻区档案馆在整理尘封多年的档案时,发现一本1947年10月1日冀东新华书店出版的《毛泽东自传》,让我过去看看。凭着我在宝坻电视台工作的新闻职业敏感和自己的直觉,感到这一"发现"非同小可。  相似文献   

9.
有历史的城市,就像有根底的“老钱”,保存了文化遗产的维罗纳,每一个城市片段,都如惊鸿一瞥,令人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0.
百色起义"红色故事"会随着年代久远而日渐模糊,也会因亲历者、知情者的去世而逐渐减少,故有必要通过采集资料、编辑整理、立卷建档等途径,尽快建立起红色故事口述档案。  相似文献   

11.
"不当总统就当广告人"这句使很多热血青年投身到了广告这个行业,并为之奋斗的名言,在我没接触广告行业时也是未曾听说过的。而当我踏入这个行业后才知道,这确实是一个能给人带来梦想,实现价值的行业。  相似文献   

12.
王晟  刘琼 《新闻天地》2010,(5):19-20
对于夏达来说,眼睛和手是她最大的财富,因为她要用这些去创作。她曾说:"等我老了那一天,假如我还可以在一个小角落里,慢慢地画着故事,那我就心满意足了。我只是想画漫画而已。"  相似文献   

13.
坚守文化使命,源自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关于范用 2013年9月14日是范用先生去世一周年。范先生在世时最爱的是书。人称他为"书痴",他很高兴。他曾说:"我是为了读书才选择了出版这一行的。"他又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把人家的稿子编成一本很漂亮的书。"关于范先生编辑出版《傅雷家书》《随想录》以及《读书》和《新华文摘》的故事,早已为大家耳熟能详。这里再讲讲其他两本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上海市档案局于去年末组织了"服务民生、构建和谐"——档案普法宣传故事演讲会。演讲会得到了各区县档案局的积极支持。会上档案工作者以"服务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从"档案联系你、我、他"的不同角度,颂扬了档案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心民生、奉献社会的工作业绩。故事表现了档案工作对关怀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有利作用。现精选14篇,分数期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儿子平日很爱听故事。自从一岁起,他天天让妈妈给讲故事,每天晚上都是在他妈妈讲完故事后,眨巴眨巴小眼,想一会儿才入睡。今年上学前班前,为了让他学习汉语拼音,我在书摊上给他买了一本1992年12月由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出版、武汉大学出版社印刷总厂印刷的《小小故事家》。  相似文献   

16.
在被广告界称为"内容营销时代"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文艺形式与广告之间实现了跨界合作,微电影、微小说、微广播剧等无一例外地与广告相融合,它们突破了传统植入式广告在表现形式与内容传达方面的限制,将商业广告引入了一个全新境界。而在众多"微时代"的新产物中,微广播剧诞生时间最短(业内将2012年称作"微广播剧元年"~([1])),但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却非常广泛,微广播剧广告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故事"。  相似文献   

17.
张艳娥 《新闻世界》2013,(12):138-139
2013年8月2日,由刘杰导演的《青春派》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影片讲述了"90后"高中生奋战高考的校园故事,开启了中国青春电影的新模式。影片沿袭刘杰一贯的写实风格,用第六代导演的眼光,启用大量非职业演员,让校园青春电影第一次实现了"我的青春我做主",勇敢尝试"早恋"这个雷区。  相似文献   

18.
魏寅 《军事记者》2014,(9):42-42
军营不乏好故事,缺的是讲"好故事"、"讲好"故事的意识和能力。军报要闻版近日开设的《核心价值观在军营》专栏,对于如何通过"好故事"宣传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1日,重庆某大学研究生宿舍楼里上演了一幕血腥悲剧——一位即将毕业的女硕士从4楼纵身跳下,造成脊椎粉碎性骨折,瘫痪将伴随她一生……这个有着远大前程的女孩,为什么要选择如此惨烈的方式践踏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呢?我们一起来深入她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20.
近期,全国新闻战线将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意在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使新闻作品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基层?笔者觉得,一个是要向下,沉下去,接地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