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玉芝 《学周刊C版》2015,(9):116-117
幼儿园开展古典音乐欣赏活动首先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素养,能够为幼儿创设充满优美音乐的环境、根据音乐欣赏活动侧重进行适宜曲目的选择、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相关表象和经验、关注幼儿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着力培养幼儿安静倾听的能力和习惯。活动中要注意不在欣赏开始阶段向幼儿解释音乐内容(音乐形象及音乐情感)、要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并让幼儿在其中以身体运动的形式感知表现音乐、适当运用多种解读与表现的方法(教学媒介),并且欣赏活动要"美"。  相似文献   

2.
潘晓琴 《亚太教育》2021,(2):108-109
培养幼儿音乐观察力,是幼儿园音乐区域活动的重要目标追求。教师要围绕音乐情境创设、音乐素材整合、音乐活动组织、音乐创编布设、音乐实践延伸等展开教学创新设计,为幼儿提供更多观察机会,促进幼儿在广泛观察体验中形成音乐综合素质。音乐观察关涉内容众多,教师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设计,组织幼儿在活动中找到观察的角度,自然形成观察体验认知。  相似文献   

3.
小班幼儿音乐游戏素材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有纯粹在歌声中玩游戏的;有既有歌声也有乐曲的;还有在乐曲声中感受音乐的……这么多形式的音乐游戏素材应如何选择?一、音乐游戏素材的选择应根据小班幼儿的听觉特点赞科夫的音乐教学理论告诉我们,音乐教学原则的核心是发展和形成儿童的听觉表象。因此,对于音乐的选择是必须符合幼儿听觉发展的特点的。小班幼儿对音乐的高低、强弱、快慢的辨别能力较差。教师选择音乐时要选择旋律相对简单的音乐,让幼儿乐于听音乐,打开幼儿的听觉通道。以引导他们感受音乐旋律的情绪、节拍的恒定、速度的快慢变化为主。1.选择有效的音乐游戏素材让幼儿听辩音乐的高低。  相似文献   

4.
正唱歌教学是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唱歌内容上要注意歌曲选择应适宜幼儿发展特点,以歌曲之"有趣"激发幼儿之"兴趣",歌曲音域的选择要适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注意保护幼儿嗓音。在伴奏设计时,应分析歌曲风格,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伴奏方式。一、内容设计:适宜幼儿发展特点(一)素材的选择:以歌曲之"有趣"激发幼儿之"兴趣"一首歌曲能否让幼儿认真演唱,  相似文献   

5.
向琴 《幼儿教育》2014,(Z3):40-43,58
对重庆市主城区一位熟手型幼儿园教师W所具有的音乐学科教学知识(PCK)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关于音乐内容知识,W教师考虑到了音乐教育内容的全面性问题,并且重视不同音乐内容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根据幼儿园音乐活动类型特点让幼儿学到相应的音乐内容知识;关于音乐教学策略知识,W教师以欣赏为主要教学手段,辅之以语言与身体节奏等教学手段;关于幼儿知识,W教师考虑到了幼儿的认知经验,在有关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融合了季节元素等,所选择的歌曲和音乐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关于音乐情境知识,W教师注意到了要创设故事和游戏情境以帮助幼儿学习歌曲和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内容应符合社会教育的特性.教师选择社会教育活动内容应遵循目标导向等四个原则,并注意几点:所选择的内容应与活动目标相对应,能为幼儿所接受,贴近幼儿生活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的民间音乐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器乐、民族曲艺等多个方面。这些多样的蒙古族民间音乐对于幼儿的教育却少之又少。从目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来看,对于幼儿所开展的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形式较为单一,适合幼儿教育的素材收集、整理也比较少,对于幼儿民族音乐能力方面的培养也很有限。因此,我们要精心筛选一些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族民间音乐内容,渗透于幼儿的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从小体会到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主题活动是目前中国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综合性课程,针对X市48所幼儿园319名教师组织开展的主题活动,运用自编《幼儿园教师教学情况评价表》,从主题活动的来源、目标、内容、方法等10个维度进行抽样分析。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主题选择注重幼儿兴趣,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行为目标的实现,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充分,但存在高结构化教学多、儿童生成性活动少、五大领域课程拼凑现象等。提出选择源于生活的主题关注幼儿全面发展;设立适宜的主题目标瞄准幼儿"最近发展区";注意活动设计的系统性和层次性避免五大领域的"大拼盘";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促进幼儿自我发展;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促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音乐欣赏活动前的﹃三要﹄文\唐海燕喻学美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如果在音乐欣赏活动前注意了以下“三要”,则能使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音乐...  相似文献   

10.
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高质量的教唱可以使幼儿全身心投入,培养他们的乐感和美感,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使他们终生保持对音乐的热忱。所以,幼儿园歌唱教学应该注意: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更加贴近生活;教师范唱形式要以“清唱”为主,“伴奏”为辅;唱歌教学目标要突出幼儿音乐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1.
小班幼儿游戏活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和发展。游戏活动不同于教学活动,不可在游戏中掺入过多知识教育的成分。小班幼儿游戏活动具有丰富的价值。教师在指导小班幼儿游戏时遵循的原则有:游戏主题源于幼儿已有经验;游戏简单易操作;游戏材料数量多、品种少;游戏指导语言生动、富有童趣;游戏宜重复、少变化;对游戏中表现出色的幼儿及时强化。  相似文献   

12.
赵瑛 《天津教育》2021,(5):130-132
幼儿音乐教学,就是对幼儿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当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科学有效的“互动课堂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城乡课程资源的优势互补,全面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帮助幼儿领悟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使幼儿真正把握音乐的内涵意义,从而全面理解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3.
有效利用民族音乐资源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音乐是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时应予以高度重视与有效利用的重要教育资源.幼儿园在收集民族音乐资源时应遵循民族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宜性等原则.在运用民族音乐资源时,应注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将游戏和教学相结合,将音乐教育和其他领域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实施有效的音乐教学,能够为幼儿开启审美与欣赏的心灵之窗、提供自我表现与表达的平台、激活创造性与想象力的源泉、开通情绪与情感的培养路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等方面入手,挖掘课堂内外有用的音乐教学资源,营造与音乐教学主题相适宜的情景,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容,通过灵活多样的游戏实施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着力点进行音乐教学评价,以此来实现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山西省某机关幼儿园大班教师的课堂教学奖励活动进行个案研究,试图在自然的课堂情境中观察与倾听教师和幼儿的言行,通过了解其课堂教学奖励活动的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师应注意控制奖励对象的均衡化、教师应提高关于"奖励活动"的理论水平以及注重课堂奖励的人性化和艺术化的建议,旨在唤起包括调查对象及其所在的幼儿园在内的更多学前教育工作者去思索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奖励活动。  相似文献   

16.
让民间传统游戏回归幼儿的生活与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内在之需,也是提升幼儿发展品质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幼儿园应基于正确的游戏观,着眼于文化传承,创造性地开发和建设民间传统游戏资源。依据其发展价值的不同,可以把民间传统游戏分为运动类、语言类、益智类、表演类等类型,从而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相融合。在内容选择上,民间传统游戏应与幼儿的发展需要、游戏的文化性及其发生时序相契合。在实施途径上,应善于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区角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户外活动、亲子活动等中渗透民间传统游戏。在组织形式上,应注意整合和改编游戏内容,调整和创新游戏玩法,改革和丰富游戏材料,以更好地满足幼儿对民间传统游戏的兴趣,维持幼儿的游戏热情。  相似文献   

17.
打手键既是一项具有强身价值的传统项目,又是具民族特色的水族民间游戏之一。打手键取材和玩法简单,利于幼儿玩乐。将打手键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既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传承和发展水族文化。文章围绕打手键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幼儿教育的本土化以及幼儿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为例,对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少数民族音乐价值观的失落;课程设置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脱离;蒙古族民族音乐师资及相关教材、音像资料缺乏等。对此,蒙古族地区幼儿园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提高对蒙古族民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民族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music education is often unintentionally neglected in many preschool,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grade programs. Som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may fail to take advantage of opportunities to support children's musical development because they are insecure with their own musical abilities. Other teachers devote relatively little time to music activities because they are unable to locate good quality, age appropriate music tapes, books, and records. This neglect is particularly acute i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grades, where the current emphasis on basic skills instruction forced on classroom teachers relegates the music curriculum to about thirty minutes of instruction a week from a specialist music teacher. This short dose of music study, removed from the context of classroom and group activities, is not enough to give children an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music in their lives.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themselves must take a more active role in teaching music if children are to develop knowledge, skills, and positive attitudes about music.Kathryn Woodson Barr is a Graduate Assistant at the Barbara K. Lipman Early Childhood School and Research Institute. Memphis State University. John M. Johnston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Memphis State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20.
广西拥有11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歌,如何把广西的少数民族音乐引入大学生的课堂,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本土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不仅能弘扬广西各族民间音乐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为活跃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应当树立起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在教学中的地位。2.根据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积极编写适合广西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教材。3.注重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