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次去邱钟惠办公室,她都在忙碌着,电话一个接一个,这次也不例外。邱总看上去比以前瘦了,她说是因为患胆结石控制饮食的缘故,“医生让我马上做手术,可是最近的事情比较多,只好往后拖拖了。 也许因为身体不太好,邱总显得有些疲惫,可当她与我谈起最近正在忙碌的事情时,眼中流露出兴奋,声音中充满热情。  相似文献   

2.
夏娃 《乒乓世界》2002,(7):11-11
笔者曾在第42届世乒赛前的“哥德堡猜想”中断言玄静和这次无望夺女单冠军。但在5月22日晚,翘鼻子的玄静和却登上了冠军领奖台。 女单决赛后,中国女队主教练张燮林也在念叨:“去年底世界杯双打比赛时,我看到玄静和的状况确实很差。今年4月在日本公开赛上,她跟陈静对阵,有一局球才得4分。据说,她说伤病,这次世乒赛本来不想打,韩国乒协做了不少工作才说服她。像她这种情况能在这次大赛中把状态调整得这么好,  相似文献   

3.
何智丽印象     
在我的乒乓球生涯中.有过三回与何智丽交手的记录一头一回大约是在1985、86年的样子.当时她已是中国国内的顶尖选手我则是无名之辈。那是一次全国比赛的女子单打淘汰赛.5局3胜制:没折腾几下.我就0比3败下阵来。虽然感觉她的球并不刁钻古怪与她打起来很顺手,但她攻守兼备、全凭实力.高我不知多少。  相似文献   

4.
陈洁 《乒乓世界》2001,(5):14-14
素有“冷面杀手”之称的张怡宁,这次在正定基地给我的感觉大不一样。 上届世乒赛前,她脸上表情很凝重,从中你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压力。而这次则不同,训练之余,你常常能看到她灿烂的笑容,这是其一;以前她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太爱说话,常常是一问一答,没有半句多余的话。而这次,我问她一个问题,她会和你说上一串,而且讲得很有条理。就凭这两点变化,我觉得这回张怡宁有戏。 张怡宁的成长道路比较平坦,从国家二队升入一队仅用了半年时间,一年后,她入选了亚运会的女团阵容,还  相似文献   

5.
逄伟 《乒乓世界》2001,(8):30-31
虽然与自已的父母感情很深.但在生活中孔令辉最崇拜、最尊敬的人,其实还是老师。也许是自己的父母都是老师的缘故吧.孔令辉从小就对做老师的人怀有特别深厚的情感。他总是认为:“爸爸妈妈的学生都跟爸爸妈妈好,我也要跟老师好!”尤其是对自己的班主任曹老师,孔令辉不光是特别听她的话,而且每时每刻都把她记挂在心上,一有了什么好事儿,他第一个想念的总是她。  相似文献   

6.
2004年卡塔尔世乒赛时,福原爱第一次为了让人签名而撕下自己球板上的胶皮,偶像王楠的签名让她欢呼雀跃,那次比赛之后她戏言,自己如果到中国国家队,只有给人家送水的份儿。  相似文献   

7.
球缘     
梁丽仪 《乒乓世界》2004,(7):i005-i005
圆圆的脑袋,似乎有点让人看不起的感觉;小小的体积,与足球、篮球相比,有如“小巫见大巫”。这就是乒乓球,或许大多数钟爱足球甚于她,但我还是选择了她。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7,(4):10-16
王楠穿着一袭粉红色的运动装,衬得皮肤更加白暂细嫩,刚一落座,她就叫服务员端来一壶菊花茶。顺便叮嘱了一句:"我们不要加糖,都要减肥呢!"王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人?迄今为她获得过19个世界冠军,数目走过令人高山仰止的邓亚萍;那些不幸成为她的对手的人,会有幸看到她灿烂的笑容,就像永远不会对你痛下杀手一样,而当你眼前忽然闪过一道钻石的光芒,片刻间计分牌就已经翻到了属于她赢的那一页……2005年春天,上海世乒赛,10001朵玫瑰衬得王楠那么娇艳,熟悉乒乓球的人都知道,王楠的丈夫郭斌经营房地产,没有通役的她却长期住在天坛公寓的小单间里,个人空间不足6平方米,传奇人物的传奇婚姻,她的生活会幸福吗?小小的玻璃茶壶里菊花朵朵,我们的话题里始终萦绕着菊花的清香,安静的咖啡厅里回荡着我们的低低的话语,交谈的内容却充满着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9.
陈洁 《乒乓世界》2001,(8):26-26
早在10多年前,倪夏莲在上海队的时候我就认识她,但这样与她面对面的交谈还是第一次。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外兵团”,38岁的倪夏莲在国外已经打了整整12年球。大阪世乒赛期间碰到她,忍不住和她聊起这些年来她在海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乒乓球界,国栋、国梁兄弟的故事家喻户晓。然而,"巾帼不让须眉"在乒乓球世界也同样适用。曾经,有一对乒乓姐妹也为大中华的乒乓球事业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为河北籍球员树立了楷模,并目她俩还在续写着更为精彩的篇章……1981年,前南斯拉去诺维萨德,第36届世乒赛女团决赛正在进行,中国队对阵韩国队。为中国队打头阵的是来自河北保定年仅20岁的小将齐宝香。她击败了几天后闯入女单四强的黑马李寿子,为中国队如愿捧回考比伦杯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从此确立了她在中国乒乓球队一线主力的地位。23年后,2004年的卡塔尔第47届世乒赛上,女团决赛在中国队和中国香港队之间进行,双方的出场阵容是:张怡宁、王楠、郭跃对帖雅娜、柳絮飞、张瑞。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齐宝香不禁开怀——场上双方六个主力队员,一半是她的弟子。张怡宁、郭跃和张瑞在国家二队时都曾师从于她,按她的话说,"现在女一队很多队员,掰着手指头算来算去,大部分我都带过。"齐宝香用不足10年的时间,让自己站到了世界比赛的最高领奖台;用23年的时间,让自己培养的三名队员同时出现在争夺最高荣誉的赛场,编织着同样的梦想。回忆着30多年自己与乒乓球的故事,齐宝香不禁感慨:"我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相似文献   

11.
李仁苏 《乒乓世界》2003,(10):40-41
上世纪末,我国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邱钟惠出版了她的自传体著作《笑对人生》,书中生动翔实地记录了她为祖国的荣誉、为乒乓球运动奋发拼搏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12,(3):139-139
杨柳 杨柳,北京大学乒乓球协会现任会长,作为专业乒乓球运动员曾进过国家队,无奈于时运欠佳,小球改打球、有机改无机,让削球打法的她陷入困境,只能提前退役。虽未能实现小时候的世界冠军梦,她却幸运地成为一名北大学生,深爱着乒乓球的她加入了北大乒协并最终接任会长。在转型的过程中,她认识到,原来在业余圈,  相似文献   

13.
李惠芬 《乒乓世界》2002,(11):33-33
2002年欧洲锦标赛上,斯蒂夫所在的罗马尼亚队获得女团冠军,她本人还与克罗地亚的运动员鲍罗斯合作获得了女双冠军。在单打中,斯蒂夫以3:4负于匈牙利的巴托菲,很遗憾未能拿全女子项目的3项冠军,目前,欧洲女子运动员的技术也正  相似文献   

14.
染慧敏 《乒乓世界》2003,(10):30-31
她是从山东走出的第一位乒乓球世界冠军,赫杜塞克杯上三度刻下她的名字,七次世界冠军的荣耀见证了她作国球手时的辉煌;从领奖台到北大,世界冠军变成了了燕园法学院课堂上一名普通学生,她完成了人生一次重要转折,犹如脱胎换骨般的蜕变;现在的她,正在探索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结合的新模式,并渴望在重新定位后,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赵欣悦 《乒乓世界》2010,(10):72-73
她年轻气盛,却屡遭强敌数番苦战;她几度绝望,却坚定不移完成梦想;她孤军奋战,却突出重围最终登顶。  相似文献   

16.
第一节训练课结束,练得满头大汗的女选手们来到场外的桌子边,端着杯子,一边大口喘气,一边大口喝水。李菊走过来,拿起一个装满褐色中药的玻璃杯,一饮而尽,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记得我年初在北京采访李菊时,她曾说最痛苦的事之一就是吃中药。随队医生告诉我,在封闭训练期间,李菊每天要吃六颗大药丸。看来,现在吃药对于李菊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了。 我走到李菊跟前,问她什么时间可以接受采访,她擦着脸上的汗说,  相似文献   

17.
陈洁  赵晖 《乒乓世界》2001,(12):25-25
今年8月的女子世界杯,由于新西兰选手李春丽缺阵,原本没有参赛资格的匈牙利选手托特很幸运地“替补”进来。虽然在小组赛上就遭淘汰,但是她2比0轻松战胜井浚泓,以及和斯蒂夫的攻拉大战,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8.
姚彦,印象中一个典型的上海文静女孩,记者眼前的她,白皙的皮肤,高挑的身材,清秀的面容加之青春的服饰,很难不让入眼前一亮,更何况脑海中还一直浮现出"直通萨格勒布",她力敌张怡宁的硬朗画面,柔弱中透着一股子刚强。  相似文献   

19.
粱慧敏  夏娃 《乒乓世界》2005,(11):33-33
“我要把这个拍子珍藏起来,因为拿它赢了张怡宁,而且以后她也没有机会再跟我打了。”在单打第二轮被淘汰之后,李菊跟朋友开玩笑说,此时,李菊结束了她的全运会之行,这也意味着她乒乓生涯的结束。  相似文献   

20.
刘院长离休后,不仅经常与球友一起玩乒乓球,也定期地在家里与牌友们玩玩牌。好就好在刘院长的老伴,谈不上热烈欢迎吧,从来就没烦过。每每客人们在那玩牌,她便悄悄地坐在一边,看她的报纸。高兴的时候,还常常围前围后,又沏茶又倒水,显得格外热情。总起来说,刘大嫂颇有一点好人缘。几个牌友送给她一个好听的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