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欢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上边,听妈妈讲那过去事情。——歌谣小的时候,妈妈常跟我讲她年轻时候的事情,逝去的往事在妈妈心中,是那样地平静、自然。妈妈年轻的时候,是一串长长的泪。那时候,正赶上“上山下乡”那翻天覆地的年代。她  相似文献   

2.
巧手妈妈     
新年的儿歌念起,过年的歌谣唱起,在这欢乐时节里,和孩子一起除旧迎新过春节! ——巧手妈妈  相似文献   

3.
张大成 《教书育人》2008,(10):45-45
学期初,我晚学回家,听到一个孩子正在哼着一首怪味歌谣:"上课瞌睡过度,眼皮打架无数.实在支持不住,误入梦境深处.呼噜,呼噜,惊起同学全部."我一听,不对劲,这不是<如梦令>吗?我就叫住孩子问:"这歌真有趣,你能说一下这是谁编的吗?""我也不知道是谁编的,可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在唱!""哦!"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刚要离开,孩子却说:"我还会唱更有趣的呢.你听……"他又随口唱出了几首经过改编的怪味歌谣.  相似文献   

4.
正老家有一首左脚调歌谣是这样唱的:"一只手做粑粑,一只手抱娃娃,粑粑做成又得吃,娃娃领大又得使。"我饥饿的童年就是在母亲的胯下,听母亲哼着这首歌谣,吃母亲做的粑粑,一天天快乐长大的。那时的农村,几乎一年到头都没有足够的粮食吃,每顿饭都要掺杂粮。夏末秋初,青黄不接时,  相似文献   

5.
丁香花     
金乾波 《班主任》2005,(12):48-48
孩子,在那个世界,你是否仍然觉得孤单? "你看那满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你听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唱的歌谣啊--尘世间多少繁芜,从此不必再牵挂."<丁香花>凄婉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似乎是一首专门作给你的歌谣,但你不可能听到了.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我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基石。常见的识字方法有:图解法、猜谜语法、歌谣法、编故事及部件识字法等。听老师们的识字教学,特别是编歌谣(顺口溜)就自然想起歌谣与歌谣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你听,你听     
你听,你听,这夏的声音!那枝叶间的一声蝉鸣、那树枝头的一朵花开、那农民脉搏的一次跳动,共同谱成了一首悠扬的夏曲。你听,你听,蝉儿在枝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歌谣。它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歌手,那富有磁性的嗓音消除了整个夏日的寂寥。说起蝉儿,不由得想起"居高声自远"这句诗。记得有一次,我循着蝉音  相似文献   

8.
正男人下班,饥肠辘辘回到家,发现妻子还在厨房忙,问了句:"饭还没好啊?"A先生的妻子听了说:"一定饿坏了吧?"A先生走进厨房,从背后搂住正在做饭的妻子。B先生的妻子听了说:"每天回到家就知道吃。"B先生无言以对,硬生生把想跟妻子说的话憋了回去。你看,会说话,多重要。1公司新来了一位领导,见面之前加了微信。对方女,三四十岁,看微信头像略显沧桑。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我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基石.常见的识字方法有:图解法、猜谜语法、歌谣法、编故事及部件识字法等.听老师们的识字教学,特别是编歌谣(顺口溜)就自然想起歌谣与歌谣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我下班时,儿子在写作业,我一头扎进厨房,我们俩各自干着自己的事情。 过了一会,只听电话铃响了半天没人接。我快步走入房间准备接听。就听儿子说:"甭耽误工夫了。"我不明白什么意思,就问:"为什么呀?"咳,准是××打来的,问我作业的事情。"听语气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你为什么不告诉人  相似文献   

11.
儿歌九首     
涛涛唱歌谣小涛涛,唱歌谣,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听了咪咪笑,爸爸听了逗涛涛:“我也陪你玩,我也把你抱!”,小涛涛,答得妙,我唱两遍好不好。第二遍唱爸爸好,爸爸妈妈齐欢笑,都夸涛涛懂礼貌。(49)  相似文献   

12.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奶奶家.刚进门,就听见奶奶在厨房里说:"快来帮我包饺子."爸爸妈妈一听,马上走进厨房,我也跟了进去.  相似文献   

13.
周末,老公喊儿子吃饭时说道:"快点来吃饭,一会儿带你去奶奶家。"儿子高兴得手舞足蹈,赶忙来吃饭。饭桌上,当我发现豆浆没有放糖时,就喊儿子去厨房拿糖。儿子听  相似文献   

14.
歌谣是一种方言的文学,陕西近代歌谣中保存了不少近代陕西话的语音资料,是研究陕西方言很好的素材。本文以《陕西近代歌谣辑注》为底本,兼及民国时期《歌谣周刊》的部分陕西歌谣,分为"合音与分音"、"声、韵母的音变"两部分展开讨论,揭示近代陕西歌谣所反映的方言语音现象。  相似文献   

15.
越南歌谣是越南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越南歌谣都是用六八体诗的形式创作的。六八体歌谣都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和韵律形式,六八变体形式蕴含着歌谣中丰富的内容表现力,是越南歌谣职能的一种文化"特产"。  相似文献   

16.
<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英语歌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能帮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由"学得"向"习得"逐步转换。本文从如何更好地发挥英语歌谣的作用,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等方面,来阐明英语歌谣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一、以直观促理解,秉承歌谣的直观性原则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以  相似文献   

17.
听妈妈的话     
<正>"听妈妈的话,别乱动东西,妈妈给你烤饼干吃。"妻子的话对儿子没起多大作用,他仍在肆意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并把自己弄得一身面粉。那一刻,我忍俊不禁,并想起一直被念叨的"听妈妈的话"。襁褓之时,妈妈的摇篮曲是最动听的歌谣,听妈妈的话,睡得香。慢慢地,妈妈的话变成了——"宝宝乖,别踢被子,不然会着凉感冒的。""吃,听话,快吃,吃饱了长得高。"那时的我只要眨眨眼或咧嘴笑笑,妈妈的语气立刻从生硬变得温柔无比。  相似文献   

18.
1930年代的诗歌大众化运动,始终围绕着"歌谣"这一关键词展开。诗人们借鉴歌谣的形式,创造贴近大众的诗歌。革命宣传干部重视收集民间歌谣,把革命思想写入歌谣,起到发动群众的效果。歌谣实践促进了新诗现实主义题材的发展。在学习歌谣、仿制歌谣的实践中,诗人通过否定诗人身份和以往艺术追求来完成自我定位的转变,并成为下一个十年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结合的先导。  相似文献   

19.
学飞行     
"外婆?"阿曼达·格雷慢悠悠地走进厨房,脸上一副沉思的表情,"你知道怎么飞吗?"阿曼达的外婆看起来比一般的外婆要年轻一些。听了阿曼达的话,她轻轻  相似文献   

20.
"歌谣新诗集"是一种典型的现代产物,"歌谣"被认同为"新诗"的过程,内在于诸多"现代"观念博弈之中."歌谣新诗集"从一种设想而终于成为一种现实,始终无法自外于文学场的"可能性空间".现代性视野下的民间话语空间的拓展和释放为歌谣入诗提供了观念和话语支撑,而20世纪20年代中期新诗坛形势的变化也为"歌谣新诗集"的出场提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