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彩曲 《考试周刊》2014,(29):134-134
正课余跟同行交流,同事都说地理很枯燥,学生没兴趣。跟高一学生进行交流,他们说初中时,大家都把地理学科当做"副科",而且将来也不一定要学文科,认为学不学无所谓。而成绩好一些的学生说,高二只应付会考,太简单,高三可再努力。高三学生说:地理太难了,太没味了。再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超过数学、化学等,学生普遍认为地理难学,学不会。这让我对地理教学进行反思,特别是高一新生,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的重要性,积极进行地理学习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崖涯 《今日教育》2013,(2):41-41
2013年,跟众多年轻又能干的同事们相比,我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老”新手。 初一时候我的班主任说:“当学生多好啊,自己努力就可以把学习搞好;可是当老师,只有自己很努力是不够的!”可是,我一直只会自己努力当一个好学生,却不知道怎么“教”别人一起努力。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动力,我该怎么教他呢?  相似文献   

3.
王意娟 《湖南教育》2007,(10):34-34
任教了两届高三、取得了高考“辉煌”成绩、主编了百万字高考复习资料的我,再回过头来教高一,情不自禁地以“高考专家”自居。于是,我的口头禅里“高考”横飞,学生一开始还精神抖擞,慢慢地便有些厌倦甚至开始暗地里计算我的“高考”频率了。学生和我或许都有些不适应,彼此不免有些隔膜。  相似文献   

4.
有学生说:“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对于人生的规划要从高一开始。人生规划相当有必要,有了目标和理想,高中生活才会充满意义。通过学习,我明白了高三填志愿比填中考志愿要更加谨慎,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对自己向往的大学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走进学生、贴近社会,学校、老师工作的亨多了,时间长了,花的精力、脑力也必然多了,但看到学生的成长,学生拥有了幸福,也就值了。  相似文献   

5.
谢凌 《求学》2023,(12):6-7
<正>“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高三伊始我郑重其事地在笔记本首页写下这句话,仿佛这样便能让所有的焦躁不安和迷茫无措有所遁形,也使自己在“前程”二字上死磕却寻不到落脚点而开始信马由缰的内心重新安定下来。难由易就,大由细成我的高三带着一个说差不差,说好也不好的成绩开始,可谓极“中”,极“庸”。我记得郎平教练说过:“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可当时的我却错误又偏执地以为“只要努力去赢,就一定会赢”,也不甚讲究学习方法,总之课堂笔记我就是一字不漏地把老师讲过的话写下来,练习也不管做得对不对先勉勉强强地赶完,收获不能说没有,却缺乏实质性的收获。这样囫囵吞枣地“忙碌”到高三第一次月考,我不仅没有看到期望中的成绩,反而有所退步。  相似文献   

6.
紧张的初三学习结束了,同学们顺利地升入了高中的学习,有不少同学已经跃跃欲试,打算在新的学期积极努力争取优异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同学误认为高中学习可以“高一先放松,高二努把力,高三再往前冲”.对这部分同学如不纠正观念充分认识高一学习的新特点,势必会造成“高一松,高二空。高三无力往前冲”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为了配合高一、高二学生同步学习,同时也为高考考生提供一些与高考题接近的精品复习题,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请有命题经验的教师,特别是名校教师,为本刊编写从高一到高三的系列同步练习,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8.
话足球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从高一至现在高三一直都在订阅《中学生英语》。我觉得贵刊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尤其是“问题解答”栏目,现我有几个问题弄不明白,想请教编辑老师:  相似文献   

9.
王兰桢 《师道》2002,(10):38-40
“教师最大的快乐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师的成功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超过自己。”每次看到高三老教师们骄傲地大声谈论班上的学生如何在其努力下考上清华、北大、复旦时,那种满脸洋溢着的快乐与幸福,是多么令我羡慕啊!我憧憬着高三的教学生涯。当我终于从高一盼到了高三时,我激动、兴奋,以满腔的热忱、满腔的激情迎来了高三教学的第一天,我自信地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要带好第一届高三毕业班。可是,当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不断地翻阅教参、不断地修改教案、不断地专攻高考模拟题、不断地在黑板上解析没完没了的难题时…  相似文献   

10.
高三:我们葡匐在硝烟里前进经过了高一的Crazy,再在高二里迷茫地Linger,剩下的高三早就被谣传说成是高中的“疯人院”。进入高三以后,的确也看见了弥漫的硝烟,的确也体会了学习的艰辛,但是心里很快乐,因为我们就要带着自己的梦想起飞了!借口:被老师吓懵了刚进高三的时候,也许是因为高二班主任对我说了一些很伤人的话,我很受不了。于是我的四区联考成绩下滑。我再也不是以前那么开朗的学生了。坐在位置上,我开始抱着一本数学习题集不停地做。邬邬跑过来,坐到我的旁边,问我:“你这次班上好多名?”“18。”说话的声音很低。听起来像是在呻吟。…  相似文献   

11.
我告诉同事,这段时间老是做同样的梦,梦到自己努力地去爬梯子。同事开玩笑地说:“还爬呀,够高啦!你的课已从乡里打到市里啦,看样子要冲向省级舞台啦!”我淡淡一笑:做梦都想。  相似文献   

12.
程仲 《教师博览》2005,(5):28-29
连续带了10年高三语,2004年.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高一,开始了“从头再来”的教学轮回。多年前就已经改版的高中语新教材,我却还是第一次教。我决心把握住时机,好好地显示一下“高三把关教师”的功夫.把每一堂课都上成精品课,在开始的时候就把学生们给镇住。  相似文献   

13.
孙云晓 《高中生》2009,(1):68-68
一位高一女生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从小学到高一的上半学期,我的成绩一直是非常好的,在班上一直担任学习委员。高一的下半学期,因为手淫,我的心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我开始变得自卑,觉得自己在别人面前总是低人一等。”  相似文献   

14.
赵玉渊 《求学》2023,(1):71-72
<正>心理咨询室来了一名高三生小陈。与笔者聊了几句后,他开始倾诉道:“高一、高二两年我一直很努力,成绩也一直很稳定。进入高三后我更加努力了,白天不看电视、不上网、不逛街、不聊天,晚上不到12点不入睡。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还主动买了一些练习题来做。我如此卖力,可最近的两次摸底考试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为什么全力付出还得不到回报呢?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过三关,即高一的“入门关”、高二的“加强关”和高三的“整合关”。其中,“入门关”能否顺利通过,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最近一些高一新生向我反映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那么,这是不是普遍情况?问题又出在哪里呢?基于这样的想法,我进行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16.
过犹不及     
孔老夫子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过犹不及。”经过了高三这一年,我对它感触颇深。记得高一时,我们学校规定要住校。某日,我与邻室一友A兄闲聊学习,A兄告诉我,其上铺B兄极为刻苦,套用A兄之语,即:“当熄灯时间到,我睡觉时,他在用手电看书,当我第二天早起背单词时,他还在用手电看书。”我听后不禁汗颜。B兄如此勇猛精进,实非我等平庸之辈可及。  相似文献   

17.
从2006年秋季开始我省全面实施“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金面发展”为理念的新课程改革,其改革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及其终身学习的能力。这项改革迄今已有六个年头了。在这六年里,我有幸地完成了两轮从高一至高三物理教学工作的循环,在摸爬滚打中基本摸清了新课程的一些“棱角”,  相似文献   

18.
做班主任工作的时间不长,没有什么经验,在请教 同事的同时,更多的是靠自己的不断摸索,真可以说是摸爬滚 打过来的了。高中三年的学生,都各有其特点,高一的学生对 新环境还不是很熟悉,普遍比较听话。高二的学生有其独特的 地方,就是普遍都比较皮,他们在高一已经熟悉了学校的一些 管理制度,离高三毕竟还有一些时候,所以在这个中间时段,他 们普遍思想上放松,学习上懈怠。所以高二学生的管理,一直 是班主任头痛的事情。上到高三了,这些学生又开始比较认真 地学习,在各方面都不用老师太过于操心,但也有一部分成绩 差的学生破罐子破摔,在各方面都不好管理。但不管是哪个年 级,在做高中班主任的时间里,我觉得班主任的工作最主要的 是要用“细心”观察、用“爱心”感化,来把班主任工作扎扎实实 做好。  相似文献   

19.
老阚     
老阚是我高一、高二、也是我目前高三的班主任。他是我的煞星。这两年以来,我没有安定地过一天。早知道这样,打死我也不来上高中。其实,我本没有资格来上高中,在初中,我是一个坏学生,老师说我“滑头”,同学叫我“大吹”。除了学习我几乎无所不通。  相似文献   

20.
要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学完初、高中俄语教材的全部内容,并具备运用俄语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迎接高考的挑战,取得优异的成绩,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们的战略是:高一阶段夯实基础,努力培养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高二阶段摹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扎实学习,循序渐进;高三阶段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俄语知识的能力。具体措施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