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前,中国视频行业主要有有线网络、IPTV、互联网视频和手机视频四大传播渠道。2009年以来,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IPTV、手机视频等新兴视频平台实现了快速增长势头,视频行业盈利模式日趋多元。近两年,有线网络视频行业平稳增长。2010年该行业收入约506  相似文献   

2.
曾继红 《视听界》2014,(6):67-69
随着三网融合发展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有线电视信号传输能力得到迅猛提升,交互双向的网络功能得到快速拓展。然而,有线电视行业也面临着直播卫星数字电视、IPTV、OTT等视频服务的挑战,尤其是乐视和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的崛起。本文对有线网络公司在三网融合的历史机遇下如何加快改革步伐,运用高新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一名技术人员,笔者对于网络时代的各种新生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行业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的IPTV就很好地体现了网络时代下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关于IPTV的发展IPTV是一种宽带网络业务,涉及多媒体、视频业务范畴,它可利用各种宽网络基础设施,其主要网络终端可为网络机顶盒加电视机或计算机,亦可为手机及其它各类相应电子设备所服务;它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广播  相似文献   

4.
引言 曾几何时,百姓收看视频的唯一渠道是有线电视。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通讯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蓬勃发展,媒体行业涌现出一股新的浪潮,以其个性化、交互性、多样性等特点区别于传统媒体,以网络视频、移动电视、手机电视、IPTV等形式刷新着人们的视听接收方式和生活习惯,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被业内称作“视听新媒体”。  相似文献   

5.
一、IPTV简介与前景技术分析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即互联网协议电视,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的基础设施,在IP网络上传送包含电视、视频、图形和数据等安全、交互性和可靠性的可管理的多媒体业务。目前随着宽带接入的迅速发展、技术平台的逐步成  相似文献   

6.
卢永明 《传媒》2015,(14):47-48
伴随着网络技术、理念的不断创新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视频产业迅猛发展,IPTV、网络机顶盒、智能电视、手机OTT等各类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媒体应用跨界到传统视频媒体领域,创新型视听产品满足人们收视需求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视频产业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部市合作协议签署暨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开工仪式,12月1日在上海举行。我国网络视听产业经过十余年发展,用户量已超过美国,达到3.01亿,成为最大的单一国家视频用户群体。上海网络视听产业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涵盖了包括互联网点播下载、视频分享和P2P流媒体,手机电视,IPTV和互联网电视在内的主要业务类型,产生了如百视通、土豆网、PPTV、PPS、激动网等全国行业领先的骨干企业。  相似文献   

8.
交互式网络电视简称IPTV是基于IP协议的电视广播服务,通过宽带网络向用户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视频服务、信息服务、互动社区、互动休闲娱乐、电子商务等宽带业务。IPTV是以家用电视机、PC或其它电子类设备(手机、PDA等)为显示终端,交互性和实时性是它的重要特征。尽管在IPTV发展初期,快速增长的用户规模可能掩盖了中国IPTV发展缺陷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有线数字电视正面临着来自OTT TV和IPTV的威胁和挑战,同时OTT TV的市场乱象、互联网节目资源丰富、投资成本较小等原因也造成IPTV的推广难度加大。在这样的局面下,国家广电总局加大了对OTT TV的管理和控制,采用牌照式的方式来实现对其的可管可控,以此来保障IPTV的推广,而传统的有线数字电视也正在采用新的技术和网络建设实现转型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来赢得市场。本文主要从国家管控、技术、用户体验以及市场发展等方面分析传统有线数字电视、OTT TV以及IPTV之间的优劣势,探讨未来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IPTV产业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基于电信宽带网络的视频业务,中国IPTV出现至今一直承载着从业者沉甸甸的期望,他们希望借助IPTV强大的功能平台实现未来业务战略的转型,为企业带来新的生机。可IPTV的成长离不开视频内容,这一特殊因素导致IPTV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政策的夹缝中小心翼翼地成长,目前虽然迎来政策上的回暖、用户的激增,却也仍存在行业环境混乱、内容缺乏、盈利困难等难题。本文试对中国IPTV现有的产业模式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并积极探求解决之道,希望能为中国IPTV的发展提供浅见。  相似文献   

11.
自从2010年7月国务院发布“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来,各省组织制定了试点地区的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方案,包括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负责制定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方案:电信企业负责制定在当地开展IPTV传输、手机电视分发、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等广电业务的实施方案;有线电视网络企业负责制定在当地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和国内IP电话业务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汤姆逊草谷高擎"Ready for To- day&Tomorrow"的旗帜,闪亮登场。汤姆逊在BIRTV上展示在HD广播方面(Kayak HD/Kalypso HD)和数字告示方面(MediaEdge)的许多产品,它们针对所有类型的制作工作流程:体育、新闻、戏剧、实况事件和录播,不管是基于传统视频,还是基于文件,融合和网络解决方案(手机电视/IPTV)展示我们适于高级服务的完整的手机电视和IPTV服务  相似文献   

13.
<正>什么是IPTV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接收终端可为PC、电视和手机。IPTV既不同于传统的模拟式有线电视,也不同于经典的数字电视。因为,传统的和经典的数字  相似文献   

14.
王建磊 《视听界》2013,(2):68-71
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控股的新媒体上市企业,主要从事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业务。2005年百视通开始试水IPTV,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IPTV运营商,用户数超过1000万,规模远超世界同行法国电信和香港电信盈科。2011年12月29日,百视通借壳广电信息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我国广电系统第一家国有控股且布局最全、规模最大的新媒体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5.
记者:请问云视频的核心理念是什么?龙莹亮:Polycom云视频基于开放标准和协议,能适应各种网络环境,支持丰富的多类型客户端。其核心理念为兼容并包、随时可用。兼容并包、随时可用要求支持广泛的网络类型和广泛的客户端,同时能够支持7X24小时的随时使用。Polycom云视频解决方案可以让使用者利用手机、平板电脑、便携电脑、硬件会议室终端等各种类型的软硬件终端加入到多方视频中;在网络支撑侧,可以利用有线  相似文献   

16.
IPTV受众行为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TV(Interactive Protocol 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新兴的互动性电视媒体,它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广播电视及NGN(下一代网络)等基本技术于一体,向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视频、文本、图形和数据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①.它是三网融合背景下媒介融合的产物,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17.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出版成为继报刊、图书、互联网出版之后的一种全新出版业态。作为一种数字出版模式的终端,手机整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传播形态,并通过对无线、有线网络技术的整合和手机终端技术的开发而进行阅读或下载。这种传播形态的多媒体化,不仅整  相似文献   

18.
李翔 《传媒》2007,(4):70-71
IPTV技术概述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用户在家中可以有两种方式享受IPTV服务:(1)计算机;(2)网络机顶盒 普通电视机.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化信息的进步和三网融合的发展,电信网络提供商进行的FTTH建设,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众所周知,当前的有线网络电视网络大部分还是采用单向的HFC网络,形成了对行业的垄断,但这种垄断逐渐在被打破,电视网络的高中端用户即将成为电信运营商的IPTV业务争夺的主要用户群体,而有线电视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及广播电视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通信、广播电视产业的技术在不断地进步、衍化、融合、涌现出移动互联网、网络视频、IPTV、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等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形态。下一代网络的融合与发展成为趋势,“三网融合”为人们展示了美好的数字生活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