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为一名在农村执教过语文的老师来说,一提起作文,我就会想起学生写作文时愁眉苦脸的样子,因为学生普遍不爱写作文,可以说老师教得难,学生写起来更难。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自己的意思。"那么,如何让农村的孩子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并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及反思和不断摸索,我在教学实践中渐渐有了一套可行的方法,并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结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实际,积极开发农村习作素材资源,为农村小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写作环境下,搭建习作平台。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7,(12)
作文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常遇的教学难题,而小学生作文最感头疼的是"无材料可写"。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广开"材"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历来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写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课程。学生怕写,教师怕教,跌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农村生  相似文献   

5.
朱雅慧 《考试周刊》2015,(19):51-52
<正>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农村特有的环境这一优势组织教学,就有利于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下面我就这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体会,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1.组织开展活动,引导体验生活新课标指出"要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创作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教师平时应为他们多提供观察、体验生活的机会,创设个性张扬的情境,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一篇篇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6.
李靖 《考试周刊》2011,(2):85-8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启示我们,作文教学首要的问题就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要说。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些生活存农村小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只要很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就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程标准不仅把写作兴趣的培养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更把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作为作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而在现实中,特别是在农村,作文教学似乎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坎"。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写作兴趣的缺失,使很多一线教师感到困惑。笔者就此作些探讨,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农村学生普遍讨厌作文,怕作文,作文内容十分贫乏。习作时出现了写假人假事的"胡编式"作文;或者是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甚至是全文照抄的"移植式"作文。追究原因,许多老师认为是农村孩子生活较单调,知识面狭窄,学生手中"无米",只能"泡白开水"或"偷"或"剽"。其实不然,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是一个诱人的世界,农村作文教学有  相似文献   

9.
正《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初中生写作的教学建议是这样阐述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当前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较低,笔者谈一下农村初中生的写作现状及相应的对策。一、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写作现状及原因(一)写作现状大多数学生说到作文如"谈虎色变",害怕写作文,逃避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搜肠刮肚半天  相似文献   

10.
<正>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克服学生的消极因素,让学生想写、乐写、会写,成为每位语文教师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每位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在多年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如何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语文中高段年级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一些农村学校,面对学生的作文,我们这些一线的语文老师时常会为学生没有写作素材而感到痛苦。针对农村作文教学的现状,教师要力图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用眼、用手、用口、用心,去感悟农村的气息,使农村学生的作文能表达真情实感,充满"农味"。  相似文献   

12.
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在学生没有一定词汇量的时候就和学生大谈特谈英语学习,学生就会有类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纵观各种英语考试,其中对词汇的考查分量都很重.特别是阅读理解题,占的分值较高,如果只掌握英语语法而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是没有办法在该题中拿到高分的.书面表达题更是如此.英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必须注意词汇教学的方式、方法.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就农村初中的英语词汇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体现了"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教者要充分运用农村优势,注意开掘学生写作素材的活水之源,把学生的眼光从身边引向社会,从中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以正确积极的态度观察与认识生活。这样,既满足学生渴望了解社会和增长生活知识的愿望,又为习作提供新鲜丰富的素材。一、观察生活,摄取素材1.走进自然,欣赏风光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诗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教者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听鸟的欢快鸣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听与说的训练,通过引导和鼓励,改善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不善于表达,不善于倾听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提高学生"听"与"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包含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的能力。要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就应搞好作文教学。但是由于作文教学花费的时间、精力多,但收获的效果与付出不成正比,它往往成了令教师和学生都比较苦恼的事情,尤其农村中小学这个问题更是普遍存在。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呢?一、诱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当前农村的情况和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  相似文献   

16.
交际是语言的重要功能。中学英语要解决学生不能灵活表达的问题,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本文以农村中学为例,浅谈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英语书面表达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实际,针对当前农村初中英语书面表达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就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书面表达训练教学策略的探讨。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训练策略;探讨;重视积累;循序渐进书面表达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  相似文献   

18.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的现象,学生学的似乎是"哑巴英语"。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角度出发,探讨这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黎娟 《广西教育》2014,(5):119-120
正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交往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然而,我国农村学生的交往能力普遍偏低,具体表现为不善于与人沟通、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性格内向等。提高农村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不是单纯靠理论说教就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我校现有学生830人,16个教学班,是一所在全县规模较大的农村乡镇中学.自2001年我校申请加入中语会十五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来,我校的语文教师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师生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探索创新写作教学.围绕"农村中学写作现状及对策"这一课题,深入开展研究与实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七年级侧重"多角度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八年级侧重"捕捉事物特征,使用清新优美的语言";初三年级侧重"加强文学积累,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实验原则是:把创新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营造学生创新写作的空间.作文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轻松写作,为学生的创新写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