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样滑冰     
G862.219 9902416试析陆上模仿跳对花样滑冰技术的影响[刊,中,I]/李阿强//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17(1).-76-77(TY)花样滑冰//跳跃//动作//技术分析//陆上训练//模仿通过对花样滑冰陆上模仿跳与冰上相应跳跃各动作阶段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当代速滑技术发展变化的6个技术动作,通过运动训练的实践来探讨速滑运动非冰期陆上训练手段,与冰上技术相对应的,6点模仿动作的改革尝试。笔者通过训练实践,证明六点陆上训练的改革对冰上新技术的适应和掌握,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3.
尹明石 《冰雪运动》2006,(2):78-79,116
运用文献综述等方法,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速滑初学者的技术教学进行研究。认为在教学期间采用系统讲解、陆上模仿、冰上阶梯练习等教学方法,有助于初学者在短时间内正确掌握速滑技术,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崔晓晖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2):76-76,80
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速滑初学者的技术教学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教学期间采用系统讲解、陆上模仿、冰上阶梯练习等教学方法,有助于初学者在短时间内正确掌握速滑技术,并且对实现教学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体育课冰上教学中,初学者在上冰上课前的非冰期中,利用陆上模仿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和专项支撑平衡能力,进而能较快地掌握速滑基本动作。  相似文献   

6.
采用教学对比的方法,对冰上训练期的陆上教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冰上训练期的陆上训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7.
对12名受过较好训练的少年短跑道速滑运动员竭尽全力地完成滑跳、屈膝走、滑板(2m长),在无冰期被广泛采用短道速滑陆上专门性训练手段的3分钟负荷,分别测得2分钟血乳酸值,同时在冰上以同样方法测得全力滑跑1500m的血乳酸值。并将陆上3种指标分别与冰上1500m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陆上训练指标对冰上 1500m专项训练的影响,进而分析陆上训练手段对冰上专项训练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陆上3种专门性训练手段对于 1500m短道速滑来说,都不是理想的专一性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速滑陆地模仿练习的专项性,采用视频和表面肌电同步采集了王北星冰上专项和陆地模仿下肢支撑腿肌电参数,从主要做功肌群、肌肉激活强度和肌肉激活顺序三个角度研究冰上专项肌肉用力特征及陆地模仿练习的专项性。结果显示:冰上下肢专项肌肉用力特征是:胫骨前肌和股前群肌是主要做功肌群,胫骨前肌的屈过程激活程度更大,而股前群肌是蹬伸过程的激活程度更大,着冰前胫骨前肌就处于持续发力状态,蹬冰时灭活,着冰前股前群肌出现预激活,离冰时灭活。陆上滑跑模仿练习在主要做功肌群、肌肉激活强度屈伸间变化及肌肉激活顺序上与专项相似,具有较高的专项练习价值。但在肌肉激活强度、胫骨前肌做功时程和腓肠肌动员方面明显不足。建议:将来运动员在陆上进行此项练习时应在动作速度、非稳定支撑、着地前的足背屈和蹬伸末期伸踝等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9.
一.模仿动作的意义1.模仿动作是冰上滑行技术的继续.2.模仿动作是形成正确动作的补充训练.3.能发展冰上滑行所需要的专门性力量和耐力.4.能独力解决某些技术缺欠.5.还能强化动力定型.  相似文献   

10.
速度滑冰“小步子”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速度滑冰教学质量为研究目的,运用观察、实验等研究方法,提出了"小步子"教学方法.认为这种教学法对冰上技术的掌握具有一定的作用,缩短了陆地与冰上练习之间的差距及感觉距离,有利于陆地与冰上练习的衔接及技术的掌握,提高了陆地技术模仿的质量,同时降低了冰上练习的难度,有利于冰上内容的掌握与身体适应.建议在速度滑冰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年的冰上教学经验,确认陆地模仿课在冰上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冰期前陆地模仿课与冰上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肌电图测试技术测试分析我国两名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冰上过程中以及主要陆上专项力量练习动作下肢主要肌肉的用力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我国两名女子重点运动员速滑过程和陆上专项力量练习的肌肉发力特点,指出陆上专项力量练习与实际速滑过程中肌肉用力特点的差异,进而对陆上专项力量训练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专项力量训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北方高校冰上教学中,在课前准备活动中运用陆上辅助性练习进行教学,有利于使学生尽快消除对滑冰的恐惧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冰感和掌握冰上动作.经实验对比表明,该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冰上动作表象,加速掌握冰上技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第六届冬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大型冰陆结合的团体操,在我国体坛上还是史无前例的.顾名思义,冰上团体操是在冰上进行的一项群众性体育表演项目,通常由十几人、几十人或几百人组成.冰上团体操是在陆上团体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国之后,陆上团体操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团体操的表演也由陆上发展到水上(花样游泳)、空中(跳伞表演)及冰上(冰上团体操).冰上团体操首先要求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其次要有高超的艺术性、艺术装饰和  相似文献   

15.
冰上运动     
G862.02.G807.4 20031571对北方高校冰上教学运用陆上辅助练习的探讨[刊,中,I]/苗秀丽//冰雪运动.-2002(4).-68-69表1参2(XH)冰上运动//教学法//陆上训练//辅助练习 在北方高校冰上教学中,在课前准备活动中运用陆上辅助性练习进行教学,有利于使学生尽快消除对滑冰的恐惧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冰感和掌  相似文献   

16.
短道速度滑冰是由速度滑冰衍生出来的,与速度滑冰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在冰上训练阶段不间断地穿插一定的陆上针对性的专项训练,进一步加强冰上训练的专项能力和技术的稳定性,不但可以弥补冰上训练的不足,也可以作为一种调节训练强度的手段,在促进运动员体能恢复的同时,也可以由于训练项目的变换增加训练的兴趣。科学合理地运用速度轮滑这一辅助训练手段对促进短道速滑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优秀速滑运动员冰上弯道滑跑和陆上模拟训练肌肉用力特征的对比研究,为提高陆上训练的专项性提供科技支撑。方法:以奥运冠军张虹为研究对象,采用视频与肌电同步技术采集冰上与陆上肌电参数,从做功的主要肌群、肌肉激活强度和肌肉激活顺序3个方面,对弯道滑跑肌肉用力特征及陆上模拟训练的专项性进行分析。结果:张虹胫骨前肌和股前肌群是冰上支撑阶段的主要做功肌群;胫骨前肌自收腿起至着冰止,处于持续发力状态,蹬冰时灭活;股前肌群着冰前处于激活状态,收腿阶段灭活;胫骨前肌激活程度屈过程大于伸过程,股前肌群激活程度伸过程大于屈过程;陆上模拟肌肉用力特征与专项有一定差异,但对股前肌群有较好的训练作用。结论:冰陆间肌电的差异是由于支撑条件与方式不同引起的,根据专项技术的特殊需求,对训练器材进行适当改造和对训练细节进行完善,可进一步加强训练的专项化程度,提高训练效益。  相似文献   

18.
如今,冰上训练挤满了自由滑课,由于激烈竞赛的需要,以其他途径来邦助发展比赛选手做高难跳跃所需要的肌肉力量和工作能力无疑是明智的。途径之一就是制订一套常规的能在家中、户外或是练功室进行的加强跳跃肌肉群的练习。现在有些人跳的较低或企图把跳跃不适当的连成串来做,而不训练或很少训练跳跃的发生装置,这真是极大的不幸。它可能导致姿势不优美或错误的跳跃习惯,或较长时间才能取得正确技术。以下的陆地练习方法,是专门帮助发展冰上跳跃的。它以帮助发展肌群为根据,其中包括跳跃的程序,重点是落冰姿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速滑教学时数少,需采用有效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速滑教学采用陆地诱导和模仿动作的练习与轮滑模仿滑冰的练习,能有效地发展学生下肢肌肉力量和专项素质,有助于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的提高。陆地诱导和模仿练习的优点是条件简单,利于学生集中精力进行模仿练习,缺点是缺乏冰上动作的实感;冰上练习优点是具有冰上动作的实感,缺点是练习难度大,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采用轮滑模仿滑冰的练习,显示出速滑教学的优势。用轮滑模仿  相似文献   

20.
提高速度滑冰陆地模仿课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伟德 《冰雪运动》2007,29(1):67-69
为提高速度滑冰陆地模仿课的教学质量,解决传统的陆地模仿练习与冰上教学相脱离的问题,我们改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为健身内容教学,用轮滑教学替代传统的速度滑冰陆地模仿练习。把冰前期教学同冰上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完整统一的教学过程,加快了学生冰上技能的形成过程,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