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门新技术,它具有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应用范围广和极强的专属性等特点。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分析等方面已有广泛的应用。该文仅对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草药黄酮类化学成分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一种产鬼臼毒素真菌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省嵩明县产的川八角莲(Dysosma veitchii)植株的韧皮部(地下茎)中分离得到29株内生真菌,并用薄层层析技术(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其中一株真菌BN-04的培养物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表明此真菌培养物中含有抗癌药物鬼臼毒素,经鉴定菌株BN-04为无孢类群(Mycelia sterilia)。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不同种竹叶化学成分的差异,建立了基于6种竹叶的指纹图谱分析实验方法,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具有地域特点的长沙青皮竹竹叶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通过相似性评价系统计算了6种竹叶的色谱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性。长沙青皮竹与水竹化学成分最为相似,相似度为0. 992,说明两者化学成分很相似;长沙青皮竹与班竹之间的化学成分相似性最小,相似度为0. 209。质谱分析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可鉴定出8个成分,多为黄酮类,符合竹叶化学成分的一般规律。通过该实验的实践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了解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天然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0):201-203
电子顺磁共振(ESR)技术是检测单电子的唯一的直接分析方法,该文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了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中。通过NO自由基的清除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直接接触了现代大型电子顺磁共振仪,熟悉了NO自由基的产生、捕捉机理及清除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形成了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5.
就最新磁场增强管内固相微萃取的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该技术与液相色谱在线或离线联用测定样品组分时磁场能提高萃取效率的具体方法和原理.同时对将该可变磁场应用到样品前处理及微柱色谱分离,构建新型多维液相色谱系统的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制药工程本科生的药物评价能力,基于前期成熟的科研成果,将已建立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应用于药理学设计性实验,设计了题为"化合物X在小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实验。小鼠一次性灌胃化合物X溶液,取各时间点小鼠血浆,采用乙腈沉淀蛋白法,运用内标法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血浆中药物浓度,并用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经过上述实验过程,学生了解了化学药物药代谢动力学研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掌握了动物给药、取血、生物样本处理方法及药物含量测定等一系列综合实验技能,学会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参与了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提高了学生研究、解决制药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技术建立了香菇中镉结合蛋白的分析方法。采用SE﹣HPLC提取纯化样品,HPLC﹣ICP﹣MS测定香菇中镉结合蛋白,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准确性好、精密度高,样品前处理方法简便,适用于香菇中镉结合蛋白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型荧光试剂2,5-二羰基吡咯烷-1-(4-(1-甲基-1H-菲并[9,10-d]咪唑)-2-)苯酸酯(DMDPIB)柱前衍生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衍生物,对衍生物进行荧光检测.在短时间内实现了12种直链脂肪胺衍生物的完全分离和准确定量.实验证明:该方法重现性好,对所测定的直链脂肪胺衍生物的线性方程回归系数(r)均不小于0.9996,各直链脂肪胺标准品的检出限范围为11.3-33.1fmol,对养鱼池水中游离直链脂肪胺进行测定也收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质谱法(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法、光谱分析法等在多肽检测中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质谱检测多肽最大的优势在于稳定性、重现性好,准确性高.采用色谱或电泳分离技术与质谱联用可解决相同氨基酸组成但序列不同的多肽的检测.光谱技术检测多肽,通常无需样品预处理分离,且光谱技术设计的多肽传感方式灵活多变,但光谱技术往往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才可对多肽进行定性分析,因此该方法不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并分离得到了催化剂—个未见文献报导的高活性环丙烷化反应(COD)·Cu(O_2CCF_3),经红外光谱,顺磁共振谱,气相色谱和分子量测定确定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