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对男子柔道背负投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柔道教练员及运动员在背负投术练习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国柔道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我国运动员来说必须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从而才能与世界强手进行竞争。背负投技术是柔道技术中主要的技术之一,根据数据统计在实战比赛中广为运动员使用,并能在比赛中获得较高的成功率,越来越受运动员的重视。因此,根据背负投基本技术的特点,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法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使运动员对背负投技术更加了解,以期希望对柔道教练员及运动员在背负投技术练习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观察统计、分析比较、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第10届运动会女子柔道青、少年各组中63kg和70kg级别前四名运动员在决赛中所运用的技术动作(“大腰”技术及其它常用技术)进行观察和统计后进行比较,发现“大腰”技术是比赛中使用次数和成功率都相对较高的技术。通过对“大腰”技术技法结构,技术特点、以及运用方法和时机的分析,认为“大腰”技术在柔道中属于高难技术动作,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柔韧等身体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但在比赛中具有攻击性强、实效性高,隐蔽性大.得分率高且不易于反攻等优点,建议运动员应该根据个人身体特点,有针对性的对这一技术加以训练强化,并应与其它技术连络练习、培养技战术配合意识,会在比赛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柔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实践中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大腰”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近两届省运会及部分全国比赛男子及女子柔道比赛的录像进行技术统计,对我省一线男子柔道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我省一线男子柔道的技术中,投技的运用较为广泛,也是得分的主要手段,但是从整体来看,得分形式显得较为单一;在转入寝技后得分办法不多,尤其是投寝连接的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5.
一本背负投技术是柔道具有代表性的主要进攻动作和得分手段之一。通过对一本背负投技术进行图像解析和运用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发现:1.一本背负投技术具有速度快、突然性高、不易失分和被反攻的特点;2.一本背负投技术在合体发力阶段符合杠杆原理;3.在完成一本背负投技术过程中肢体转动的幅度和速度是影响技术效果的重要因素;4.在合体发力阶段膝关节和髋关节角度变化成反比,右膝关节和躯干角速度在合体发力阶段呈协同配合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柔道项目的运动员比赛和查看阅读大量的资料,来研究运动员对假动作在比赛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及看法,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忽视了假动作战术的重要性,大量的资料显示许多得分的技术都是在假动作的基础上的前题下完成的.所以,一场比赛的胜负和假动作战术是密不可分的,现在有许多教练员也认识到了假动作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本文阐述的是什么是假动作战术、假动作的重要性、假动作的运用策略、假动作在柔道比赛中运用的主要动作、影响假动作的主要原因.希望本论文能够让运动员们在今后的比赛中对假动作战术能够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中外优秀男子蹦床选手技术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0年奥运会男子蹦床比赛和全国冠军赛与九运会决赛前6名选手的技术成绩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蹦床技术难度、完成质量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比赛成绩的技术因素,并分析我国优秀男子蹦床运动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备战2020年奥运会与2019年全国二青会,提高运动成绩的科技含量,为山西省优秀柔道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保驾护航,从2016年开始对我省柔道项目重点男子运动员进行了多学科的科技服务工作,开展了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服务,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了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身体机能指标可信区间值.目的是进一步探索我省科训结合的有效方法,为柔道运动员训练调整和营养恢复提供客观依据,保障运动员更好地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柔道运动员竞技水平不断提高,竞争也随之越来越激烈,训练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善。本文结合柔道战术的特点,对柔道战术训练方法进行了探究。本文为柔道教练员和柔道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了一些参考,使运动员熟练掌握战术运用的时机,为比赛争取更多进攻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7年10月在武汉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男子跳远决赛中成绩排在前8名的运动员起跳技术影片的解析,对运动员起跳垂直速度,水平速度和起跳腿关节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我国优秀青年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上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