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准备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初,我国正式公布了新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在这场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革中,资产减值准备变革成为了理论界备受关注的焦点。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2.
拟从现阶段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出发,来探讨资产减值准备的有关问题,以期对完善资产减值准备相关政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以东北高速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性分析来揭示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得出资产减值准备与企业盈余波动负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与现金流量不相关.证明了新会计准则正式实施之前,上市公司确实存在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尤其是亏损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检验,指出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上市公司在能避免亏损的会计年度减少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已无法避免亏损的会计年度加大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扭亏为盈年度减少或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改变企业当期会计盈余,粉饰企业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新旧准则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新准则出台前资产减值准备的实施状况及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资产减值准备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会计准则之资产减值准备特点的概述,依据其特点分析了实施新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以期能为我国企业正确运用资产减值准备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了一些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逃避监管的工具。笔者就我国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现状,资产减值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差异做了比较,并提出完善建议,要求重新审视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8.
浅论新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杰 《大众科技》2010,(12):198-199
文章对资产减值准则中的新内容进行了系统地阐释,指出了资产减值准则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思考,提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合理运用资产减值准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该项改革措施在会计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资产减值的讨论。本文首先阐述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着重分析计提准备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准则对减值部分作了较大的修订,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本文从计提减值准备的原因、计提减值准备的项目、资产减值的认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议尽快将减值准则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客观性和稳健性原则要求,通过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电算化工作底稿编制与应用的讲述,便于通过电算化形式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异常变化给予特别关注,有利于加强对通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监督与处罚。  相似文献   

12.
资产的减值将导致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采用历史成本进行核算,势必会影响企业资产的真实情况,因此资产的减值准备应运而生,我国的资产减值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在理论上、实务上都有待于完善。鉴于此,从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入手,并结合我国资产减值准备的现状,指出其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不当计提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首先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分析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双面性,并探讨了不当计提的具体手段,最后研究了解决不当计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关系的分析,说明计提减值准备和计提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正确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做好固定资产核算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5.
资产减值会计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操纵利润,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被滥用等弊端。分析了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利润操作的动机和途径,针对资产减值会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作利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黄劲 《内江科技》2007,28(4):44-44
本文通过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到的分析,提出了对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八项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的实施,使上市公司的资产计量面临更为严格的标准。对解决上市公司的虚盈实亏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资产减值准备赋予了企业较多的职业判断的权力,在操作上形成了较大的灵活性。因此,有关资产减值准备在计提中存在的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否则资产减值准备将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成为上市公司用于调节利润的又一工具。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解决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秘密准备是企业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故意低估当期资产和收入,高估负债和损失而产生的,是企业超出其应提减值准备部分而多提的减值准备或多计的负债。  相似文献   

19.
判断持有的应收款项是否有减值的迹象,有客观证据证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了国有资产评估减值的相关问题,提出不能简单地以评估师的评估减值数据作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